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县历史上,有一座宫殿足以让整个潍县人骄傲,你知道是哪座吗 坊子历史之最是谁发明的

玉清宫俗称北宫,初为道观,后扩为宫 。因位于潍县城之北,故老百姓称之为北宫,现在潍坊市区北部两条东西向大街北宫街、玉清街还有北宫街南面和福寿街之间的北宫南街,因此而得名 。
【潍县历史上,有一座宫殿足以让整个潍县人骄傲,你知道是哪座吗 坊子历史之最是谁发明的】 玉清宫,位于古潍县的城北门偏东,金代大定年间(1161年-1190年)由道家宗师丘处机弟子尹志平建(也有记载尹清和),比石佛寺晚约百余年,起初为道观,敕赐“玉清观”,元武宗三年(1310年)扩为宫 。明正德、嘉靖重修,清乾隆、光绪再修 。(另据清《重修玉清宫碑记》载:“玉清建于东晋升平间(357年~361年),……至我大清千五六百年……”足足比《潍坊市志》记载早了大约800年的历史) 。
玉清宫是潍县历史上最悠久、规模最宏大的道教禅林,与崂山的太清宫、上清宫组合为山东道教的“三清” 。其中玉清宫的兴起与没落也见证了中国道教的兴衰发展历程;
《潍坊市志》记载:金、元时期,王重阳创立全真道,……其中全真道邱处机之大弟子尹志平传道至潍县,就在这时候建立的“玉清观”,邱处机之后,在尹志平、李志常等领导下,全真道进入一个空前昌盛的局面 。“自古教法之盛,功德之隆,惟清和(志平)师为最 。”
元代,潍城的玉清宫更为兴旺,尹志平在成吉思汗时已被授予清和大师号,在玉清宫立成吉思汗圣旨碑 。1248年(蒙古定宗三年)特旨赐“清和寅道玄德真人”,改“玉清观”为“玉清宫” 。虽然此时尹志平不在潍坊,但他发迹之地被视为圣地,受到地方执政者的崇拜 。
玉清宫尹志平
元朝驻潍高级将领都是玉清宫的忠诚护法者 。此时的玉清宫中,尹志平弟子有5人晋为大师,徒子徒孙多达200余人,并在望留麓台、坊子小赵都建有分观 。
正是在如此的政治背景下,玉清宫除了宫内辉煌的建筑外,还存有许多珍贵碑刻,全真七子中的丘处机 和谭处端都曾来此修行,还留下诸多多墨宝:如邱处机手书《丹阳真人琴曲归山操》,示唐括夫人《满庭芳词》,谭真人手书《龟蛇》字,王真人《蓬莱》,清状元曹鸿勋手书《重修玉清宫碑铭》(即四面碑)等 。其中谭处端手书 “龟蛇”?字碑最为有名,《潍坊市志》记载:龟蛇二字碑,昆山长真子谭处端书 。
《龟蛇》潍阳玉清观立石(碑原在玉清宫,现存潍坊市博物馆) 。可惜以上碑刻,除龟蛇碑外,俱毁于文革 。明代时期潍坊玉清宫在内的几座大型宫观一直很兴盛 。
清代玉清宫有道士100多人,庙占400多亩 。香火会为农历九月初九和十二月初一,极盛时,香客来自省内各县,甚至还有外省的香客 。
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郑板桥知潍县游玉清宫,乾隆十六年(1751年),板桥带头捐资,修宫工程克日动工 。与此同时,他邀江南名士胡征(字天游)撰《重修玉清宫碑铭》 。
据《重修玉清宫碑记》载:宫门位正中,属三山门式建筑 。向北中轴线上有3座大殿,两边有配殿,东西套院各一 。正殿为“玉皇殿”,祀玉皇大帝 。中殿为“三清殿”,后殿是“三皇殿” 。后偏西为“雹泉殿”,东西配殿:“玉皇殿”左右为“关帝殿”和“药王殿”,与“玉皇殿”平行,中院东西配殿为“七真殿”和“镇武殿” 。“祖师堂”平行于“三清殿”之左 。
其他前院有东西相向偏殿,东套院有“百子殿”及宫门内东西钟鼓楼,还有碑廊建筑、碑亭等 。其他即为平房建筑,连环勾搭,层层叠叠 。足以看出当时玉清宫的规模和气派!辛亥革命后,潍坊道教走向没落,玉清宫道士只剩七八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