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15季度位列第一,揭秘戴尔超融合家族的“统治力”

申耀的科技观察
读懂科技,赢取未来!
最近几年,超融合在中国市场的火爆程度不亚于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自2013年超融合概念首次在中国出现;到2016年中国迎来“超融合元年”;再到这两年超融合开始广泛落地各行各业 。短短8年时间内,超融合就完成了技术与市场“鸿沟”的关键跨越 。
根据IDC全球融合系统季度追踪报告显示,2020年第四季度全球融合系统市场收入增长至45亿美元,其中超融合系统收入25亿美元,已占融合系统市场总收入的“半壁江山” 。另一份报告中也显示,在接受调查的的全球企业中,超过72%的企业已经部署或计划部署超融合,此外在采用混合云的企业中,超融合的采用数量更是猛增至三分之二,这从另一个侧面也表明了超融合已成为混合云架构中的重要选择 。
而谈到超融合,就不得不提到戴尔科技集团,同样在上述报告中,戴尔科技已连续15个季度引领超融合市场,其行业占比为32.6%,接近1/3 。同时历经多年的发展,今天戴尔科技在超融合市场更形成丰富的产品家族——包括基于的标准化超融合系统系列;与微软联合推出的超融合基础架构AX系列,以及支持大规模分布式集群的“分离式”超融合系统系列 。可以说,在整个超融合市场戴尔科技不仅实现了连续的“霸榜”,更形成了在市场中的绝对“统治力” 。
那么,在“门派林立”的超融合江湖中,戴尔科技超融合家族凭什么能“三分天下有其一”?其所打造的超融合解决方案,与其他对手究竟有何不同?更为重要的是,在未来的超融合市场中,戴尔科技又将如何持续实现对市场的创新和引领呢?
超融合架构的迭代与演进
我们知道,超融合自诞生以来几乎很快就赢得了企业级用户的认可,且从一个相对较小的应用范围领域,逐渐成长为目前企业构建软件定义数据中心,乃至未来实现多云管理架构中一个重要的基础设施平台 。
背后的关键原因是,超融合的出现真正解决了传统IT架构采购部署周期长、管理运维复杂、系统整体TCO持续攀升、IT无法满足业务快速扩展需求等难题 。而超融合将传统IT架构中的三层架构融为一体,根据用户需求在出厂前就完成预置和优化,实现了IT的迅捷部署,简化了IT的运维管理,同时降低了成本,并具有灵活的可扩展性 。
这种传统的三层架构构建的超融合,在戴尔科技集团联合中桥咨询联合发布的《“新基建”推动超融合升级》白皮书中(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完整白皮书),也被称之为“老三层”,虽然“老三层”能够快速使三层变为一层,但其最大的问题是不能满足“敏态”加“稳态”的需求 。换句话说,这个阶段的超融合架构通常被用作实现IT的“敏态”,而传统核心应用则仍然采用“稳态”架构 。“敏态”和“稳态”之间无法实现一致性的管理,这就给应用的快速部署、运维以及工作负载双向动态迁移带来“屏障” 。
一方面,企业已有应用迁移到超融合架构周期长,对业务影响大,并形成了新的独立管理单元;同时,用户要在“稳态”和“敏态”中选择,很难保证全业务数字化和工业互联网负载双向迁移应用的企业级一致性需求 。此外,随着物联网和AI的普及,以应用为核心的超融合私有云部署也难以满足企业构建现代化应用交付平台生命周期管理智能化需求 。

【观察】15季度位列第一,揭秘戴尔超融合家族的“统治力”

文章插图
另一方面,大部分传统“老三层”超融合都基于开源软件构建,而这样的架构和系统往往会出现开支前轻后重、稳定性难以保证、协作创新壁垒多等难题,不仅让企业业务的稳定性受到挑战,同时也难以获取一致性的管理和服务,这大大限制了企业应用的现代化转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