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湖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文章插图
湖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是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985工程”、“211工程”、“教育部直属高校”——湖南大学的直属院系 , 学院前身为湖南大学计算机科学系 。
1978年湖南大学组建计算机教研室并开办计算机本科专业 , 1981年5月正式成立计算科学系 , 2001年10月成立湖南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学院 , 2001年12月成立国家示範性软体学院 , 2010年正式将原计算机与通信学院和软体学院合併成立湖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基本介绍中文名:湖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英文名:College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HNU
简称:信息院
创办时间:2001年10月
所属地区:湖南省长沙市
类别: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学校类型:工科
学校属性:教育部直属高校985工程、211工程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学院概况学院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软体工程两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体工程和信息与通信工程三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湖南省重点学科 。学院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信息安全、智慧型科学与技术、软体工程、数字媒体技术和物联网工程七个本科专业 , 其中软体工程和通信工程为国家和湖南省特色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湖南省重点专业 。学院简史1978年 , 组建计算机教研室并开办计算机本科专业;1981年5月 , 正式成立计算科学系;2001年10月 , 成立计算机与通信学院;2001年12月 , 成立国家示範性软体学院;2010年 , 正式将原计算机与通信学院和软体学院合併成立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2014年 , 以本院计算机科学系教师李睿为第一作者 , 湖南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的科研论文“Fast Range Query Processing with Strong Privacy Protection for Cloud Computing”被国际资料库顶级会议Very Large Data Bases(VLDB2014)接收并发表在PVLDB Volum7上 。这是湖南大学教师在国际资料库顶级会议上发表的第一篇科研论文 。在VLDB过去的39年历史中 , 第一作者来自中国大陆的研究论文为数不多 , 作者分别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微软亚洲研究院、IBM中国研究院等国内着名高校、企业及科研院所 。2014年10月 , 本院的软体工程学科获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2014年10月 , 湖南大学参与的“高性能计算协同创新中心”入围2014年度国家“2011计画”协同创新中心;2014年11月04日 , 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在湖南大学揭牌并正式运营 , 这是继天津和深圳之后获批建设的第三家国家级超级计算中心 , 也是首家完全交由高校运营的国家超算中心 , 运营后将全面服务于高校科研、公众服务和社会企业 。2014年11月 , 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总裁兼执行长J. Roberto B. de Marca致函湖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李克勤教授因在并行和分散式计算领域的贡献而当选IEEE Fellow 。师资力量学院近年来在师资队伍、教学设施、研究条件、课程设定等方面 , 都日益充实与完备 , 已成为国内IT高级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之一 。学院现有包括院士、国家“千人计画”和长江学者等着名学者在内的教授30位,副教授66位 。教师中拥有博士学位的比例达到60% 。学院现有一个以本科生工程设计与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的工程中心 , 一个面向本科教学的信息技术基础实验中心 , 一个面向全校计算机套用基础教学的计算机中心 , 一个以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为主的湖南省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基地 。同时还设有19个以研究生培养、学术研究、创新训练为主的实验室 , 其中“微纳光电器件及套用”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网路与信息安全研究室”和“可信系统与网路实验室”为湖南省重点实验室、研究生培养基地是湖南省“信息类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先进通信技术实验室”为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信息技术基础实验中心”为湖南省示範性基础实验室 , 与Microsoft、IBM、百度、金山等公司建立四家学生技术俱乐部 。学院科学研究成果日渐丰硕 。近三年来 , 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四十余项国家、“863”计画和国家“973”计画项目十余项、省部级项目百余项 , 多项研究成果获得省、部奖励 , 每年在国内外各类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专利和软体着作数十个 。同时学院积极开展与企事业单位科技合作及社会服务 , 每年承担大量企事业单位委託的技术开发或科技攻关项目 , 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 。学院坚持“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 , 高度重视教学质量的提高 , 实行课程责任制 。现有2门课程为国家精品课程 , 1门为国家双语课程 , 3门课程为教育部-IBM精品课程、1门课程为教育部-微软精品课程 , 5门课程为省精品课程 , 另有国家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1个 。学院高度重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 推行“科研为教学服务”的教学理念 , 近年来指导学生先后获得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一等奖、全国ACM程式设计大赛金奖、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比赛二、三等奖 , 全国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画竞赛铜奖、全国英语竞赛一等奖等多项奖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