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叶莲


七叶莲

文章插图
七叶莲【七叶莲】七叶莲,中药名 。为五加科植物鹅掌藤Schefflera arboricola Hayata的根或茎叶 。七叶莲分布于台湾、广东、海南、广西等地 。具有祛风止痛,活血消肿之功效 。常用于风湿痹痛,头痛,牙痛,脘腹疼痛,痛经,产后腹痛,跌打肿痛,骨折,疮肿 。
基本介绍中文学名:七叶莲
别称:小叶鸭脚木、汉桃叶、七叶烂、狗脚蹄、手树、七加皮、七叶藤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木兰纲
目:伞形目
科:五加科
属:南鹅掌柴属
种:鹅掌藤
分布区域:台湾、广东、海南、广西
採收时间:全年均可採收
入药部位全草 。性味味辛、微苦,性温 。功效祛风止痛,活血消肿 。主治用于风湿痹痛,头痛,牙痛,脘腹疼痛,痛经,产后腹痛,跌打肿痛,骨折,疮肿 。相关配伍1、治风湿关节痛:①乾七叶莲茎500g 。浸酒1000g,浸7d后饮 。每次15g 。(《广东省惠阳地区中草药》)②七叶莲、红龙船花叶、大风艾各适量 。共捣烂,用酒炒热后敷患处 。(《广西民间常用草药手册》)2、治跌打损伤:①七叶莲全株30g 。水煎服 。或用鲜叶适量捣烂,调酒炒热外敷 。(《广西本草选编》)②七叶莲、满山香、半边旗各适量 。共捣烂,酒炒敷患处 。(《梧州地区中草药》)3、治跌打筋断骨折:汉桃叶、酒槽各适量 。共捣烂,用芭蕉叶包好煨暖,敷患处 。每2d换药1次,连敷3剂 。4、治外伤出血:汉桃叶适量,捣烂敷患处 。(3-4方出自《广西民间常用草药手册》)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泡酒 。外用:适量,煎汤洗;或鲜品捣敷 。使用注意《广西民间常用草药手册》:“孕妇忌服 。”採集加工全年均可採收,洗净,鲜用或切片晒乾 。形态特徵常绿藤状灌木,高2-3m 。茎圆筒形,有细纵条纹;小枝有不规则纵皱纹,无毛 。掌状複叶互生,有小叶7-9片;叶柄纤细,圆柱形,长7-9cm;小叶柄有狭沟,长1-3cm,中间的最长;托叶在叶柄基部与叶柄合生成鞘状,宿存或与叶柄一起脱落;小叶片革质,倒卵状长椭圆形,长9-16cm,宽2.5-4cm;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渐狭或钝形,全缘,上面绿色,光泽,下面淡绿色,网脉明显 。伞形花序集合成圆锥花序,顶生;总花梗短,长不及5mm,花梗长1.5-2.5mm,均疏生星状绒毛,花萼5齿裂,无毛;花瓣5-6片,分离,卵形,长约2mm,白色;雄蕊5;子房下位,5-6室,柱头5-6枚,无花柱 。浆果球形,长约5mm,有明显的5棱,橙黄色 。花期7-10月,果期11-12月 。生长环境生于山谷或阴湿的疏林中 。分布于台湾、广东、海南、广西等地 。药理作用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镇痛作用,抗惊厥作用;2、对平滑肌的作用:对迴肠收缩作用;3、对心血管系统作用:可使血压下降 。相关论述1、《广西民间常用草药手册》:“壮筋活络,续筋接骨,理跌打,祛风湿 。治跌打筋断骨折,风湿关节痛,外伤出血 。”2、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舒筋活络,消肿止痛 。主治风湿骨痛,跌打损伤 。”3、《广西本草选编》:“治胃痛,腹痛和各种痛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