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8月19日上午,放下车钥匙,换好家居服,家住日本熊本县菊池郡的庄山紘宇便迫不及待地翻看起刚取回的《人民日报海外版》 。今年是83岁的他与海外版相伴的第27个年头,每日的阅读与摘抄早已是老人的“必打卡项” 。
“对于我这个日本遗孤来说,海外版是真正的良师益友 。”庄山紘宇告诉采访人员,阅读海外版的报道不仅排解了他归日后的孤独苦闷,还令他及时了解到第二故乡——中国的发展变化 。
日本遗孤,抗日战争时期诞生的特殊群体 。
战争期间,日本曾向中国东北地区大量迁移“开拓团”,企图在实施武力侵略的同时通过经济侵略扎根中国领土 。1941年,年仅3岁的庄山紘宇跟随父母来到黑龙江省东宁市 。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仓皇撤退的日本侵略者已无暇顾及在华家眷,由此便留下了大量的妇女、孩童 。由于丈夫不知所踪,母亲被迫带着庄山紘宇踏上了颠沛流离的逃亡之路 。但因入冬后缺衣少药,母亲和弟弟不幸于同一天病逝,7岁的庄山紘宇成了孤儿 。
1945年11月的一天,家住牡丹江市的郭清山夫妇收养了饥寒交迫中的庄山紘宇 。东北这片黑土地,以母亲般宽厚仁慈的温暖胸怀赋予他第二次生命 。
随着岁月的流逝,幼时记忆已渐渐模糊,但庄山紘宇始终难忘第一次回家时的场景:“天空飘着雪,路格外难走,我坐在板车上,养父在前面费力地拉,养母在后面推,十多里的回家路感觉是那么漫长 。”
傍晚,好不容易到家后,来不及休息,养母第一时间脱掉了庄山紘宇脏乱的旧衣服,耐心地为他洗澡、剪发 。“那天,我还第一次喝到了热气腾腾的大米粥,当时,大米可被看做是营养最丰富的主食啊 。”庄山紘宇知道,自己得救了 。
庄山紘宇告诉采访人员,养父母虽然没什么文化,但对于他的教育却一直非常上心 。1946年,他被养父母送至当地的小学,后入学宁安一中 。1958年,20岁的庄山紘宇从农业中专毕业后,留校走上讲台,开启了教书生涯 。
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以后,日本遗孤归国也被提上议程 。听闻一些遗孤陆续返日,养父母的不安情绪,庄山紘宇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
“养父母对我有救命养育之恩,我怎能抛下他们!”庄山紘宇向二老保证,不会回日本,并且还要照顾他们颐养天年 。为了更好照顾年迈的养父母,他主动要求调往离二老更近的城镇工作 。直到1980年,相继为养父母送终后,他才返回原学校任教 。
1987年,在中日两国政府的帮助下,庄山紘宇回到日本 。然而,之后的生活并不如想象中的顺利,由于不懂日语,他只能从宿舍管理员做起,身在故乡为“异客”的境遇令庄山紘宇精神极为空虚 。
经朋友推荐,1994年,庄山紘宇第一次接触到《人民日报海外版》 。“我每天都看这份报纸,并且还按自己的兴趣分类剪报 。”长期的阅览,令他一扫心中孤寂,他开始潜心学习中华传统文化 。
2000年4月,退休的庄山紘宇回到出生地熊本县和水乡 。回乡的第二年,一直渴望发挥对汉语有“一技之长”的他,终于实现心愿——开办中文讲座,教授汉语,弘扬中华文化 。每月举办两次,每次2个小时,尽管备课辛苦,但庄山紘宇一直乐此不疲 。
“因为能教授中文,我的晚年生活才变得丰富多彩 。”庄山紘宇说,“伟大的中国人民拯救了我,这份恩情我永生难忘!我愿在有生之年做中日友好的桥梁,为促进两国友好往来而付出不懈的努力!”
【中国恩情永生难忘 摘抄中国之最中国的变化】
8月19日上午,放下车钥匙,换好家居服,家住日本熊本县菊池郡的庄山紘宇便迫不及待地翻看起刚取回的《人民日报海外版》 。今年是83岁的他与海外版相伴的第27个年头,每日的阅读与摘抄早已是老人的“必打卡项” 。
“对于我这个日本遗孤来说,海外版是真正的良师益友 。”庄山紘宇告诉采访人员,阅读海外版的报道不仅排解了他归日后的孤独苦闷,还令他及时了解到第二故乡——中国的发展变化 。
日本遗孤,抗日战争时期诞生的特殊群体 。
战争期间,日本曾向中国东北地区大量迁移“开拓团”,企图在实施武力侵略的同时通过经济侵略扎根中国领土 。1941年,年仅3岁的庄山紘宇跟随父母来到黑龙江省东宁市 。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仓皇撤退的日本侵略者已无暇顾及在华家眷,由此便留下了大量的妇女、孩童 。由于丈夫不知所踪,母亲被迫带着庄山紘宇踏上了颠沛流离的逃亡之路 。但因入冬后缺衣少药,母亲和弟弟不幸于同一天病逝,7岁的庄山紘宇成了孤儿 。
1945年11月的一天,家住牡丹江市的郭清山夫妇收养了饥寒交迫中的庄山紘宇 。东北这片黑土地,以母亲般宽厚仁慈的温暖胸怀赋予他第二次生命 。
随着岁月的流逝,幼时记忆已渐渐模糊,但庄山紘宇始终难忘第一次回家时的场景:“天空飘着雪,路格外难走,我坐在板车上,养父在前面费力地拉,养母在后面推,十多里的回家路感觉是那么漫长 。”
傍晚,好不容易到家后,来不及休息,养母第一时间脱掉了庄山紘宇脏乱的旧衣服,耐心地为他洗澡、剪发 。“那天,我还第一次喝到了热气腾腾的大米粥,当时,大米可被看做是营养最丰富的主食啊 。”庄山紘宇知道,自己得救了 。
庄山紘宇告诉采访人员,养父母虽然没什么文化,但对于他的教育却一直非常上心 。1946年,他被养父母送至当地的小学,后入学宁安一中 。1958年,20岁的庄山紘宇从农业中专毕业后,留校走上讲台,开启了教书生涯 。
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以后,日本遗孤归国也被提上议程 。听闻一些遗孤陆续返日,养父母的不安情绪,庄山紘宇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
“养父母对我有救命养育之恩,我怎能抛下他们!”庄山紘宇向二老保证,不会回日本,并且还要照顾他们颐养天年 。为了更好照顾年迈的养父母,他主动要求调往离二老更近的城镇工作 。直到1980年,相继为养父母送终后,他才返回原学校任教 。
1987年,在中日两国政府的帮助下,庄山紘宇回到日本 。然而,之后的生活并不如想象中的顺利,由于不懂日语,他只能从宿舍管理员做起,身在故乡为“异客”的境遇令庄山紘宇精神极为空虚 。
经朋友推荐,1994年,庄山紘宇第一次接触到《人民日报海外版》 。“我每天都看这份报纸,并且还按自己的兴趣分类剪报 。”长期的阅览,令他一扫心中孤寂,他开始潜心学习中华传统文化 。
2000年4月,退休的庄山紘宇回到出生地熊本县和水乡 。回乡的第二年,一直渴望发挥对汉语有“一技之长”的他,终于实现心愿——开办中文讲座,教授汉语,弘扬中华文化 。每月举办两次,每次2个小时,尽管备课辛苦,但庄山紘宇一直乐此不疲 。
“因为能教授中文,我的晚年生活才变得丰富多彩 。”庄山紘宇说,“伟大的中国人民拯救了我,这份恩情我永生难忘!我愿在有生之年做中日友好的桥梁,为促进两国友好往来而付出不懈的努力!”
【中国恩情永生难忘 摘抄中国之最中国的变化】
- 文化西城|匆匆送夏又迎秋国家大剧院演出依旧精彩不停歇 中国之最带人声伴奏
- 聊城高铁最新进展! 中国之最高和长度
- 我国新开工建设的奇台射电望远镜,为何能媲美“天眼”? 中国之最望远镜
- 深圳青青世界好玩吗
- 中国最大的12条河流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中国历史之最100条河流
- 河南拳手创造历史!张志磊拿下中国第一条重量级拳击金腰带 张志磊创造中国拳击历史之最
- 中国经济有多少陷阱?到目前为止只有七个 历史上几大陷阱之最是哪个
- 南京公园年票
- 中国大学400强排名出炉:逆袭之路,你的大学上榜了吗? 了解中国历史之最400字
- 外国摄影师镜头下的,中国60年代生活情景 中外历史之最60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