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觉异常提示的疾病


味觉异常提示的疾病

文章插图
口苦
中医认为,口苦多见于肝胆热证、肠胃热证等 。现代医学则认为,口苦多为急性炎症的表现,而以肝胆疾病为多,可能是胆汁排泄失常所致 。癌症病人因苦味阈降低、甜味阈升高,吃甜的东西也会感到舌头发苦 。
口甜
中医认为,脾胃实热、湿热郁阻、肝脾痰火内蕴的病人口舌可有发甜的感觉,所谓“脾热口甘” 。研究证明,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可致各种酶的分泌异常,唾液中淀粉酶含量增加,刺激舌上味蕾而感觉口甜 。糖尿病患者血糖增高,唾液内糖分亦增高,所以也常觉口舌发甜 。
口淡
口淡多见于久病、脾胃虚寒患者;病人外科大手术后食欲不振也会觉得口舌淡而无味 。经临床测定,严重的口淡患者,对甜、酸、苦、咸诸味均不敏感,味觉阈出现普遍升高的现象 。
口淡在炎症感染中也常出现,但大多在疾病初起或消退期,前者为邪尚轻浅的表现,后者则属邪退正虚之象,其意义与口苦显然不同 。肠炎、痢疾等消化系统疾病患者也常感口淡,多属肠胃湿浊或挟寒邪,虽属实症,但要注意不宜用过苦寒凉性药物 。
口涩
当舌头味觉细胞苦味阈降低、舌触觉感受异常时,即出现口涩 。中医认为是脾肾衰败、气血瘀结之故 。肝胆郁热伤阴或脾肾衰败的患者,常有口舌干涩或枯涩无味的感觉 。通宵不眠之后或严重的神经官能症患者,唾液分泌减少,也可感到口舌枯燥而涩 。各种癌症后期多有味觉苦涩 。
【味觉异常提示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