颛顼与共工之战( 二 )


颛顼与共工之战

文章插图
颛顼画像战争过程约在距今4500年前,颛顼与共工进行了一场大战 。关于这场战争,文献上有两种说法:一说“颛顼尝与共工争矣”,“共工为水害,故颛顼诛之”;再一种说法是“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知战争的起因与水患有关,实质上却是一场“争为帝”的战争 。由于在历史上颛顼是一位英名远播、能修黄帝之功的古帝,所以共工与颛顼争为帝之说流传极广,不过仔细考察战争背景,颛顼与共工争为帝的记载更符合历史的原貌 。
颛顼与共工之战

文章插图
共工战争进行得十分激烈,据文献记载,共工“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 。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矣” 。自视很高、目空一切的共工氏首领面对颛顼挑战十分恼怒,很可能是不顾一切地利用治水积累的经验,借洪水反击颛顼,有研究者认为,文献记载“共工振荡洪水,以薄空桑”的“空桑”,就是《吕氏春秋·古乐篇》所说的颛顼“实处空桑”之地,在帝丘西南,所以上述记载反映了共工曾利用洪水沖淹黄河故道西南的空桑沃野 。呼风唤雨、希望启动自然力为自己助阵,已经出现在黄帝时的战争中,但那时还只是巫术和幻想,而共工氏已积累了高地刬平、低地垫髙、防障河水、决开积水等所谓“堕山”、“崇薮”、“防川”、“窦泽”等治水经验,完全有能力以邻为壑,引水沖淹空桑,却造成了始料不及的严重后果,给后世留下“天倾西北”,“地不满东南”,这种天塌地陷的记忆 。儘管如此,共工氏仍未能赢得胜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共工氏製造水患长期受到历史的谴责,并且留下这样的历史教训:“古之长民者不堕山、不崇薮、不防川、不窦泽……昔共工弃此道也……堕高堙庳,以害天下……祸乱并兴,共工用灭”,虽然对于共工当时的作法只有模糊的记忆,总结得也并不準确,但对利用洪水“以害天下”的谴责态度则是很明确的 。战争影响颛顼与共工之战是一场“争为帝”的战争,而且颛顼、共工分别为黄帝、炎帝的后裔,属于同一个部族集团,所以战争的结局也略如黄帝、炎帝的坂泉之战,胜负双方都留在同一个部落联合体中 。只不过颛顼取代了共工“伯九有”的地位,更被尊为“帝颛顼”,共工则“伯而不王”,但仍长期活跃在历史舞台上 。如尧时在议事会上讨论继任者人选,灌兜曾提议“共工旁聚布功,可用”,被尧否决 。还传说“尧欲传天下于舜”,共工反对说“孰以天下而传之于匹夫乎”,尧不听,“举兵而诛”,至禹仍有“伐共工”的记载 。可见在尧舜禹时代,共工氏作为一个煊赫古族之后,一直居于氏族贵族的行列,参与了一系列的权位之争 。所以,颛顼与共工的战争可谓黄炎之争的余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