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小黄姜


云南小黄姜

文章插图
云南小黄姜【云南小黄姜】云南小黄姜在曲靖、丽江、保山等地均有种植,其中曲靖地区种植面积较大,云南属于典型的卡斯特地貌,种植的小黄姜深得人民民众喜爱 。
基本介绍中文学名:云南小黄姜
别称:小黄姜
二名法:Yunnan zingiber officinale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单子叶植物纲
目:姜目
科:姜科
族:姜族
属:姜属
种:姜
分布区域:云南
植物学史很久以前云南地区就有种植小黄姜,云南很多地区属于高原盆地,冬天较冷,小黄姜是必备的过冬食物之一,早在1958年以罗平地区生产的小黄姜就走出国门,成为重要的出口商品 。形态特徵
云南小黄姜

文章插图
根云南小黄姜根性浅,根系不发达,根系生长极慢,根数少且短,纵向分布在30cm土壤内,横向扩展半径30cm 。茎植株约60~90公分,也有可达110~120公分;根茎肥厚,成块状,肉质,淡黄色,外被红色鳞片,横走,多分枝,具芳香及辛辣味 。叶叶片线状披针形至披针形,幼株呈淡黄色,长大后暗绿色,九月份后慢慢变为黄褐色,叶长15~25公分,基部略狭,先端渐尖,全缘,无毛;叶舌膜质,长0.3~0.5公分,光滑,微2裂 。花
云南小黄姜

文章插图
花茎自根茎长出,长15~30公分,穗状花序椭圆形,长4~6公分,径1.5~3公分,花稠密;花苞覆瓦状,苞片卵圆形,长2~2.5公分,先端稍硬尖,绿白色,背面边缘黄色;花萼管状,长约1公分,具3短齿;花冠乳黄色至绿黄色,长管状,管长2~2.5公分,裂片3枚,披针形,唇瓣长椭圆状卵形,带紫色,被黄白色斑点;雄蕊略带紫色;子房3室,花柱被花葯抱着;热带地区当根状茎瘦小时才抽花茎,顶端着生淡黄色花苞 。生长环境姜喜温暖湿润的环境条件,不耐低温霜冻,16℃以上开始萌芽,幼苗生长适温20~25℃,茎叶生长适温25~28℃,15℃以下停上生长 。而泥槽、庄科、阿那黑等村委会终年气温基本在15℃以上,最低热河谷区域,对生姜的生长非常适宜,产量也相对较高 。姜喜弱光,不耐强光,在强光下,叶片容易枯萎,农谚有“生姜晒了剑(新叶)等于要了命” 。对日照长短要求不严 。姜喜肥沃疏鬆、富含有机质、排灌方便的微酸性土壤为好 。对水分要求严格,既不耐旱也不耐湿,受旱则茎叶枯萎,生长不良,高温高湿,排水不良易致病害 。对三要素的要求,钾最多,氮次之,磷最少 。分布範围云南曲靖、保山、丽江、楚雄、大理等地 。繁殖方法云南小黄姜属于无性繁殖,用姜母来繁衍后代 。栽培技术(一)栽培制度及季节:生姜可以净种,也可间套种,一般在清明前后,蚕桑树地里播种 。间套种可利用高桿搭架作物如瓜、豆架下种植,也可以在包穀行间间作,起到遮阴作用 。(二)选地,整地及施肥:姜忌连作,愚好与水稻、葱蒜类及瓜、豆类作物轮作,并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疏鬆,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壤土,姜畏强光,应选适当阴蔽的地方栽种 。姜生长期长,产量高,需肥量大,每亩农肥不少于3000千克,并施人硫酸钾20千克或複合肥30千克作底肥,以充分满足姜对营养的需求,畦面一般作成高畦 。(三)选种,播种:播种前要精选姜种,剔除霉变,腐烂,乾瘪的病弱姜块 。种姜要选择50—100克有1—2个壮芽的姜块为好,太大的姜块也可播种但需种量大,成本高 ,,可以用刀切或用手擗开,但伤口套用草木灰或石灰消毒后再播 。播种前最好用药剂浸种催芽,方法将种姜摊开晾晒1—2天然后用1:l:120的波尔多液浸种10分钟,然后将种姜捞出后,用潮砂子将其层层堆码好用薄膜覆盖,厚度约30—40厘米,使温度保持在20—30℃,8—10天即可出芽,报据芽子的大小、强弱分级播种 。每亩用种量300—500千克 。行距35—40厘米,株距26—30厘米,沟深10—12厘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