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图书 本草纲目


2010年6月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图书 本草纲目

文章插图
本草纲目(2010年6月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图书)【2010年6月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图书 本草纲目】2010年6月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图书 。该图书为丛书,第一批出版的共7册,它们分别是、《百草良方》、《偏方大全》、《膳食疗方》、《饮食宜忌》、《常见病自诊自疗》、《白话(本草纲目)》、《白话(千金方)》 。《白话(本草纲目)》选出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易寻的百种中草药,并对这些中草药的形态特徵、功效等进行了详细介绍,同时汇集了大量验方 。
基本介绍书名:本草纲目 
作者:李时珍
ISBN:9787565001994
页数:576
定价:29.50元
出版社: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6
装帧:精装
编辑推荐《本草纲目(白话)》:莲房[释名]又名:莲蓬壳 。以陈久者为良 。[性味]苦、涩,温:无毒 。[主治]孟诜说:有破血之功 。陈藏器言:能治血胀腹痛及产后胎衣不下 。用酒煎煮饮服 。水煎饮服,解野菌毒 。李时珍说:可治血崩、便血、尿血 。目录序例气味阴阳五味宜忌标本阴阳升降浮沉相反诸药服药食忌主治百病主治药诸风伤寒热病诸气痰饮噎膈呃逆泄泻心下痞满;木部香木类柏(《神农本草经》上品)松(《名医别录》上品)牡桂(《神农本草经》上品)辛夷(《神农本草经》上品)沉香(《名医别录》上品)丁香(《开宝本草》)阿魏(《新修本草》)卢会(《开宝本草》)乔木类檗木(《神农本草经》上品)小檗(《新修本草》)水部雨水(《本草拾遗》)露水(《本草拾遗》)甘露(《本草拾遗》)甘露蜜(《本草拾遗》)明水(《本草拾遗》)雹(《本草拾遗》)夏冰(《本草拾遗》)地水类流水(《本草拾遗》)醴泉(《本草拾遗》)温汤(《本草拾遗》)盐胆水(《本草拾遗》)山岩泉水(《本草拾遗》)热汤(《本草拾遗》)浸蓝水(《本草拾遗》)诸水有毒(《本草拾遗》)火部桑柴火(《本草纲目》)炭火(《本草纲目》)火针(《本草纲目》)灯火(《本草纲目》)烛烬(《本草纲目》)阳火阴火(《本草纲目》)金石部金类金(《名医别录》中品)银(《名医别录》中品)自然铜(《开宝本草》)铜青(《嘉祜补注本草》)铅(《日华诸家本草》)铁落(《神农本草经》中品)玉类玉(《名医别录》上品)青琅歼(《神农本草经》下品)珊瑚(《新修本草》)马脑(《嘉祜补注本草》)宝石(《本草纲目》)云母(《神农本草经》上品)紫石英(《神农本草经》上品)石类水银(《神农本草经》中品)水银粉(《嘉事祜注本草》)银硃(《本草纲目》)雄黄(《神农本草经》中品)雌黄(《神农本草经》中品)滑石(《神农本草经》上品)阳起石(《神农本草经》中品)慈石(《神农本草经》中品)卤石类食盐(《名医别录》中品)光明盐(《新修本草》)卤硷(《神农本草经》下品)凝水石(《神农本草经》中品)硝石(《神农本草经》上品)土部白垩(《神农本草经》下品)甘土(《本草拾遗》)赤土(《本草纲目》)黄土(《本草拾遗》)土蜂窠(《本草拾遗》)釜脐墨(《四声本草》)百草霜(《本草纲目》)冬灰(《神农本草经》下品)石硷(《本草衍义补遗》)禽部水禽类鹤(《嘉裙补注本草》)鹳(《名医别录》下品)鹅(《名医别录》中品)雁(《神农本草经》上品)鹄(《食物本草》)鹜(《名医别录》上品)鸥(《食物本草》)鸬鹚(《名医别录》下品)原禽类鸡(《神农本草经》上品)雉(《名医别录》中品)鹧鸪(《新修本草》)竹鸡(《本草拾遗》)鹑(《嘉祐补注本草》)鸽(《嘉祐补注本草》)雀(《名医别录》中品)林禽类斑鸠(《嘉祐补注本草》)鸬鸠(《本草拾遗》)鹳鹆(《新修本草》)练鹊(《嘉祐补注本草》)莺(《食物本草》)啄木鸟(《嘉祜补注本草》)鹊(《名医别录》)杜鹃(《本草拾遗》)鹦鹃(《食物本草》)山禽类孔雀(《名医别录》)鹰(《名医别录》中品)雕(《本草纲目》)__鸱(《名医别录》下品)鸱鸺(《本草拾遗》)诸鸟有毒(《本草拾遗》)兽部畜类豕(《神农本草经》下品)狗(《神农本草经》中品)兽类狮(《本草纲目》)虎(《名医别录》中品)豹(《名医别录》中品)鼠类鼠(《名医别录》下品) 寓类、怪类猕猴(《证类本草》)猩猩(《本草纲目》)虫部卵生类蜂蜜(《神表本草经》上品)蜜蜡(《神农本草经》上品)蜜蜂(《神农本草经》上品)露蜂房(《神农本草经》中品)化生类蛴螬(《神农本草经》下品)木蠹虫(《本草拾遗》)桑蠹虫(《名医别录》)苍耳蠹虫(《本草纲目》)湿生类蟾蜍(《名医别录》下品)蛙(《名医别录》下品)蜈蚣(《神农本草经》下品)鳞部龙类龙(《神农本草经》上品)鲮鲤(《名医别录》下品)蛇类蛇蜕(《神农本草经》下品)乌蛇(《开宝本草》)水蛇(《本草纲目》)蝮蛇(《名医别录》下品)鱼类鲤鱼(《神农本草经》上品)鲩鱼石首鱼鲥鱼(《食疗本草》)鲳鱼(《本草拾遗》)鲫鱼(《新修本草》)鳜鱼(《开宝本草》)果部五果类李(《名医别录》下品)杏(《名医别录》下品)梅(《神农本草经》中品)夷果类荔枝(《开宝本草》)龙眼(《神农本草经》中品)橄榄(《开宝本草》)榧实(《名医别录》下品)味类秦椒(《神农本草经》中品)胡椒(《新修本草》)吴茱萸(《神农本草经》中品)蓏类甜瓜(《嘉祐占注本草》)西瓜(《日用本草》)葡萄(《神农本草经》)猕猴桃(《开宝本草》)水果类莲藕(《神农本草经》上品)芰菱(《名医别录》上品)芡实(《神农本草经》上品)乌芋(《名医别录》中品)菜部荤辛类韭(《名医别录》中品)葱(《名医别录》中品)蒜(《名医别录》下品)柔滑类菠薐(《嘉祜补注本草》)荠(《名医别录》上品)苜蓿(《名医别录》下品)马齿苋(《蜀本草》)苦菜(《神农本草经》上品)……谷部草部服器部介部人部序言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文明的进步,医疗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但也存着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那就是与过去相比,我们的健康状况却越来越差 。尤其是那些与过去贫困病不同的现代文明病大量出现,对人们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 。例如,电脑病、空调病、肥胖病、心脑血管疾病、亚健康等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发病群体的平均年龄越来越低;另外,同时患以上几种疾病的人也呈现越来越多的趋势 。在这些疾病面前,我们看到了西医的束手无策,但我们更多的是见证了中国传统医学的神奇 。基于这种神奇,我们特组织人员编写了这套《中国传统医疗与保健丛书》,以应对当今人们健康所面临种种疾病的威胁 。本丛书第一批出版的共7册,它们分别是、《百草良方》、《偏方大全》、《膳食疗方》、《饮食宜忌》、《常见病自诊自疗》、《白话(本草纲目)》、《白话(千金方)》 。在本丛书中,《百草良方》以《本草纲目》为本,从中选出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易寻的百种中草药,并对这些中草药的形态特徵、功效等进行了详细介绍,同时汇集了大量验方 。《偏方大全》参考国内同类书籍,收集了药味不多,却对某些病证具有独特疗效的几百首方剂 。为了查找方便,本书将其分为内科偏方、外科偏方、儿科偏方、妇科偏方、男科偏方、五官科偏方、皮肤科偏方、美容偏方、解毒偏方等 。《膳食疗方》是从古今关于药膳研究的书籍以及民间广为流传的食疗经验中精选出几百个简便而又有效的家庭食疗方汇集而成 。文摘李杲说:味薄的能通利,酸、苦、鹹、平有这种功能;味厚的能下泄,鹹、苦、酸、寒具备这种功能;气厚的能发热,味辛、甘,性温、热的有这种功能;七薄的能渗泄,味甘、淡,性平、凉的具备这种功能 。渗就是指出小汗,泄就是指通利小便 。寇宗奭说:天地界限已经分明,化生万物的是五气 。五气位定,五味则生,所以说化生万物的是气,滋养身体的是味 。寒邪使物坚硬,所以要用具有软坚功能的药物治疗;热邪使物软化,所以要用具有使物坚硬功能的药物治疗;风邪性散,所以要用具有收敛功能的药物治疗;燥邪使物乾收,所以要用具有宣散功能的药物治疗;气逆上沖所生疾病,要用具有缓和功能的药物治疗 。气坚实则体质健壮,苦能使之软,所以苦味可以养气 。经脉软则柔和,鹹能使之软,所以鹹味可以养脉 。骨坚缩则能强健,酸能使之收缩,所以酸味可以养骨 。筋舒展则不拘急收缩,辛能使之舒展,所以辛味可以养肉 。坚硬的病证用药后可以使之软,收束的病证用药后可以使之散 。欲使缓和则用甘味,不想使其缓和就不用,用之不可太过,太过也要发病 。古代养生和治疗疾病的人,必须首先精通五味理论,否则即使治好疾病也是很偶然的 。李杲说:药物有温、凉、寒、热之气,辛、甘、淡、酸、苦、鹹之味,升、降、浮、沉之性及厚、薄、阴、阳之不同 。一种药物之内,气味兼有,理性具存 。有些药物是气相同而味不同,有些药物是味相同而气不同 。在自然界,气温热的属于阳,气凉寒的属于阴 。自然界有阴、阳、风、寒、暑、湿、燥、火,它们都遵循三阴、三阳的变化规律 。味由地所生,辛、甘、淡味为地之阳,酸、苦、鹹味为地之阴 。地有阴、阳、金、木、水、火、土,万物的生长、变化、收藏皆由地来承担 。气味薄的,轻清上升而形成天象,因为本来属于天空的喜好向上;气味厚的,重浊下沉而形成地貌,因为本来属于大地的喜好向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