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凝聚力

企业凝聚力【企业凝聚力】是指企业员工围绕经营目标实现愿意付出共同行动的力量 。表现为员工对企业的经营目标和企业管理者的认同程度 。企业凝聚力包括以下几个因素:员工对管理者工作的满意程度 , 员工对企业的认可度 , 企业对员工的认可度 , 员工间和谐程度 , 员工的工作态度即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发挥程度等 。企业凝聚力是企业文化建设重要组成部分 , 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企业凝聚力高低 , 决定着员工的精神状态 , 决定着员工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 能否很好地配合、高效率工作 , 直接影响企业目标实现 。
基本介绍中文名:企业凝聚力
表达式:企业全体员工团结的状况
套用学科:企业
适用领域範围:凝聚力
力量介绍企业凝聚力是一种合力 。它是由企业管理、企业环境、企业效益、企业精神、企业文化等各种因素合成的一种向心情感 , 是粘合剂 , 是磁场 , 是企业方方面面的工作和谐的结果 。企业凝聚力出现在各种因素的交汇点上 。要素企业凝聚力由五个要素构成:1.领导者个人和整个领导集体的影响力 。2.企业生活环境、文化设施、工作条件、工资报酬、激励机制和企业发展目标六个方面合成的吸引力 。3.由外围员工经过班组、车间几级管理层次围绕领导核心的向心力 。4.企业产品、企业效益、企业知名度和美誉度形成的骄矜感和自豪感 。5.企业精神、管理氛围、职业纪律和宣传思想工作激励、薰陶化成的顾大局识大体的团体意识 。而凝聚力的要素构成呈塔状 , 五个母项要素包含着更小层次的子项要素 。子项缺项便会动摇母项的稳固 , 影响母项功能的发挥 , 进而影响企业凝聚力的生成 。作用协同效应企业的凝聚力主要表现在对企业成员的诱导作用方面 。诱导即通过对企业成员的诱发、劝导 , 激发每个企业成员的积极性 , 以保证企业目标与个体目标的一致性 。诱导的结果就是通常所说的协同效应 , 也就是1+1>2的效应 , 通俗地说就是两个单个的人团结起来创造的效益可以大于他们分别单独创造的效益之和 。生产效率要使企业凝聚力与企业目标相一致 , 必须有一种作用力 , 使它得以规範化 , 这种作用力就是通常所说的管理能力 。一个好的领导能够引导企业成员 , 使他们的合力方向朝向企业目标 , 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因此 , 不能简单地说企业凝聚力与生产效率正相关 , 只有在有一个好领导的前提下 , 它们才具有正相关性 。企业士气士气就是对某一群体或组织感到满意 , 乐意成为该群体的一员并协助实现群体目标的一种态度 , 也就是一种团队精神 。从这一点上说 , 企业士气与企业的凝聚力是一致的 。一个企业士气旺盛 , 则企业凝聚力就强 , 就能较好地适应外界变化 , 处理好内部冲突;企业成员对企业及企业领导持肯定和支持的态度 , 企业的目标就得以实现 。与协同效应一样 , 企业士气同样离不开企业管理者的正确引导 。影响因素企业凝聚力是一个複杂的变数 , 影响它的因素很多 , 既包括企业成员本身的心理、行为 , 又包括企业外界对企业的影响 。任何一种因素的变化都可能使企业凝聚力大小和方向发生变化 。成员相容性企业成员的相容性即企业成员的相互接纳程度 , 表现为各企业成员的同质性与互补性 。企业成员之间的爱好、兴趣、目标、信念等具有同质性 , 而性格、知识则具有互补性 。同质性的多少与互补性的大小 , 关係到企业凝聚力的强弱 。成员需要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 人的需要从低级到高级分5层 , 分别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需要的层次具有很强的发展性 。在一般情况下 , 只有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 , 才会产生高层次的需要 。假如要让一个薪水很少的人经常参加娱乐活动 , 一般很难 , 他往往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多挣钱上 , 以首先满足自己的生理需要 。在5个层次的需要中 , 社交需要也叫归属需要 , 是建立在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基础之上的 , 只有当社交需要得到满足后 , 才会进一步产生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从这一点上来说 , 企业的凝聚力与企业成员的5层需要均有关联 。领导行为领导是企业的核心 。如果一个企业的领导层内部不团结 , 势必会影响到企业成员 。而一个精诚团结、能广开言路、善于听取各种意见的领导群体会对企业成员起到示範作用 , 有助于企业成员的内部团结 , 形成一种良好的企业氛围 , 进而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企业规範企业规範是企业每个成员必须遵循的行为準则 , 是一系列的统一成员行为观念的标準体系 。企业规範包括成文的和不成文的 , 成文的如企业内部各种规章制度 , 不成文的如约定俗成的企业成员的思想观念等 。企业规範是维繫企业行为的无形力量 , 是评价企业成员行为的尺度 。企业成员严格遵循企业规範 , 将会受到表扬、鼓励 。反之 , 则会受到来自其他成员的压力和批评 , 迫使他重新回到企业规範上来 。否则 , 就会受到企业规範的惩罚 。因此 , 企业规範是形成企业凝聚力的动力 , 它能够理顺每个成员的个体目标 , 使之与企业目标一致 。如果缺乏企业规範或有规不依 , 则企业的凝聚力就难以形成 。外部环境当今世界是一个快速变化的世界 ,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 企业要想获得发展 , 必须紧跟时代潮流 , 否则就会被淘汰 。面对时代的压力 , 多数的企业成员都会有一种紧迫感 , 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团结起来 , 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 自然而然地形成一种凝聚力 。外界环境变化了 , 企业凝聚力也会随之变化 。企业领导只有善于利用外部环境 , 才能使企业凝聚力长久不衰 , 不断增强 。其它相关增强措施增强企业凝聚力的措施主要有:1.加强企业收入分配的公正性、合理性和激励性 , 要与员工的工作岗位、绩效、能力、贡献等联繫起来,拉开收入档次 , 用量化的经济指标来衡量员工不同的能力和价值 , 在企业内部建立能力优先机制 。2.体贴细緻的福利待遇能使员工深深感受到企业给予的家庭般的温暖 , 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心理依赖和情感依恋 , 这对于增强公司凝聚力起着强大的基础性作用 。3.企业的内外环境也是影响企业凝聚力的重要因素 。企业的内外环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企业所处的自然环境 , 主要是指企业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等;(2)企业的社会环境 , 包括企业所在地的经济状况、市场发育程度等;(3)企业内部的人文环境 , 主要是指企业内部的人际关係、办公环境、工作氛围等 。可以想像 , 一个远在偏僻小镇 , 交通不便 , 市场不成熟 , 社会秩序恶劣的企业与一个地处大都市 , 交通便捷 , 市场发育完善 , 社会秩序好的企业相比 , 其吸引力的大小是显而易见的 。当然 , 企业的外部环境不能由企业自身所决定 , 但一个谋求长远发展的企业应儘可能选择地理位置、社会环境及市场条件较好的地方 。增强途径加强企业成员之间的良好沟通在日常工作中要保持团队精神与凝聚力 , 沟通是一个重要环节 , 有关研究表明:我国企业管理中70%的错误是由于不善于沟通造成的 。而比较畅通的沟通渠道、频繁的信息交流 , 使团队的每个成员间不会有压抑的感觉 , 工作就容易出成效 , 目标就能顺利实现 。当个人的目标和团队目标一致的时候 , 员工就容易产生对公司的信任 , 士气才会提高 , 凝聚力才能更深刻地体现出来 。所以高层要把确定的长远发展战略和近期目标下达给下属 , 并保持沟通和协调 。这时 , 企业团队成员都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 对团队的业绩表现出一种荣誉感和骄傲 , 乐意积极承担团队的任务 , 工作氛围处于最佳状态 。通过沟通 , 可以促使信息在成员之间的流动 , 使成员之间加强了解 , 增进友谊 , 促进成员之间的相互接纳 , 提高企业成员之间的相容性 。在公司目前的形势下 , 企业员工之间尤其要加强沟通 。这是因为 ,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 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 企业就必须进行创新、改革 , 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这样 , 势必会触动一部分成员的利益 , 产生牴触情绪 。如果企业不注意加强与这些人的交流与沟通 , 这些人就有可能对企业的凝聚力产生消蚀作用 。为员工创造可持续发展的发展环境企业在追求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同时 , 也要兼顾员工的可持续发展 。着名的马斯洛理论把人的需求划分为三个层次:生存需求、关係需求和成长需求 。为了控制团队力量的流失 , 这就要求企业为员工提供一套完善的激励培训机制 , 营造良好的学习与提高的氛围 , 帮助员工实现自我成长 , 实现价值追求 。企业的培训应该联繫企业文化 , 着眼于细微之处 , 融落于生活之中 , 从做人点滴到做事精要 , 从理论到实践 , 全方位多角度的展开 , 培养员工的归宿感、使命感 。而员工的全面成长 , 也将为企业发展蓄备强大后续动力 , 推动企业现代化管理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正确行使领导职能领导是引导和影响个人或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实现某种目标的行动过程 , 是一种藉助他人完成目标的过程 。作为企业的领导者要在不断增强自身素质、提高管理水平的同时 , 应善于运用民主的方式、恰当的授权 , 给企业员工和各级管理者以参与企业管理、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 , 了解被领导者擅长什幺、不擅长什幺 , 以避其所短、扬其所长 , 从而调动下属的积极性 , 给员工提供一个发展的平台 , 从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 达到增强企业凝聚力的目的 。企业的领导要想正确行使其领导职能 , 必须作到以下几点:首先要有创新意识 。领导不应满足于守住一个企业 , 而要开拓进取锐意创新 , 为企业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 。高瞻远瞩 , 确立企业的发展目标 , 及时做出正确的决策 。其次要不断充实自己 , 学习新知识 。通过学习 , 系统全面掌握本职工作的业务知识 , 有较强的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有过硬的综合分析能力 , 善于全面细緻地分析问题;组织协调能力强 , 能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 同时能听取各方面的正确意见和建议 。与此同时 , 敬业精神也不容忽视 , 突出表现在一个“勤”字 , 即事业心强 , 热爱本职工作 , 积极肯乾;责任心强 , 对工作认真负责 , 勇于承担责任;纪律严明 , 遵守企业规章及纪律 , 时刻严格要求自己 。加强企业规範建设一个管理混乱的企业对员工是缺乏凝聚力的 。管理上的规範化、制度化不仅可以使员工在企业内部得到锻鍊与提高 , 而且能够创造并实现企业公平 。健全完善的企业规範 , 如考勤制度、奖惩制度、检查制度、财务制度等 , 是鼓励先进 , 约束落后 , 增强企业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健全完善的企业规範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上下能否顺利沟通、改革能否顺利实施 , 各项管理能否到位 。管理的核心是人 , 因此仍然要围绕“人”这箇中心来完善企业规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