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文化第一大省,凭什么是它? 中国之最的地名( 四 )


除了李渊、李世民父子,晋阳还因走出了晋文公、赵武灵王等霸主,出过多个皇帝,所以被视为龙潜之地,得“龙城”称号 。
太原晋源区,就是晋阳古城的所在地 。
图/视觉中国
山西的地名,还牵连着帝王的喜怒哀乐 。运城的闻喜县,来源于听说南征大捷,高兴坏了的汉武帝 。一千年后的宋太宗,听到晋阳之名却非常生气 。
当时宋军两次进攻北汉据守的晋阳,均告失败,直到宋太宗亲征才成功 。出于泄愤,且担心这里的“龙气”扰乱江山,他便下令毁掉晋阳城 。可天下重城怎会因此消失,三年后,晋阳故城东北的唐明镇复建新城,这就是今天太原城的雏形 。
榆次古城,“榆次”之名,与西周时期的榆州国有关 。
图/视觉中国
既然有龙城,那么有没有凤城呢?还真有,榆次的别名就是“凤城”,《榆次县志》记载,“晋武帝时,凤凰集于(榆次)境”,正好与龙城太原遥相呼应,形成“龙凤呈祥”,所以有了这个别称 。
“两山相应”的应县,有举世闻名的应县木塔(释迦塔) 。
图/视觉中国
最美好的地名,莫过于“天下大同”
离开晋南晋中,到山西的最北边,数千年来,这里唱响的是中国历史铁与血、战与和之歌,书写的是草原与中原文化碰撞融合的史诗 。
山西最大的地级市——忻州,以治北要塞“忻口“而得名 。相传西汉初年,汉高祖从平城脱险,解除白登之围,“还军至此,六军欣然”,因为“欣”通“忻“,所以衍生出忻口之名 。南襟中原、北控大漠,忻州自古还有“晋北锁钥”之称 。
白雪覆盖的忻州古城南城门楼,忻州的别称正是“欣“ 。
摄影/一佳one
北通大漠的雁门关,曾发生过167次大的战役,最有名的就是北宋杨家将与辽人的拉锯战事;太行深处,出入河北的娘子关,唐初纷乱中,李渊之女平阳公主率娘子军在此守卫,因此得名;平型关,因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胜仗足以名垂青史 。
雪中的雁门关,最初由赵武灵王建立 。
图/视觉中国
当然,晋北最值得说道的地名正是大同 。追溯历史,这个地名最早源于唐朝的大同军,而大同军又是以当地一条叫大同川的河而得名 。开元年间,大同军迁移到云州,便有了大同军城,与云州城并称 。到了辽代,大同府设立,“大同”便从军名华丽转变为地名,自此沿用不改 。
另一个古老的说法,则更加应和古今之人的希冀 。相传汉武帝打败匈奴,就把当地一个要塞取名为“大同”并修建城池,意思是创造一个理想的社会,做到“天下大同” 。
? 左右滑动查看 ?
大同云冈石窟,中国“四大石窟”之一 。
图1摄影/王寰,图2摄影/何金春,图3摄影/石耀臣
这样的期许似乎真的慢慢应验了,尽管少不了流血纷争,但是东汉以后,民族融合经由这里而悄然发生 。南匈奴臣服中原,被安置在山西北部,曹魏又分其为五部,散置山西各地 。此外,羯、羌、氐、鲜卑等北方民族也陆续内徙进入,大同,正是华夏各民族“大熔炉”之口 。
大同火山,就像一座“大熔炉” 。
摄影/黄雪峰
特别是,在鲜卑族建立的北魏时代,大同既是中国北方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的中心,又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中心,随着孝文帝迁都洛阳,汉化运动成就了民族大融合的高峰 。
民族可以融合,地名也可以 。
山西还有许多合并而来的地名 。
制图/吴玖洋
山西地名里,还藏着中国人的“老家”
说起明清时代的山西,除了商旅,可能就是移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