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溃疡的原因和治疗方法


口腔溃疡的原因和治疗方法

文章插图
口腔溃疡的原因
消化系统疾病及功能紊乱 患系统性疾病的患者易发生口腔溃疡,主要是通过影响免疫系统而致病 。口腔溃疡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溃疡性结肠炎、局限性肠炎、肝炎等有关 。研究表明:30%-48%的口腔溃疡患者有消化道疾病,如腹胀、腹泻或便秘等情况 。其中9%以上有消化道溃疡 。
内分泌变化 有些女性每逢经期或行经前后就会出现口腔溃疡,用药治疗只能暂时缓解,下月行经时依然如故地出现,疼痛难忍,与此同时,还常伴有口干、心烦、易怒和大便干结等令人烦恼的症状 。临床研究发现,月经期出现口腔溃疡主要是由于体内黄体酮水平增高而雌激素(孕酮等)的水平降低所致 。
免疫功能问题 口腔溃疡可能是自身免疫反应亢进,也可能是自身免疫功能严重的缺陷,最常见的是第二种情况;有相关报告指出,某些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感染,很有可能是导致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主要原因 。患系统性疾病的患者易发生口腔溃疡,主要是通过影响免疫系统而致病 。口腔溃疡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溃疡性结肠炎、局限性肠炎、肝炎等有关 。研究表明:30%-48%的口腔溃疡患者有消化道疾病,如腹胀、腹泻或便秘等情况 。其中9%以上有消化道溃疡 。
精神因素 有的患者在精神紧张、情绪波动、睡眠状况不佳的情况下诱发口腔溃疡,主要体现在经常熬夜,睡眠不好,环境不适宜的时候,这可能与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有关 。
遗传因素 如果父母双方均患有复发性口腔溃疡时,其子女约有80—90%患病,若双亲之一患此病时,其子女约有50—60%患病 。这说明在一定的程度上口腔溃疡有相应的遗传性 。
其他因素 如果缺乏微量元素锌、铁、叶酸、维生素B12、营养不良等,可降低免疫功能,增加复发性口腔溃疡发病的可能性 。病毒可能是口腔溃疡的始动因子,但目前尚未在患者血清中查出相关抗体,亦未见从口腔溃疡病损组织中分离出病毒的报道 。细菌对口腔溃疡的作用已提出了多年,与口腔溃疡关系密切的细菌有血链球菌及幽门螺杆菌 。体内超氧自由基的生成和清除率不平衡、血栓素B2和6酮前列腺素比例失调及总体水平下降可引发口腔溃疡 。微循环障碍致血流速度慢,血液流量低,毛细血管静脉端管径扩张,造成局部缺血、缺氧从而引起黏膜膜损伤,溃疡形成 。血清中缺锌、缺铁、高铜等与RAU的发生有一定相关性 。有报道称戒烟亦可诱发口腔溃疡 。牙膏中的成分12-烷硫酸钠(SLS)可能刺激黏膜,诱发口腔溃疡 。
口腔溃疡的治疗
口腔溃疡的治疗方式有很多,不管是哪种药物治疗,都必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
外感时毒型口疮 症状:口腔溃疡若多发于外感后1~2天,伴有外感症状 。初起口腔黏膜局部充血、红肿,微痛,舌尖或唇内出现栗粒样小红点或小疱疹,12小时内疱疹溃破,呈表浅溃疡,边界清楚 。
治法:清热解毒,健脾化湿 。
方药:银花18克,连翘15克,藿香12克,木香10克,佩兰10克,茯苓12克,神曲12克,枳壳10克,葛根15克,白术10克,代赭石20克,旋覆花(包煎)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
脾胃积热型 症状:症见口舌多处糜烂生疮,疮面红肿,灼热疼痛,甚则口臭牙龈肿痛,伴口渴多饮,尿黄便秘,舌红苔黄,脉滑数 。
治法:清热泻火,荡涤胃热 。
方药:山栀12克,黄芩12克,连翘12克,大黄10克,芒硝3克,薄荷8克,黄连10克,竹叶10克,甘草8克,水煎服,每日1剂 。
脾肾阳虚型 症状:症见口舌生疮,溃疡面色白,周围不红,数量少,久治不愈,伴四肢不温,口干喜热饮,腰背酸痛,尿频清长,大便溏,舌淡苔白腻,脉沉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