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中原


司马中原

文章插图
司马中原【司马中原】司马中原(1933年2月2日-),中国江苏人 。本名吴延玫,笔名司马中原 。着名作家 。1933年出生于淮阴区渔沟镇 。1949年去台,六七十年代发表出版了大批小说,长篇有:《狂风沙》、《荒原》、《魔夜》、《骤雨》等,中篇有《山灵》、《雷神》、《霸头》等 。
基本介绍中文名:司马中原
国籍:中国
出生地:江苏淮阴区渔沟镇
出生日期:1933年2月2日
职业:作家
代表作品:《狂风沙》、《荒原》、《魔夜》等
本名:吴延玫
人物生平1933年2月2日生于淮阴区渔沟镇,本籍江苏淮阴 。1948年即以15岁年纪参与国共内战,未受任何正统学校教育 。之后,随国民党军队迁徙至台湾的他,因自学后的文笔卓越,于是担任师旅新闻官等文职宣传工作,与段彩华,朱西甯号称“军中三剑客” 。1962年以上尉军衔退役 。退役后专事写作,写作範围相当宽广 。他除了为1950年代“反共”文学的代表之一,其乡野、怀旧、武侠、《聊斋》式鬼怪通俗小说均颇有特殊之处 。其主要作品有《狂风沙》、《荒原》、《失去监狱的囚犯》、《月光河》、《驼铃》、《云上的声音》、《路客与刀客》、《大漠英雄传》、《乡野奇谈》、《医院鬼话》、《春迟》等;其中,《春迟》获得台湾第22届“国家文艺奖” 。另外,描写斑鸠的散文《火鹧鸪鸟》(选自散文集《云上的声音》)则被“国立”编译馆选入国民中学国文教科书,被视为“以文字描绘声音”的极佳示範文学作品 。司马中原现任社团法人中华语文着作权仲介协会董事长 。主持节目司马中原曾经在卫视中文台主持两个灵异节目:《今夜鬼未眠》(与郝劭文主持)、《惊夜吓吓叫》(类戏剧),也曾主持中国广播公司深夜节目《午夜奇谭》 。在《午夜奇谭》中,司马中原把自己亲耳听过或亲眼见过的一些光怪陆离、乡野奇谭说给听众听,是当时热门的广播节目之一 。但亦有人批评自从“司马中原讲鬼”之后,其作品变得非常商业化,再也没有类似《狂风沙》、《荒原》、《失去监狱的囚犯》等传世作品 。戏仿郭子乾模仿司马中原非常有心得,一句“中国人怕鬼,西洋人也怕鬼,全世界的人都怕鬼 。恐怖喔!恐怖到了极点喔!”相当脍炙人口 。个人作品春雷(短篇小说集)1959,台·春白出版社荒原(长篇小说)1962,大业加拉猛之墓(短篇小说集)1963,文星灵语(短篇小说集)1963,大业魔夜(长篇小说)1963,皇冠雷神(长篇小说)1963,幼狮狂风沙(上下册,长篇小说,)1965,皇冠
司马中原

文章插图
司马中原的书山灵(长篇小说)1965,港·正文书局聚雨(长篇小说)1968,台·水牛出版社青春行(长篇小说)1968,皇冠石鼓庄(短篇小说集)1969,皇冠十音锣(短篇小说集)1969,林白烟云(散文集)1970,皇冠刀兵?(长篇小说)1970,台·落花生出版社路客与刀客(长篇小说)1970,皇冠红丝凤(短篇小说集)1970,皇冠巨漩(长篇小说)1970,台·落花生出版社天网(长篇小说)1970,皇冠啼明鸟(长篇小说)1970,皇冠绿杨村(长篇小说)1980,皇冠荒乡异闻(长篇小说)1971,皇冠十八里旱湖(短篇小说集)1972,皇冠饿狼(中篇小说)1972,台·陆军出版社遇邪记(短篇小说集)1973,皇冠狼烟(长篇小说)1974,皇冠凌烟阁外(长篇小说)1974,华欣复仇(短篇小说集)1974,皇冠流星雨(长篇小说集)1975,水芙蓉呆虎传(短篇小说集)1975,皇冠霜天(短篇小说集)1975,大地司马中原自选集(短篇小说集)1975,黎明割缘(长篇小说)1975,皇冠狼神(短篇小说集)1976,台·源成出版社云上的声音(散文集)1976,台·源成出版社闯将(长篇小说)1976,皇冠野狼嗥月(短篇小说集)1976,皇冠乡思井(散文集)1977,皇冠巫盅(长篇小说)1977,皇冠灵河(长篇小说)1978,皇冠月光河(散文集)1978,九歌挑灯练胆(短篇小说集)1978,皇冠孽种(长篇小说)1978,皇冠生命的故事(长篇小说)1979,皇冠失去监狱的囚犯(1—3册,长篇小说)1979—1981,皇冠驼铃(散文集)1981,九歌精神之剑(散文集)1983,九歌迷离玛利(长篇小说)1983,皇冠无弦琴(散文集)1986,皇冠寒食雨(短篇小说集)1986,九歌龙飞记(长篇小说)1987,皇冠鬼话(短篇小说集)1988,皇冠狐变(小说)1988,皇冠吸血的殭尸(短篇小说集)1989,皇冠人物评价司马中原作品多以其出生地江淮平原为背景,八十年代转向鬼怪故事的创作,“尝试从鬼的典型里寻找人的感情”,有“讲鬼名嘴”和“鬼学大师”的谐称 。散文则多思乡和怀念故国之作,有专集《乡思井》 。作品被译成多种外文出版,名字被收入牛津版《世界名人录》 。除文学创作外,司马中原更以振兴中华文化为志,多年来在台湾文坛担负组织领导工作,他的足迹遍及台湾大中院校,通过演讲和文艺营等宣传组织活动,教育和培训了大批文学青年 。他还经常率团出访,到世界各地进行思想文化交流,弘扬中华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