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侯山( 二 )


九侯山

文章插图
九候禅寺松涧“天然桥”右上方是“松涧”,其洞口之上镌“松涧”两字石刻 。洞口内右侧有“涤尽烦襟”的石刻,旁署:乾隆丙午、沈攸书 。(乾隆丙午即1786年),“松涧”泉边有一块“试剑石”,相传是唐代开漳圣王陈元光巡视九侯山时,试剑所留下的遗蹟,至今剑痕犹在 。原“松涧”周围广植松树,近泉处有一松树和柏树合抱的大树,茂盛的枝叶,团如翠盖,今已不存 。泉水从洞口涌出,共声势若奔雷 。泉水清洌甘甜,游人入山,常携带容器,贮水加泡茶品尝 。罗汉洞“松涧”泉边又有一天然石洞,以前曾置降龙、伏虎二尊罗汉,故名“罗汉洞” 。洞内光线昏暗,可容数十人 。鲤鱼石在飞泻直下的“瀑布泉”下有一巨石,长二十余米,名“鲤鱼石”,在湍急的流泉中其状如鲤鱼跃浪,形象逼真 。泉水下游处又有一巨石如鲤,鱼头露出水面,如鲤鱼沖水,“鱼嘴”上有泉水源源吐出,被称为“鲤鱼吐珠” 。福胜岩石室登上云梯后可达“福胜岩石室”,福胜岩石室位于九侯禅寺寺后的山崖上,由天然巨石嵌崖覆盖为屋顶,前面沿悬崖嵌砌条石为墙,宽约4米成前厅 。有“福胜岩”门匾,系明嘉靖二十二年(1542年)题刻,对联为“福份占名山,僧原傍佛;胜游来净域,人似登仙” 。石室内祀佛像,俗称“循地佛” 。后厅窄而长,可容纳多人,石室前为平台,游人在此眺望,远近风光尽收眼底 。福胜岩石室始建于唐代,宋代重和元年(1118年)重修,宋末省元、邑人沈子真义不帝元,举家隐居在此,其事见《福建通志》 。石室内现存宋代重修石刻 。福胜岩石室左侧后面有天然石笋雕成的飞来佛像 。相传,飞来佛与遁地佛相约同时往九侯山,约定谁先到谁得住福胜岩宝地 。靠飞天的飞来佛先到,便洋洋得意地进入石室正位端坐,遁地佛后到,见石室已为飞来佛所占,就故意蛰伏地下不出来 。飞来佛坐等很久,心想,土遁速度慢,与其在此呆坐,不如到外面观赏风景 。就走出石室看风景去了 。遁地佛趁此机会走出占了福胜岩宝地 。飞来佛回来后,无奈只好借石室后侧栖身 。石佛上盖佛亭,亭顶为六角悬檐式,造形小巧玲珑,别具风貌 。亭口木匾署“飞来”二字,石柱镌一楹:“飞来迦叶经千劫,坐对莲花第一峰 。”福胜岩石室右侧悬崖上有一巨石,状如花瓶 。上有一树盘根石下,树干紧贴入石面,依石弧高度向高伸展 。此树枝叶繁茂,树冠距石上高约一丈,远远望去,酷似花瓶插花,故名“花瓶石” 。飞来佛亭前面地势平坦,以前有一天然“茶园”,今已不存 。实用信息门票信息免票:儿童1.4米以下免票;现役军人凭相关证件免票 。优惠:60岁以上老人持老年证购老年票10元 。交通信息公共运输于诏安南站高速路口下,至深桥三叉路口,向东往诏安县城走约200米,从左边路口进入,沿水泥路走15公里,即到九侯山 。自驾漳州-江滨路-瀋海高速-招银港/厦漳大桥/海沧/厦门方向-东园特大桥-邱城分离式立交桥从诏安(东)/G324出口离开-诏安东互通-G324-X552-九侯山风景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