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发展简史


光学发展简史

文章插图
光学发展简史【光学发展简史】光学是物理学中最古老的一个基础学科 , 又是当前科学研究中最活跃的学科之一 。随着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不断深入 , 光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萌芽时期、几何光学时期、波动光学时期、量子光学时期、现代光学时期等5个时期 。
基本介绍中文名:光学发展简史
外文名: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Optics
类别:基础学科
阶段:几何光学时期、波动光学时期等
最早认识:春秋战国时期
记载史料:《墨经》
简介光学既是物理学中最古老的一个基础学科 , 又是当前科学研究中最活跃的前沿阵地 , 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不可估量的前途 。光学的发展过程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进程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 是不断揭露矛盾、克服矛盾 , 从不完全和不确切的认识逐步走向较完善和较确切认识的过程 。它的不少规律和理论是直接从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 有相当多的发现来自长期的系统的科学实验 。因此 , 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是光学发展的源泉 。光学的发展为生产技术提供了许多精密、快速、生动的实验手段和重要的理论依据;而生产技术的发展 , 又反过来不断向光学提出许多要求解决的新课题 , 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光学準备了物质条件 。光学的发展大致可换分为5个时期:一、萌芽时期;二、几何光学时期;三、波动光学时期;四、量子光学时期;五、现代光学时期 。
光学发展简史

文章插图
光的直线传播萌芽时期中国古代对光的认识是和生产、生活实践紧密相连的 。它起源于火的获得和光源的利用 , 以光学器具的发明、製造及套用为前提条件 。根据籍记载 , 中国古代对光的认识大多集中在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大气光学、成像理论等多个方面 。1、对光的直线传播的认识 早在春秋战国时《墨经》已记载了小孔成像的实验:“景 , 光之人 , 煦若射 , 下者之人也高;高者之人也下 , 足蔽下光 , 故成景于上 , 首蔽上光 , 故成景于下……” 。指出小孔成倒像的根本原因是光的“煦若射” , 以“射”来比喻光线径直向、疾速似箭远及他处的特徵动而準确 。宋代 ,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描写了他做过的一个实验 , 在纸窗上开一个小孔 , 使窗外的飞鸢和塔的影子成像于室内的纸屏上 , 他发现:“若鸢飞空中 , 其影随鸢而移 , 或中间为窗所束 , 则影与鸢遂相违 , 鸢东则影西 , 鸢西则影东 , 又如窗隙中楼塔之影 , 中间为窗所束 , 亦皆倒垂” 。进一步用物动影移说明因光线的直进“为窗所束”而形成倒像 。
光学发展简史

文章插图
中国古代铜镜2、对视觉和颜色的认识 对视觉在《墨经》中已有记载:“目以火见” 。已明确表示人眼依赖光照才能看见东西 。稍后的《吕氏春秋·任数篇》明确地指出:“目之见也借于昭” 。《礼记·仲尼燕居》中也记载:“譬如终夜有求于幽室之中 , 非烛何见?”东汉《潜夫论》中更进一步明确指出:“夫目之视 , 非能有光也 , 必因乎日月火炎而后光存焉” 。以上记载均明确指出人眼能看到东西的条件必须是光照 ,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认为:光不是从眼睛里发出来的 , 而是从日、月、火焰等光源产生的 。这种对视觉的认识是朴素、明确、比较深刻的 。颜色问题 , 在中国古代很少从科学角度加以探索 , 而着重于文化礼节和套用 。早在石器时代的彩陶就已有多种颜色工艺 。《诗经》里就出现了数十种不同颜色的记载 。周代把颜色分为“正色”和“间色”两类 , 其中“正色”是指“青、赤、黄、白、黑五色” 。“间色”则由不同的“正色”以不同的比例混合而成 。战国时期《孙子兵法·势篇》更指出:“色不过五 , 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 。可见这“正色”和“间色”的说法 , 与现代光学中的“三原色”理论很类似 , 但缺乏实验基础 。清初博明对颜色提出”五色相宣之理 , 以相反而相成 。如白之与黑 , 朱之与绿 , 黄之与蓝 , 乃天地间自然之对 , 待深则俱深 , 浅则俱浅 。相杂而间 , 色生矣”(《西斋偶得三种》) 。这里孕育了互补色的初步概念 , 虽未形成一定的颜色理论 , 但从半经验半思辨的角度看也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3、光的反射和镜的利用 中国古代由于金属冶炼技术的发展 , 铜镜在公元前2000年夏初的齐家文化时期已经出现 。后来随着技术的发展 , 古镜製作技术逐渐提高 , 套用範围逐扩大 , 种类也逐渐增多 , 出现了各种平面镜、凹面镜和凸面镜 , 甚至还製造出被国外称为魔镜的“透光镜” 。1956~1957年河南陕县上村岭1052号虢国墓出土过春秋早期的一面阳燧(凹面镜) , 它直径7.5厘米 , 凹面呈银白色 , 打磨十分光洁 , 背面中心还有一高鼻纽以便携带 , 周围是虎、鸟花纹 , 图1是它的镜背及剖面图 。镜的利用为光的反射的研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 使中国古代对光的反射现象和成像规律有较早的认识 。这方面的记载也较多 。关于平面镜反射成像 , 《墨经》中记载:“景迎日 , 说在转” 。说明人像投在迎向太阳的一边 , 是因为日光经过镜子的反射而转变了方向 。这是对光的反射现象的一种客观描写 。关于平面镜组合成像 , 《庄子·天下篇》中记载:“鑒以鑒影 , 而鑒以有影 , 两鑒相鑒重影无穷” 。生动地描写了光线在两镜之间彼此往复反射 , 形成许许多多像的情景 。《淮南万毕术》记载:“取大镜高悬 , 置水盆于其下 , 则见四邻矣” 。其原理和现代的潜望镜很类似 。对凸面镜成像的规律 , 在《墨经》中有所叙述:“鑒团 , 景一 , 说在刑之大” 。经说中进一步解释说:“鑒 , 鑒者近 , 则所鑒大 , 景亦大 , 其远 , 所鑒小 , 景亦小 , 而必正” 。它说明了凸面镜只成一种像 , 物体总成一种缩小而正立的像 , 对凸面镜成像规律作了细緻描写 。关于凹面镜 , 《墨经》记载:“鑒洼 , 景一小而易 , 一大而正 , 说在中之外、内” 。说明当时已认识到凹面镜有一个“中”(指焦点和球心之间) 。物在“中”之外 , 得到比物体小而倒立的像 , 物在“中”之内 , 得到的是比物体大而正立的像 , 这种观察是细緻而周密的 。《淮南子·天文训》记载:“阳燧见日则燃而为火' 。这说明中国古代已认识到凹面镜对光线有聚作用 。《梦溪笔谈》中也有记载:“阳燧 , 面洼 , 以一指迫而照之则正 , 渐远则无所见 , 过此遂倒” 。此处不仅述了凹面镜成像的规律 , 还提出了测凹面镜的焦距的一种粗略方法 , 发现成正像和倒像之间有个分界点 。《梦溪笔谈》又说:“阳燧面洼 , 向日照之 , 光皆聚向内 , 离镜一、二寸 , 光聚为一点 , 大如麻菽 , 着物则火发 , 此则腰鼓最细处也” 。作者(沈括)把聚光点形容如芝麻和豆粒那幺之小 , 又把它称作“碍” , 用“腰鼓最细处”形容地比喻光束的会聚 , 十分贴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