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家祯


徐家祯

文章插图
徐家祯【徐家祯】徐家祯(1942—),上海人,祖籍杭州;语言学家、散文作家;曾任教于澳大利亚南澳州阿得莱德大学亚洲研究中心;父亲徐定戡(1916—2009),曾任职法曹,后又教学多年,以古典诗词的创作闻名中外词坛;母亲高诵芬(1918—2005),出身书香世家 。
基本介绍中文名:徐家祯
国籍:中国
出生地:上海
出生日期:1942
职业:语言学家
毕业院校:上海师範学院中文系
学习经历徐家祯毕业于上海师範学院中文系,在上海任教十余年;1980年2月初赴美国留学,先后在纽约市立大学及夏威夷大学学习,并在夏威夷大学东亚语言系执教中文;1983年,获该大学东亚语言系硕士学位;同年2月,应聘澳大利亚阿得莱德大学亚洲研究中心教授汉语,并定居于澳大利亚;2009年8月从大学退休,任教达27年之久 。徐家祯先生酷爱古典音乐,曾在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寓所办了10年音乐沙龙讲座,共100多期,有数十人参加,但徐先生说:十年沙龙,颗粒无收,没有培养出一个乐迷 。
徐家祯

文章插图
人物着作徐家桢先生在语言学研究方面建树甚大,着有专着《上海话的语音研究》、《语言和情景》、《语言的演变》等 。徐家祯还是着名华文作家,1990年任澳洲华文作家协会首届理事会理事,并历任该会副秘书长等职;1993年任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历届理事至2003年;1999年,汕头大学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中心出版的《海外华文文学史》对他有专篇评述;他的散文文风质朴、清新,文句通顺、流畅,描写细腻、逼真,议论大胆而有新意;善写生活琐事,自称受周作人、丰子恺散文的影响最大;自1980年至2002年在中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新加坡、美国、马来西亚和澳大利亚发表大量散文作品;自1985年至1993年,同时在悉尼《华声报》、墨尔本《新海潮报》和《汉声》杂誌开设《南澳散记》、《东城随笔》、《西窗漫话》等专栏 。散文集《南澳散记》于1991年10月在北京由中国华侨出版公司出版;与其母合着的回忆性随笔《山居杂忆》1995年至1998年在墨尔本《汉声》杂誌连载,1999年由南海出版社出版;散文集《东城随笔人物集》,2004年由国际华文出版社出版 。徐家桢还曾翻译美国着名作曲家阿伦·科普兰(Aaron·Copland的《音乐和想像》(Music and Imagination)一书,1989年至1991年在墨尔本《汉声》杂誌连载 。作品评价徐家祯20世纪80年代初赴美留学,曾在夏威夷大学执教中文,后定居于澳洲;除出版多种论着和译着外,已有《南澳散记》、《山居杂忆》(与高诵芬合着)、《东城随笔·人物篇》三部散文集问世 。徐家祯写于澳洲的散文作品,大多是个人日常生活当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有以怀人记事为主的散文随笔,有以异国情调为主的记游散章,也有时事杂感和书评;其作品与中国大陆留学生或新移民作家以自我生活感受和漂泊经历为创作题材的作品迥然有异,在写作路数上也与其他海外华人作家有所不同;同样是取材于日常人生,徐家祯的创作能显示出较为丰厚的文化底蕴、广博开放的知识胸襟、清逸淡泊的生命境界以及较为超远沉潜的人生意趣,这些因素构成了他散文作品中无处不在的“自我”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