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级的活法,是精神断舍离 自由的世界之最( 二 )


学的东西有很多,但学习的时间与精力却是有限的 。
如果不加以筛选,盲目学习了一大堆无用的知识,看似充实了头脑,但实际上,生活并不会有任何好的改变 。
只有明确学习目标,专注于对现阶段的自己真正有用的领域,我们才能事半功倍,发挥学习的最大价值 。
舍弃不同频的社交
20世纪初,欧洲各国的经济充满活力,年轻人对未来的美好生活信心十足 。
茨威格也不例外 。
他用十年时间游历欧洲各国,盼望整个欧洲大陆早日形成一个共同体 。
然而,经济的迅猛发展,喂大了各国的欲望和野心 。
每个国家都想从别国夺取更多的财富和利益,国家之间的纷争日趋激烈 。
在这种浮躁的社会形势下,一战爆发了 。
在战争中,政府迫切需要知识分子来承担宣传工作,以激发普通民众对本国奋战的热情和对敌国的仇恨 。
茨威格的朋友利骚就是其中一员 。
这个年轻的德国诗人,以一首《憎恨英国》红遍全国 。
德国皇帝深受感动,授予了他一枚红色的雄鹰勋章,这对一个诗人来说是极高的荣誉 。
当时的许多作家也像利骚一样,卖力地用文字煽风点火 。
但茨威格却始终保持着自己的理性 。
作为一个坚定的欧洲公民,他无法接受一夜之间转头去憎恨另一个无辜的国家 。
于是,茨威格默默疏远了那些狂热的“爱国主义”分子,一个人搬到了郊区 。
作为一个作家,茨威格并不满足于舍弃这些不同频的社交,他更有责任发出自己的声音——
他需要联合外国的朋友们,一起为重建欧洲文化而奋斗 。
很快,茨威格收到了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来信:“我永远不会离开我的朋友们 。”
那一刻,巨大的幸福感将茨威格笼罩了 。
奥地利和法国,是敌对的双方,但茨威格和他的朋友却不是 。
两人通过书信往来,联系到了几十个同频的文友 。
大家想尽各种方法,在报纸上发表文章,传达战争的残酷和后方的漠不关心 。
两年半以后,茨威格的反战作品《耶利米》于瑞士首演 。
在这个中立小国,茨威格见到了许多同频的外国朋友,他们背弃了自己祖国的立场,来到这片陌生的土地,一起为反战做着贡献 。
我们普通人的生活,虽不会像茨威格一样亲历战争的巨大冲击,但也会在成长过程中感受到大大小小的观念重塑 。
如果身边人和自己的三观不合,你却勉强自己与他们交往,只会让你越来越痛苦,也很容易失去自己的立场和本心 。
圈子不同,不必强融 。
好的关系都是同频共振的 。
只有志同道合的人,才能与你产生精神共鸣,陪你一起追求共同的理想与自由的生活 。
离开不舒服的环境
一战结束后,奥地利和德国都经历了长时间的政治混乱和经济崩溃 。
为了生存,许多人急躁而激烈地表现自己,整个世界都在忙着重新建设 。
而茨威格却选择了隐居,安安静静地埋头写作 。
那几年,他的写作成就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
人物传记《三巨匠》《人类群星闪耀时》,中篇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马来狂人》等作品的出版,让茨威格名声大振 。
作为文学界炙手可热的红人,茨威格免不了要出席各种讲座和庆典,可他非常反感通过这种方式来炒作自己的名声 。
在茨威格看来,越是抛头露面,越容易让自己活成一个“镜中人”,从而失去他最看重的自由和独立 。
所以,他选择远离这种不舒服的社交环境,继续过着隐姓埋名的日子 。
可是,希特勒的上台,彻底粉碎了茨威格平静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