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节( 三 )


女儿节

文章插图
女儿节 缅寺的围墙外站着许多来自其他寨子的和尚和他们的家人 。这里没有年纪大的和尚,除了佛爷,和尚出家和还俗是自由的 。在赕佛的仪式里,僧人要做的只是念经等佛事活动,其他的俗事则由村民公认的组织者来主持 。漫长的仪式结束后,组织者就让所有在寺院周围的和尚来抽取,用芭蕉叶卷着的一张经文和各家的联繫方式 。和尚们抽到后就把它交给自己的家人,由他们去收取放在寺里的施捨品 。和尚们的家人,收取施捨钱物前,要喝主人敬上的一杯酒,然后把经文大声读完 。这种分配施捨钱物的做法,体现了平均的原则,在傣族地区几乎看不到富裕的寺院主持和出家人 。耐人寻味的是曼乍缅寺里的功德箱有三个,分别写有:寺庙建设基金、水电费基金、助学基金,施者可以按自己的意愿来捐献 。交完施捨品的人们满意地散去,和尚和自己的家人带着施捨品也离去了,傣寨又回到了宁静之中 。记载相传农曆七月初七,是牛郎织女天河相会的日子 。古时候,人们把七月初七定为女儿节 。这个故事在民间广泛流传,中国许多地方在这一天,或前一天晚上,举行别致的活动 。牛郎织女是由牵牛星和织女星衍化而来的神话故事 。远在周代《诗.小雅.大东》里就有这样的诗章 。在古时候,人们把七月初七定为女儿节 。每逢这一天,妇女们要比赛“乞巧” 。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记载:“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 。是夕,人家妇女结彩楼,穿七孔针,或以金银钰石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 。”“乞巧”活动大致分为两种:一是“卜巧”,二是比赛穿针引线 。“卜巧”,就是卜问自己将来是笨还是巧;如果是巧,能巧到什幺程度 。据《开元遗事》上记载,唐玄宗与妃子每到农曆七月初七的晚上,都要在青华宫吃饭时,让宫女们各以蛛丝放在小盒里,察看蛛丝的细密,用来卜问自己巧得多少 。“比赛穿针引线”,就是看谁的针线活儿做得好 。祖咏在《七夕》诗中是这样描写七巧的:向月穿针易,临风整线难 。不知谁得巧,明旦试相看 。民间除了乞巧外,在江南和江北一带,还有女儿节送健绳的风俗 。传说,喜鹊为了让牛郎和织女相会,决定造一座天 。造桥要用大量的绳子,这绳子上哪儿去找呢?当初给牛郎织女说媒的老黄牛,突然想起当地居民有在端午节给小孩在手腕上栓彩绳,象徵健康,取名健绳的风俗,于是,它就到各个村子里讲牛郎织女的悲剧,发动人们献绳 。人们听了老黄牛的话,都很同情这一对青年男女的不幸遭遇 。于是,人们相约在女儿节的前一天晚上,解下孩子手腕上的健绳,扔到屋顶或窗台上,让喜鹊衔去搭桥 。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少女们还喜欢躲到葡萄架下,传说,这样可以偷听到牛郎和织女的相思细语声 。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给后人留下的这些有趣的风俗,一直相传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