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中强和音乐人眼中的民谣:讲究独立,千人千面 中国之最民谣( 二 )


而就传播角度来说,“在路上”,对民谣还有另外的含义——它彻底改变了民谣的生态 。
在十几年前,民谣几乎没有机会到大型剧场或音乐厅演出,音乐节仍未形成成熟的商业模式 。卢中强创立的“十三月”唱片,是当年最具独立音乐属性的唱片公司之一,独具慧眼地签下了万晓利、马条、川子等诸多优秀的民谣音乐人 。2010年,卢中强和一群热爱民谣的歌手,包括周云蓬、马条、万晓利、钟立风等,开启了“民谣在路上”全国巡演 。
为什么起“在路上”这个名字,卢中强已经记不得了 。好像就是灵机一动,大家还都觉得,这个名字不错 。
就像民谣一样,随性、自由,“民谣在路上”的大部队就这样背着乐器,坐着绿皮火车,拿着为数不多的投资从北京出发 。近的地方坐硬座,远了才能坐硬卧 。每个地方都是住快捷酒店,两个人挤在一个小标间里 。无论每一场歌手多少,都只有一支公众乐队,但没有任何歌手提出过“要求” 。
虽然,这一路上他们看起来就像是“音乐农民工”,但并不影响大家凑在一起,一起玩音乐的兴致 。卢中强回忆,有一次他们在火车上喝酒、唱歌,因为声音太大被同车厢的旅客投诉,乘务员只能把他们调换到了同一个车厢 。就这样,歌声响彻了一夜 。“那时候多好玩啊!”卢中强感慨 。
演出过程同样随性 。卢中强犹记,“民谣在路上”第一场演出,已经淡出歌坛的沈庆也来了,但不是作为嘉宾 。突然,台上乐队演奏起《青春》这首歌的前奏,沈庆就从后台慢慢走了出来,点燃了打火机当“灯光”,在台上“无预演”地演唱完了整首歌 。后来,沈庆又跟着“民谣在路上”演了很多场 。
“民谣在路上”去过青岛、武汉、深圳、西安、广州等40多个城市 。最开始根本卖不出去票 。卢中强记得,在武汉的一场演出集结了周云蓬、马条、万晓利、川子大概四五组歌手,最终只有47个人来看 。很自然得,演着演着就没钱了 。卢中强只能托朋友找商务赞助,用公司卖彩铃的钱继续反哺 。
直到2010年底,随着微博等新媒体的盛行,一些民谣演出现场慢慢在网络上被发酵,票房才开始有所转机 。最火的时候,“民谣在路上”在西安音乐厅连演两场,场均1000人,场场爆满 。每次票房大卖,“民谣在路上”总会举办庆功宴 。一开始是10桌,后来变成20桌、30桌,帮忙宣传演出的媒体,来看演出的观众,慕名而来的歌迷们,都成为了和民谣一直在路上同行的人 。
“民谣在路上”全国巡演海报和现场 。图片由卢中强供图 。
理想化的生活在2014年画上休止符 。卢中强说,那时民谣的大生态已经发生了一些改变 。“平台变好了,但也变得更泛了 。所有的demo(小样)都被定义是民谣,有一些东西让我们觉得挺无力的 。”但回忆起民谣迅速发展的那几年,卢中强依然很怀念,“特高兴,我们永远就民谣这一个事儿 。”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爱奇艺的音乐综艺节目《我们民谣2022》中的30个音乐人,有七个跟“十三月”唱片公司有关:万晓利、马条、钟立风、鹿京周、刘莉旻都曾经签约“十三月”,陈鸿宇的天使投资人正是卢中强,张玮玮曾在“十三月”工作了半年,在此期间创作了《米店》 。经历这么多年的岁月流转,今天,当被新京报采访人员问起什么是民谣时,参加了该节目的歌手周云蓬、钟立风、万晓利、马条、水木年华、小娟与山谷的居民、房东的猫、陈鸿宇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有人说民谣是风,是木头,是自行车;有人说民谣是母亲,是人,是人间烟火……有人说要重视旋律,有人说最重要的是不随波逐流,有人说要注重人文性……民谣似乎是无法被定义的,一头扎进生活,又对生命进行思考的抒情式语言 。它是对个体精神的深层关怀,是对生活最诗意的吟诵 。正如歌手许钧在歌曲《29》中所唱的:“愿你酷的像风,野的像狗,扎进灯火阑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