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奥林匹克运动


特殊奥林匹克运动

文章插图
特殊奥林匹克运动【特殊奥林匹克运动】特殊奥林匹克运动,简称“特奥运动”,是智障人士在正常人组织、引导下,力所能及地参加的体育运动,旨在使智障人士增强体能开发智慧型,提高社交活动能力,从而促进其生理和心理的康复,为他们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创造条件和机会 。特奥运动是一项特殊的体育事业,更是一项造福于智障人士这一特殊社会群体的社会福利事业,被国际社会公认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誌之一 。
基本介绍中文名:特殊奥林匹克运动
外文名:Special Olympic movement
简称:特奥运动
人群:智障人士
“特奥”的由来1963年6月,特奥运动创始人,美国前总统约翰·甘迺迪的妹妹尤尼斯·甘迺迪·施莱佛女士在她的家乡开始为一些智障儿童和成年人举办夏季露营活动,通过各种体育活动和身体锻鍊开发他们的潜能 。1968年7月20日,施莱佛女士于美国伊利诺州芝加哥市的士兵广场举办了首届世界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 。有来自美国26个州和加拿大的1000名运动员参加田径、游泳、曲棍球的比赛 。1971年12月,美国奥委会正式允许国际特奥会作为它所认可的组织,可以使用“奥林匹克”的称呼 。直到1988年2月,国际奥委会正式承认和接纳了“特奥” 。国际特奥会是唯一得到国际奥委会授权,在世界範围内使用奥林匹克标誌的组织 。目标特奥运动的目标是通过为全球1.7亿多名智障人士提供参与运动的机会,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使智障人士有机会成为对社会有用,被社会认可和尊重的公民;同时积极致力于人们对智障人士的认可,让漠视与排斥变为包容与支持,让全社会理解和接纳他们 。使命为智障儿童和成年人参与日常奥林匹克体育训练及竞赛创造条件和机会,使他们发挥潜能、勇敢表现,在参与中与其他运动员、家人分享快乐、交流技艺并增进友谊 。精神技能、勇气、分享以及超越国家、政治、性别、年龄、种族、宗教的界限所带来的快乐发展意义无论运动员能力高低、年龄大小,参加特奥运动给智力障碍人士将带来明显的好处 。身体方面:可提高协调能力、耐力,改善心血管系统机能 。
特殊奥林匹克运动

文章插图
特殊奥林匹克运动精神方面:对竞赛规则知识的学习及对比赛中技战术的研究,将培养运动员的自尊、自信和自豪感 。社会方面:通过在比赛中和正常人、同伴通力合作,相互激励,在不同地方旅行和学习中培养兴趣,增加家庭荣誉感,提高对社会的认识程度,为社会所接受和认可;可获得丰富有益的生活,在学习、工作、家庭和社会生活等方面提高技能,建立自信,提高领导才能 。通过参加特奥运动,智障人士可以增强身体机能、动作技能、自尊及自信,培养友谊以及得到家庭成员的支持 。特奥运动员将这些益处带入他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和社区活动中,家庭成员可以变得更加紧密,社区志愿者可以和运动员成为好朋友,每个人都可以看到智障人士的价值 。我国发展我国的特奥运动源于特殊教育 。在我国,特殊教育已有近五十年的历程 。1958年在北京西城第二聋哑学校内开设了第一个弱智教育辅读班,其开展的活动是我国智力残疾人体育活动的萌芽 。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特奥运动的开展是自发的、零星的、局部的、不系统的,没有为社会所重视 。改革开放以后,1985年6月17日中国特奥会的前身弱智人体育协会成立,7月6日加入国际特奥会组织,我国成为国际特奥会的成员国 。1985年11月国际特奥会主席萨金特·施莱佛先生率团访华并参观了西城培智中心学校,由此特奥圣火在我国点燃 。同年年底,我国选派了首批特奥工作者赴香港参加特奥知识和教练员培训 。1987年3月,国际特奥会在我国深圳举行了第一个特奥高级讲师及足球教练员培训班,首届全国特奥会也在深圳举办 。同年,我国首次组团参加了第七届世界夏季特奥运动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