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乐山( 二 )


董乐山

文章插图
董乐山1979年4~7月,《1984》在《国外作品选译》分三期刊登,这是《1984》同中国读者的第一次见面 。1980年,董乐山由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调到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从事美国文化研究 。主编出版了《英汉美国社会知识词典》 。合校了流行一时的《光荣和梦想》,单独校完了《美国志》、《美国新闻史》等书 。1982年,赴美国康奈尔大学作为美国卢斯基金会访问教授,负责接待他的是爱德华·耿教授,一位专门研究中国抗战时期文学活动的学者,写过一部专着《不受欢迎的缪斯》,其中评述上海孤岛时期的戏剧活动时就引述了许多董当年所写的剧评 。1985年,《1984》正式以书籍形式出版,为《反乌托邦三部曲》之一 。这三部曲便是英国作家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前苏联作家扎米亚京的《我们》,奥威尔的《1984》 。1994年与杨宪益、沙博理、赵萝蕤、李文俊同获“中美文学交流奖” 。1999年1月16日,董乐山拒绝了最后抢救,静静地在北京一家医院去世 。骨灰被家人安葬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临近太平洋的一个山岗上的陵园里 。骨灰安放处坐东朝西,面对太平洋遥望中国 。2001年,四卷本、140余万字的《董乐山文集》出版,李辉主编 。文集收集了从他40年代以“麦耶”为笔名写的那些回忆、剧评、小说,一直到晚年写的杂文、随笔、时评 。这套可称纯纪念性质的书只印了2000套 。主要作品着作有《译余废墨》、《文化的休闲》、《文化的误读》、《边缘人语》等;译作有《西行漫记》、《第三帝国的兴亡》(与人合译并校订)、《苏格拉底的审判》、《西方人文主义传统》、《奥威尔文集》、《韩素音自传》(之一)、《囚鸟》、《鬼作家》、《基督的最后诱惑》(合译)、《巴黎烧了吗?》等;编着有《英汉美国社会知识辞典》等 。他翻译的《西行漫记》是斯诺这部关于中国革命的经典性着作中文译本中翻译的最精确、流传最广的一部,译作文笔流畅纤巧,达到很高的水準 。他是一位难得的信达雅俱佳的翻译家,所编着的《英汉美国社会知识辞典》独闢蹊径,是希图了解美国社会与文化的读者以及研究者一部不可或缺的工具书 。所获荣誉《一九八四》获1985年广东地区翻译一等奖,《傅征业教授的颠倒世界》获1980年《文汇报》小说徵文一等奖,《赛珍珠与林语堂》、《拂去历史的尘埃》分别获1993年广东报刊散文一等奖、1995年中美文学交流奖 。翻译作品董乐山一生译作颇丰,写希特勒的崛起和灭亡的《第三帝国的兴亡》、记录1944年8月解放巴黎全过程的报告文学《巴黎烧了吗?》、斯诺在陕北的记录《西行漫记》、实录1932-1972年美国社会变迁的《光荣与梦想》、东欧作家阿瑟·库思勒描写红色恐怖的小说《中午的黑暗》、关于西方文化传统的普及读物《古典学》、观照人文主义源流的《西方人文主义传统》、美国报人斯通对民主与自由的矛盾的思考《苏格拉底的审判》、传播信息革命的《第三次浪潮》、卡赞扎基斯惊世骇俗的精神拷问《基督最后的诱惑》、以荒诞笔触嘲讽现实的黑色幽默小说《冠军早餐/囚鸟》 。
董乐山

文章插图
董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