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京


盛京

文章插图
盛京盛京是清朝(后金)在1625至1644年的首都 , 1644年-1912年的陪都 。即今辽宁省瀋阳市 。
天命十年(1625年)清太祖努尔哈赤把都城从辽阳迁到瀋阳中卫 , 并在瀋阳着手修建皇宫 。瀋阳迎来了历史性转折 , 从一个军事卫所 , 一跃成为盛京皇城 , 逐步发展为东北中心城市 。
【盛京】天聪八年(1634年)清太宗皇太极尊瀋阳为“盛京” 。顺治元年(1644年)清朝迁都北京后 , 盛京为留都 。顺治十三年(1657年)清朝以“奉天承运”之意在盛京城设奉天府 , 故瀋阳又名“奉天” 。
基本介绍中文名称:盛京
外文名称:Mukden
别名:奉天、瀋阳
所属地区:清朝盛京将军
地理位置:中国东北辽河平原 , 辽河支流浑河北岸
气候条件:温带季风气候
着名景点:瀋阳故宫 ,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 , 张氏帅府
名称来源来自满语“mukden” , 意为“兴盛” , 汉译作“盛京” , 意即“大清兴起之地的都城” 。历史沿革7200年前人类在此农耕渔猎 , 繁衍生息 , 创造出新乐文化 。
盛京

文章插图
瀋阳故宫春秋战国时期燕国属地(侯城)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 , 分天下为36郡 , 瀋阳隶属辽东郡 。汉武帝时期在瀋阳设立玄菟郡下设:“侯城”、高显、辽阳三县 。隋代开皇年间改称“瀋州” 。唐代延用“瀋州”辽代 , 向瀋州移民 , 并修筑土城 , 生产随之发展 。金代 , 仍沿用“沈洲”之名 。1296年元代重建方城 , 改沈洲为“瀋阳路” , (是瀋州辽阳两个地名的简称)从此 , “瀋阳”这一名称正式出如今史料上 , 距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 。1386年明朝改称“瀋阳路”为“瀋阳中卫”1625年清太祖把都城从辽阳迁到瀋阳 , 并在瀋阳城内着手修建皇宫(今瀋阳故宫) 。
盛京

文章插图
瀋阳故宫1634年清太宗皇太极改称瀋阳为“盛京”1644年清世祖福临迁都北京后 , 瀋阳为陪都1657年清朝以“奉天承运”之意在瀋阳设奉天府 , 瀋阳又名“奉天”盛京内城明瀋阳中卫《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记载:“明洪武21年(公元1388年) , 辽东都指挥使司指挥闵忠督建瀋阳城 。” 这里的“城”特指“城墙” , 明时城墙建成后 , 城墙周长9里10步 , 高2丈5尺 , 城以中心庙为中心点 , 内为驻兵 。明洪武21年建设瀋阳城墙主要用于抵御北部蒙古族、女真族的军事攻击 。这是建造瀋阳城墙的最初目的 。据记载 , 嘉靖22年(公元1543年)扩建沈城 , 北侧“安定门”更名“镇边门”(九门 , 就在白塔国小对过) , 加固后的北门军事防御能力更强 。公元1610年以后的十几年间 , 在后金与明代的数年征战中 , 瀋阳明城墙除北门外 , 几乎全部被毁坏 。清盛京城如今中街的道路格局保留了原来盛京城的格局即“井”字格局 , 中街路、瀋阳路与正阳街、朝阳街就是在原来贯穿城市的四条“井”字道路基础上扩建的 。四条道路将故宫围在中间 , 与四条道路相对应的就是八个进出城的城门 , 即“八门对八街” 。城的东向 , 北为小东门(内治门) , 南为大东门(抚近门) 。城的南向 , 西为小南门(天佑门) , 东为大南门(德盛门) 。城的西向 , 北为小西门(外攘门) , 南为大西门(怀远门) 。城的北向 , 西为小北门(地载门) , 东为大北门(福胜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