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目葫芦科植物 黄瓜( 四 )


特殊天气的管理:在遇寒流、阴雪、连阴天的特殊恶劣天气的情况下,要实施特殊的管理措施,以减少或避免灾害性天气给生产造成损失 。在强寒流到来时,严密防寒保温,增加纸被,草帘等覆盖物,室内採取临时加温,生火炉、点灯泡等措施下雪时要及时清扫,防止棚面积雪而增加骨架负荷过重导致温室骨架倒塌 。连阴天时及早採收瓜条,减少瓜条对养分的消耗,在不明显影响室内温度下降的情况下,儘量揭开草帘争取一定时间的散射光 。天气骤晴后进行叶面追肥,以迅速补充养分和增加棚内湿度,若叶片出现严重萎蔫时,可适当进行临时回苫 。
採收黄瓜适于早采,单瓜重前期100-150克,中后期150-250克,尤其根瓜必须早采,使上部的瓜和蔓同时生长 。前期连阴天应当及时早采,防治植株早衰或得病 。病虫防治霜霉病属真菌性病害,其发病部位在黄瓜中上部叶片,在田间观察时应掌握以下要点,每日上午8时左右,看叶背面是否有水浸状、多角形病斑、病斑上是否有灰霉层,若具备这三点可确诊为霜霉病 。适宜发病环境是温度16℃-22℃,相对湿度在83%以上 。该病病菌有两怕,即怕乾燥、怕高温 。乾燥时病菌3-5天自然死亡 。在棚内湿度较大的情况下可以把温度控制到45℃2小时,在喷施适当的药剂防治,很容易的控制此病 。药剂防治:可选用安克、普力克、灭克、霜脲锰锌、抑快净、金雷多米尔和阿米西达 。另外,在防治霜霉病时,要注意细菌性角斑病的同时发生,可以在防治霜霉病的药剂中,加入防治细菌性角斑病的药剂 。灰霉病症状:可为害瓜、叶片和茎蔓 。为害瓜条多先侵染败落的花,使花腐烂,长出淡灰褐色的霉层后,再进一步侵染到幼瓜,被害小瓜迅速变软,萎缩腐烂,其上密生灰白色霉层 。叶片发病多为圆形、近圆形至不规则病斑,直径20-50毫米,病斑边缘明显,表面呈浅红褐色,生有少量灰霉 。茎蔓受害引起局部腐烂,严重时病茎折断,整株死亡 。由真菌侵染引起的病害,温室内本病常在入冬后湿度大、放风不及时且温度低时开始发生 。温度20℃左右,阴天光照不足,相对湿度在90%以上,结露时间长,是灰霉病发生蔓延的重要条件 。若温度高于30℃,相对湿度在90%以下,病害则停止蔓延 。药剂防治:保护地内发病初期可选用10%的速克灵烟剂或45%百菌清烟剂,每次每亩250克,熏3-4小时 。也可用50%扑海因可湿性粉1500倍液,或2.5%适乐适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利霉康500倍液,或25%阿西米达悬浮剂1500倍液 。每6-7天用药一次,连续防治3-4次,要求药要喷到花及幼瓜上 。在始花期沾花时加入0.1%用量的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或25%适乐时可湿性粉剂200-300倍液沾花或喷花效果明显 。白粉病症状:先在下部叶片正面或背面长出小圆形白粉状霉斑,逐渐扩大,厚密,不久连成一片 。发病后期整个叶片布满白粉,后变灰白色,最后叶片呈黄褐色乾枯 。茎和叶柄上也产生与叶片类似病斑,密生白粉霉斑 。在秋天,有时在病班上产生黄褐色小粒点,后变黑色 。此病在叶片布满白粉,发病初期霉层下部表皮仍保持绿色,与其它叶部病害容易区别 。此病的适宜温度条件是20-25℃,适宜相对湿度是35-45% 。所以,白粉菌对温、湿度的要求是,不冷不热、不乾不湿 。幼嫩、徒长的植株易感此病 。防治方法:白粉菌对“硫”特别敏感,在定植前按每亩用硫磺粉1.8公斤加锯末或其他助燃剂点燃熏蒸,密闭熏闷一昼夜,可杀死白粉菌,隔3天再熏闷一次,然后播种或定植 。在黄瓜生长期间,硫磺粉可减量一半,时间减为一夜即可,隔5-7天再熏闪一次,效果良好 。当田间发生中心病株时,要及时喷药防治,可选用20%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5%达克宁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10%世高2500倍液,或2%加收米400倍液等,每隔5-7天喷一次,并农药的交替使用 。在喷药时,不要忽略对地面的喷撒 。病毒病症状:黄瓜病毒病主要危害叶和瓜 。苗期、成株期均能发生 。幼苗期发病子叶变黄枯萎,幼叶浓绿与淡绿相间呈花叶状 。成株期发病植株矮小,节间短而粗,叶片明显皱缩增厚,新叶呈黄绿相间花叶,病叶严重时反卷,病株下部老叶逐渐枯黄 。瓜条发病后停止生长,表面呈深浅绿相间的花斑 。严重时瓜表面凹凸不平或畸形,发病重的植株,节间缩短,簇生小叶,不结瓜,导致萎缩枯死 。主要靠蚜虫、飞虱、田间操作传播 。在高温、乾旱、日照强的条件下发病重 。缺水、缺肥、管理粗放、蚜虫多时发病重 。防治方法:育苗时用遮阳网降温、遮光,远离带病作物 。移栽后立即用“天达2116”1000倍液+天达裕丰1000倍液喷雾和灌根,促苗防病 。发病初期可用20%毒剋星500倍液或20%病毒A500液喷雾,每7天一次 。细菌角斑病症状:幼苗期子叶上产生圆形或卵圆形水浸状病斑稍凹陷,后变褐色于枯 。成株期叶片上初生针头大小水浸状斑点,病斑扩大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黄褐色,湿度大时,叶背面病斑上产生乳白色黏液,乾后形成一层白色膜或白色粉末状物,病斑后期质脆,易穿孔 。茎、叶柄及幼瓜条上病斑水浸状,近圆形至椭圆形,后呈淡灰色,病斑常开裂,潮湿时瓜条上病部溢出菌脓,病斑向瓜条内部扩展,沿维管束的果肉变色,一直延伸到种子,引起种子带菌 。病瓜后期腐烂,有臭味,幼瓜被害后常腐烂、早落 。土壤中的病菌通过灌水、风雨、气流、昆虫及农事作业在田间传播蔓延 。病菌由气孔、伤口、水孔侵入寄主 。发病的适宜温度18一26℃,相对湿度75%以上,湿度愈大,病害愈重,暴风雨过后病害易流行 。地势低洼,排水不良,重茬,氮肥过多,钾肥不足,种植过密的地块,病害均较重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喷新植霉素5000倍液,或30%琥胶肥酸铜(DT杀菌刑)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以上药剂可交替使用,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3-4次 。铜製剂使用过多易引起药害,一般不超过3次 。喷药须仔细周到地喷到叶片正面和背面,可以提高防治效果 。根结线虫症状:主要为害根部 。根受害后发育不良,侧根多,并在根端部形成球形或圆锥形大小不等的瘤状物,有时串生,初为白色、质软,后变为褐色至暗褐色,表面有时龟裂 。被害株地上部分发育不良,叶色黄,天早时萎蔫枯死,易误认为是枯萎病株 。根结线虫发育的适宜温度为25-30℃,27℃时繁殖一代需25-30天,幼虫在10℃时停止活动,55℃经10分钟死亡 。线虫多在20厘米深土层内活动,以3-10厘米土层内最多 。线虫靠土壤、病苗、灌溉水、农事作业等传播蔓延 。地势高、土壤疏鬆、盐分低的条件下宜于线虫活动,有利于发病,沙土地、重茬地发病重 。在无寄主的条件下,线虫在土中可存活1年 。防治方法:土壤消毒,种植前结合深翻亩施用石灰氮80公斤,土壤用1.8%虫螨克乳油每平方米1-1.5毫升兑水6升消毒,或每亩用米乐尔3%颗粒剂4-6千克,拌乾细土50千克撒施;生长期再用1.8%虫螨克乳油1000-1500倍液灌根1-2次,间隔10-15天 。收穫后田间彻底清除病残株,集中烧毁或深埋可用以沤肥 。另外亩施用两吨沼渣可有效地防治根结线虫 。有条件的地方在蔬菜採收结束后可种一茬水稻效果更好 。白粉虱白粉虱食性很杂,可危害多种蔬菜 。主要以若虫为害,集中在黄瓜叶背面吸取汁液,造成叶片褪色、变黄、萎蔫,严重时植株枯死 。为害时还分泌密露,污染叶片,引起霉菌感染,影响植株光合作用,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 。防治方法:儘量避免混栽,特别是黄瓜、西红柿、菜豆不能混栽 。调整生产茬口也是有效的方法,即头茬安排芹菜、甜椒等白粉虱为害轻的蔬菜,下茬再种黄瓜、番茄 。老龄若虫多分布于下部叶片,摘除老叶并烧毁 。在温室设定黄板可有效地防治白粉虱 。用背负式机动发烟器把1%溴氰菊酯或2.5%戊菊酯(杀灭菊酯)油剂雾化成雾滴,悬浮在空气中杀灭成虫效果很好 。可用25%噻嗪酮(扑虱灵)可湿性粉剂或用2.5%溴氰菊酯或20%氰戊菊酯(速灭杀丁)乳油2000倍液喷雾隔6-7天1次,连续防治3次 。还可用烟雾剂进行熏蒸,连续2-3次 。主要价值食用黄瓜味甘,甜、性凉、苦、无毒,入脾、胃、大肠;具有除热,利水利尿,清热解毒的功效;主治烦渴,咽喉肿痛,火眼,火烫伤 。还有减肥功效 。黄瓜皮所含营养素丰富,应当保留生吃 。但为了预防农药残留对人体的伤害,黄瓜应先在盐水中泡15-20分钟再洗净生食 。用盐水泡黄瓜时切勿掐头去根,要保持黄瓜的完整,以免营养素在泡的过程中从切面流失 。另外,凉拌菜应现做现吃,不要做好后长时间放置,这样也会促使维生素损失 。营养黄瓜富含蛋白质、糖类、维生素B2、维生素C、维生素E、胡萝蔔素、尼克酸、钙、磷、铁等营养成分 。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