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弦乐器 瑟


拨弦乐器 瑟

文章插图
瑟(拨弦乐器)【拨弦乐器 瑟】瑟 , 中国传统弹弦乐器 , 共有二十五根弦 。最早的瑟有五十弦 , 故又称“五十弦” 。古瑟形制大体相同 , 瑟体多用整木斫成 , 瑟面稍隆起 , 体中空 , 体下嵌底板 。瑟面首端有一长岳山 , 尾端有三个短岳山 。尾端装有四个系弦的枘 。首尾岳山外侧各有相对应的弦孔 。另有木质瑟柱 , 施于弦下 。曾侯乙墓共出土瑟十二具 , 多用榉木或梓木斫成 , 全长约150至170、宽约40厘米 。通体髹漆彩绘 , 色泽艳丽 。
基本介绍中文名:瑟
属性:弹弦乐器
起源:战国
弦数:25
全长:约150至170cm
拼音:Se
起源
拨弦乐器 瑟

文章插图
中国古代弹弦乐器“瑟”瑟的起源十分久远 , 在考古发现的弦乐器中所占的比重最大 。它的出土地点集中在湖北、湖南和河南三省 , 并且绝大多数出自东周楚墓 。其他如江苏、安徽、山东和辽宁等省 , 只有一点零星发现 。文献记载“庖羲氏”作瑟 。传说在夏代已经有瑟了 。甲骨文上的“乐” 字,上面就是“丝”字 , 下面是一个“木”字 。瑟要用弦 , 那幺瑟的产生应该在蚕丝出现之后 。瑟弦的原料 , 至少有能够缫丝的技术才可能制出弦线 。先秦前后的弦乐器就是琴和瑟 。另外一个推测 , 象琴瑟这一类乐器 , 可能和狩猎的弓弦有关 。当然 , 弓弦的原料也可以用牛筋或其他动物的皮筋条製作 。我们在1984年複製的曾侯乙墓出土的瑟 , 最粗的几根低音弦 , 用的就是牛筋弦 。瑟是我国最早的弹弦乐器之一 , 先秦便极为盛行 , 汉代亦流行很广 , 南北朝时常用于相和歌伴奏 , 唐时套用颇多 , 后世渐少使用 。
拨弦乐器 瑟

文章插图
瑟的演奏《诗经·小雅》有:“……琴瑟击鼓 , 以御田祖 , 以祈甘雨 , 以介我稷黍 , 以谷我土女 。”这是见于古籍最早的记载 , 说明瑟至少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 。孔子擅鼓瑟 , 用来为诗歌伴奏 , 在当时 , 孔子鼓瑟是独立成家的 , 号称“孔门之瑟”(《论语·先进》;“由之瑟 , 奚为于丘之门”)《周礼·乐器图》记载:雅瑟二十三弦 , 颂瑟二十五弦 , 饰以宝玉者 , 曰“宝瑟”  , 绘文如锦者 , 曰“锦瑟” 。《汉书·郊祀志》说:“太帝命素女鼓五十弦瑟 , 悲 , 帝禁不能止 , 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 。后来瑟的製作渐精 , 用途更加广泛 。在周代祀奉文王的家庙里的一张瑟 , 上面系有染成朱红颜色的丝弦 , 底部有着疏朗的音孔、弹奏时能发出舒缓的声音来 。《史记·封禅书》:其春 , 既灭南越 , 上有嬖臣李延年以好音见 。上善之 , 下公卿议 , 曰:“民间祠尚有鼓舞乐 , 今郊祀而无乐 , 岂称乎?”公卿曰:“古者祠天地皆有乐 , 而神祇可得而礼 。”或曰:“太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 , 悲 , 帝禁不止 , 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 。”于是塞南越 , 祷祠太一、后土 , 始用乐舞 , 益召歌儿 , 作二十五弦及空侯琴瑟自此起 。历史发展最早的瑟有五十弦 , 故又称“五十弦”《诗经》中有记载“窈窕淑女 , 琴瑟友之” , “我有嘉宾 , 鼓瑟吹笙” 。瑟曾销声匿迹千年之久 , 而今“幽兰汉乐”将传说中的声音再次呈现于舞台之上 , 琴瑟合鸣 , 乐声如流水 , 如凤鸣 , 如南风 , 如月行 , 引我们走进大自然深深的芬芳里 。古代弹弦乐器 。其历史久远 。《乐书》引《世本》:“庖牺作瑟” 。据《仪礼》记载 , 古代乡饮酒礼、乡射礼、燕礼中 , 都用瑟伴奏唱歌 。战国至秦汉之际盛行“竽瑟之乐” 。魏晋南北朝时期 , 瑟是伴奏相和歌的常用乐器 。隋唐时期用于清乐 。以后则只用于宫廷雅乐和丁祭音乐 。周、汉时期的古瑟 , 考古发掘中多有发现 。湖南长沙浏城桥一号楚墓(约为春秋晚期或战国早期)出土瑟 , 是目前所知年代最早的实物 。河南信阳、湖北江陵等地楚墓、湖北随县曾侯乙墓、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都出土有瑟 , 弦数二十三至二十五弦不等 , 以二十五弦居多 。春秋至秦汉以来出土古瑟以数十计 , 但多残缺不全或柱位不详 。惟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瑟保存完好 。弦虽腐朽变质 , 仍保持在原位上 , 柱的位置也比较清晰 , 为我们了解古瑟的张弦和调弦提供了直接的物证 。此瑟二十五弦 , 由三个尾岳分成三组 , 计内九、中七、外九 。内外九弦的柱位排列较为规则 , 定弦的音高相同;中七弦的柱位较为紊乱 , 但也隐约显示出 , 它与内九弦做音阶级进的连线 。从各柱位有效弦长的比例推算 , 可知它按五声音阶调弦 。上述古瑟至南北朝时期失传 。唐宋以来文献所载和历代宫廷所用的瑟 , 与古瑟在形制、张弦、调弦法诸方面已有较大的差异 。宋末元初熊朋来(1246—1323)曾编撰《瑟谱》六卷 。书中记述了瑟的形制和演奏法 , 并有歌唱诗经的旧谱十二首和他创作的新谱二十首 , 以及孔庙祭祀音乐的乐谱 。当时的瑟 , 首尾各有一长条岳山 , 两岳山外侧有数目相应的弦孔 , 依次张弦 。共二十五弦 , 音高按十二律吕排列 。正中一弦(第十三弦)不弹 , 其余二十四条弦可奏两个八度音程的二十四个音 。以右手弹“中声”(低八度音区);左手弹“清声”(高八度音区) 。左右手也可同时弹奏高低八度的和音 。基本指法是大、食、中、无名各指分别向内外方向拨弦 。名为擘、托、抹、挑、勾、剔、打、摘 , 共八种 。后世定弦法略有变化 , 正中一弦也可弹奏 , 按五声音阶或七声音阶定弦 。左手在必要时可按抑柱左弦段而取变化音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收藏清代早期瑟一具 。长207、宽43厘米 。二十五弦 。通体髹黑漆 , 描绘金色花卉图案 。本世纪三十年代 , 上海大同乐会曾改革製作两具瑟 , 一具五十弦 , 名“庖牺瑟” , 将传统瑟的单柱(一柱支撑一弦)改为连柱(七或八条弦共用一柱) , 在岳山外採用活轸 , 以便于调弦 。另一具为百弦大瑟 , 採用双排连柱交插支弦的方法排列弦位 。在增加瑟的音量、改善音色和方便演奏等方面均作了有益的探索 。截止2008年08月 , 武汉民族乐器厂张开镒、周敦髮根据考古发掘的楚瑟实物 , 吸收现代筝结构上的合理部分製作了仿二十五弦楚瑟 。长176、宽42、高10厘米 。可演奏琶音、和音、和弦及快速旋律 。又可使用揉音、滑音等技巧 , 具有独特韵味 。曾在湖北省歌舞团《编钟乐舞》中演奏 。形制古代的瑟 , 用整块木料雕凿而成 , 而清代所制之瑟 , 已由面板、底板和框板胶合成长方形的共鸣箱 。琴弦用丝弦 , 架子琴首岳山(首岳)和尾端岳山(尾岳)上 , 每弦都支有一个可以左右移动的雁柱 , 用以调节弦长 , 确定音高 。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 , 我国先后在长沙、信阳和江陵等楚汉墓中出上了近20张瑟 , 其中绝大多数的形制相同 , 与先秦和汉代文献记载相符(极少数为23或24弦) 。琴弦分为三组 , 中间一组七弦 , 内外两组各九弦 。从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西汉初期的瑟可以看出 , 弦的粗细配置分为两组 , 外九弦为一组(自外而内弦径从1.2递减至0.6毫米) , 中七弦与内九弦为另一组(自内而外弦径由1.9递减至0.5毫米) , 内外九弦的柱位较规则 , 呈阶梯形的序列 , 这张瑟现珍藏在湖南省博物馆 。瑟一般按五声音阶定音 , 用按弦升高半音的方法得到七声音阶 。1979年 , 湖北随县曾候乙墓出土一张古瑟 , 它是战国初期(公元前433年以前)楚国的诸侯曾国製作的 , 尾端有龙的形象雕塑 , 共鸣箱侧面有彩绘的凤凰图案 。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瑟 , 现藏在湖北省博物馆 。现在所见的瑟 , 通常按其长度和弦数分为大小两种 。大瑟长180~190厘米 , 25弦;小瑟长120厘米左右 , 16弦 。在北京中国音乐研究所珍藏着一张清代早期(17世纪)製作的精緻大瑟 , 竟长209厘米 。製作方法瑟一般有三种构造的製作方法:其一 , 用整木掏雕成瑟体 , 在另装底板 , 安插其他部件 。这是比较原始的製造方法 。春秋时期至战国早期楚瑟多用此种方法;其二 , 瑟面板用独木製成 , 四周另围薄墙板 , 此类性质比较多见;其三 , 完全採取拼合的方式 , 即不仅底板、墙板以木板拼成 , 连瑟的面板也用多块木板拼合而成 。瑟首尾两端髹漆 。瑟面大多光素 , 少数绘有变形凤鸟花纹、几何纹 。在江陵楚墓中常出现有一种用整木做成的瑟 。中部比两侧板要高一些 , 两顿略宽 。底部底板两端各挖一凹槽 , 无共鸣箱 , 也有的瑟底部中间挖一 长方形凹槽 , 以散音 。谈到瑟的工艺 , 我们一定要了解瑟的外观纹饰 , 装饰华丽 。楚人是非常喜欢瑟的 。出土的各地方的古瑟都有彩绘精緻 , 以及各种形状浮雕的外表 。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河南信阳长台关楚墓出土的几件彩绘锦瑟(长台关锦瑟纹饰图) 。该瑟首尾和两侧均涂以黑漆 , 中部为素麵 , 岳山上绘菱纹 , 两侧的黑底上则涂以对称的连续金银彩的变形捲云纹 , 在首尾两部及其旁侧立墙板上还绘有精緻的系列图案 , 即有射猎图、出猎图、巫师图、巫师持法器图、巫师戏蛇图、巫师戏龙图、群兽图、群兽图、燕乐图、默祷图、缚兽图等 , 并将猎人、伎乐人、贵族、巫师等各种人物形象及各种动物描绘得栩栩如生 。与筝的区别1、构造相同:整木斫成 , 面稍隆起 , 体中空 , 体下嵌底板 。不同:瑟面首端有一长岳山 , 尾端有三个短岳山 。尾端装有四个系弦的枘 。常用瑟是二十五根弦 。筝面首端有一前岳山 , 尾端有一个后岳山 。有三个出音孔(也有两个出音孔的) , 目前常用筝共有二十一根弦 。2、定弦瑟基本上是按五声音阶调弦 , 后世定弦法略有变化 , 正中一弦也可弹奏 , 按五声音阶或七声音阶定弦 。筝的音域与弦的数量有关 。二十一弦为四个八度零小三度 , 一般以最低音为D , 按五声音阶定弦 。从定弦看瑟和筝区别不大 。3、弹奏瑟:指法是大、食、中、无名指分别向内外方向拨弦 。名为擘、托、抹、挑、勾、剔、打、摘 , 共八种 。左手在必要时可按抑柱左弦段而取变化音 。筝:基本指法:勾、托、抹、大撮、小撮、摇、辟、打、勾托抹托 、托抹勾打 。右手行声 , 左手做乐 , 右手弹奏声音再通过左手揉按滑颤取得变化音从我自己弹奏上看 , 瑟和筝弹奏技巧很是相似 。可能最大区别就是因为瑟面和筝面不同 , 弹奏时候落指自然不同 , 发出的声音也许不同了 。4、音色因瑟体较古筝大 , 而且都是单弦发音 , 所以 , 瑟的发声在低音区略空泛 , 高音区略显单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