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都城隍庙


北京都城隍庙

文章插图
北京都城隍庙【北京都城隍庙】北京都城隍庙指的是北京居庸关的都城隍庙 。城隍是古代中国民族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大多由有功于地方民众的名臣英雄充当,是中国民间和道教信奉守护城池之神 。
古代北京都城隍庙大殿在西城区成方街33号,为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都城隍庙中供奉着守护北京城池的神仙--城隍老爷 。中轴线上有门三重(庙门、顺德门、阐威门),其它还有钟鼓楼、大威灵祠和寝祠、两庑以及治牲所、井亭、燎炉、碑亭等 。现存寝祠5间 。庙内有明英宗碑及清世宗、高宗碑 。有康熙帝和雍正帝的题联 。后来随着金融街拆迁规划,目前已经名存实亡 。
基本介绍中文名:北京都城隍庙
建筑面积:420平方米
建筑时间:元代至元七年(1270)
建筑性质:祭祀建筑
地理位置:北京西城区
用途:皇家祠堂
现代时期基本介绍居庸关都城隍庙是在中国城隍庙中地位较高的城隍庙,建于公元1368至1398年(明洪武年间),1997年重新修缮完成,是目前居庸关长城内规模最大的一座庙宇,也是唯一开放的道教活动场所 。每天来自全国各地的朝拜者、还愿信众甚多 。不管是普通百姓,还是达官贵人,都会虔诚拜神,以求城隍保佑 。这种习俗延续至今 。几百年来未曾中断过 。居庸关都城隍庙处“天下第一雄关”之上,“居庸叠翠”之间 。在山峦重叠,溪水长流,植被繁茂,景色怡人的人文景观、自然景观交相辉映中体现着“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道教理念 。在中国,我们能够看到许许多多的城隍庙,里面供奉着城隍老爷和他的属下们 。每年,人们都会在春、秋、冬三个特定的时间浓重祭拜他,城隍老爷究竟是位什幺神呢?它是怎样逐渐发展而来的呢?古时候,有水的城池被称为城,无水的城市被称为隍,后来二者合二为一,就有了城隍 。接着守护城池的神被称为城隍 。城隍有消灾解厄,定国安邦的才能,他还是守护一方城池的神仙,同时他也是掌管阴阳两界的判官,职权範围相当于人世间的地方官 。道教认为城隍具有“惩恶扬善、保卫一方疆土”的功能,说他能久旱时降雨,逢涝时放晴 。居庸关都城隍庙中供奉的城隍是明代开国元勛徐达大将军 。徐达是安徽凤阳人 。作为一名杰出的将领,徐达不仅具有优异的军事才能,而且具有许多优秀的品德 。他严于律己,能与士卒同甘共苦 。徐达不贪女色,不图货利,攻占平江及大都之后,封姑苏府库,置胡宫美人财货不取 。徐达平时在南京家住一所低湿狭小的房子,朱元璋几次想给他换一所较好的房子,他都推辞了 。出征时,遇到军粮不足,士卒吃不饱饭,他不饮不食,不进营帐休息 。徐达为明王朝的开创立下了盖世之功 。明朝建立后,被朱元璋授为太傅、中书右丞相,后封魏国公,并以其长女为燕王妃,次女为代王妃,三女为安王妃 。儘管劳苦功高、地位显赫,但徐达依然谦虚处世,从不居功自傲 。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徐达能摆脱乡土观念的羁绊,不和同乡拉帮结派,没有卷进胡惟庸淮西集团的是非之争,令朱元璋十分倚重 。洪武十八年二月,徐达仙逝 。朱元璋追封他为中山王,赐謚“武宁”,命供太庙,位为第一 。后来朱元璋又封徐达为“承天鑒国司民升福明灵王”,在徐达曾经修建并驻守的居庸关长城修建城隍庙,祀奉徐达 。从此,徐达贵为城隍神,受到了上至皇帝,下至百姓的顶礼膜拜 。相关建筑一、山门进居庸关都城隍庙,庙前设有戏台一座,为年节祭祀时演出社戏、取悦城隍爷的地方,所以坐南向北,前台正对庙门内 。庙门为三间,外有石狮守门,内设城隍爷所乘用的白马和软轿 。其间壁画描绘了“城隍”巡视出行的场景 。二、土地庙,山神庙走过山门庙内,先为左小殿供本方土地爷、土地奶奶,并绘有二十四孝图壁画;右小殿供奉本地山神爷和山神奶奶,绘有忠、孝、廉、节、礼、义、仁、爱八德壁画 。三、十殿阎王再往前参观,为什幺城隍庙内还供奉阎王呢?是因为城隍管领亡魂诸事,所以城隍就成了阎王的总管了 。城隍庙一年有三次大的活动,就是城隍出巡,山门里绘画便是,第一次出巡是在春季的“清明节”,名叫“收鬼”;第二次是在秋季的七月十五“中元节”,名叫“访鬼”;第三次是在冬季的十月初一“民岁腊”,名叫“放鬼” 。这三个时候百姓都要城隍庙中为祖先做超度道场,祈求祖先安灵,子孙幸福 。阎王殿里还绘有“ 龙图” 和“十八层地狱图”壁画,壁画主要是反映因果报应:人活着时在阳间所做的各种善事和恶事,死时到阴曹地府所受的各种待遇 。十殿阎王为地狱之神,在中国被百姓奉为掌管生死大权之神 。俗话说:“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 。这个鬼就是城隍爷派去的,举头三尺有神灵,我们做的任何事城隍爷这都有记录 。四、城隍殿城隍殿内正中供奉的城隍爷便是明代开国大将徐达,后面是他与夫人的寝殿 。中国人崇尚积德行善,逢年过节祭祀祖先,尽人子之道,祭拜城隍爷可以使逝去的先人早登仙班,脱离苦海,个人心想事成 。城隍爷两边的黑白无常、牛头马面、生死判官、文武判官是他的助手 。五、寝殿因为这是一座皇家庙宇,採用以前衙门办公的格局 “前府后院”,就是说,前面供城隍爷办公、后面是城隍爷休息的地方 。古代时期介绍北京都城隍庙始建于元,迄今730余年 。随着时局的变迁,都城隍庙只有后殿寝祠倖存,旧日恢弘的建筑、庄严的祭祀,一级商贾云集的庙市早已淡出了人们的记忆 。经历了一百多年的风雨侵袭,仅存的后殿作为水电印刷厂的库房,被私搭乱建的低矮房屋团团包围,飞翘的屋檐要靠砖头及木头的支撑,镂刻精緻的门窗断裂脱落,油漆彩画蕩然无存 。都城隍庙残存的后殿大殿黑琉璃瓦顶,前出抱厦,气势雄伟是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占地560平方米 。经市文研所进行考古勘探后,都城隍庙大修于2005年11月启动 。该项目被列为“人文奥运”保护工程範围 。美国人刘易斯·查尔斯·阿灵顿1933年写的《古都旧景》中描写:“王府的后面高墙里的角落,是当地的城隍庙,两侧有许多还原的碑匾和黄色的布条,它肯定是个特别有用的庙 。”他说的就是现在复兴门的都城隍庙 。那时都城隍庙山门上还有一副对联“谁毁谁誉,逝者如斯夫;不仁不智,孰之而已矣 。” 城隍庙里挂有“纲纪严明”、“浩然正气”、“护国庇民”、“我处无私”、“节义文章”、“发扬正气”等匾额,还有做事奸邪任尔焚香无益,居心正直见吾不拜何妨“善恶到头终有报,是非结底自分明”、“善行到此心无愧,恶过吾门胆自寒”等楹联 。这些匾额与楹联的核心是歌颂城隍爷的功和德,劝人行善不作恶 。此外还有石碑、石刻等,这些文化古蹟是城隍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隍溯源远古时期,农业经济在强大的自然力面前,常常显得软弱无力,一种潜在的恐惧心理使得民众往往把希望寄託于对图腾、祖先和自然神的崇拜之中,通过一定的祭祀求得自然力和祖宗的护佑,在“万物有灵”与“天人合一”观念的支配下,出现了有关神灵的崇拜和祭祀仪式 。有水的城堑称为“池”,无水的城堑则称为“隍” 。城隍一词连用泛指城池 。城隍是我国原始信仰祭祀的自然神之一,被视为城市的守护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