婀娜多姿的变质岩 云龙盘柱子中国之最( 三 )


在地质学家眼里 , 端砚的石材是泥质岩 , 而洮砚的石材是板岩 , 歙砚的石材是千枚岩化的板岩 , 它们正好反映了变质岩的一段形成过程 。制作端砚的泥质岩是沉积岩 , 粒度非常细 , 粒间孔隙也小 , 因此 , 发墨很细 , 但由于石材的泥质质点间粘接不紧密 , 硬度小 , 因此下墨较慢 。
安徽歙砚
经过变质作用后 , 泥质岩会变成板岩 , 开始结晶出细小的矿物 , 虽然人的肉眼还分辨不出 , 但矿物的粒度变大了 , 矿物质点间焊接紧密了 , 因此洮砚的下墨变快了 , 但发墨却不如端砚细了 。
板岩进一步变质会形成千枚岩 , 矿物颗粒结晶得更粗大了 , 肉眼就可以觉察到极细小的白云母晶体 , 让岩石出现丝绢光泽 。歙砚石材的变质程度恰好介于板岩和千枚岩之间 , 矿物晶体不够大 , 但已经出现丝绢光泽 , 使歙砚出现螺纹、眉纹等各种花纹结构 , 而零星结晶出的黄铁矿颗粒成为歙砚中的金星 。
歙砚的矿物颗粒相对较粗 , 因此下墨能力最强 , 虽然纹理精细 , 发墨效果也很好 , 但还是赶不上泥质岩制成的洮砚和板岩制成的端砚 。
千枚岩如果再进一步变质 , 就会形成片岩和片麻岩 。片岩中有大量的云母片 , 肉眼就能清楚地看到 , 这样的石材已经不能去制作砚台了 。好砚台讲究细而不滑 , 涩而不粗 , 但片岩却是滑而不细 , 既涩又粗 。片麻岩就更粗了 , 除了含有云母等片状矿物 , 还有大量长石、石榴子石等粒状矿物 , 用它制作砚台肯定是不行了 , 但它很坚硬 , 又很粗糙 , 山村里生活的人们叫它“麻石” , 用来做石磨和碾子 。
千枚岩
摄影:王清晨
1893年 , 英国地质学家巴罗在苏格兰高地对泥质岩的变质作用进行了研究 , 他指出 , 随着温度的增高 , 岩石中会有规律地逐步形成绿泥石、黑云母、石榴子石、蓝晶石和夕线石等矿物 , (泥质)岩石也会逐渐变成千枚岩、片岩和片麻岩 。后来在世界上其他很多变质岩地区也都发现了同样的矿物变化带 , 于是 , 人们就把这种规律性的矿物和岩石变化叫做“巴罗式变质带” 。
片麻岩
摄影:王清晨
澄泥砚是“四大名砚”中唯一不是用石材制成的砚台 。唐代的澄泥砚是用山西新绛县汾河里捞上来的细泥制成的 。古人从河床中取泥 , 淘洗澄清成细泥 , 再放在绢袋中在河水里继续经受冲洗 , 两三年后再取出做成砚台坯 , 晾干后放进窑里用火煅烧 , 恰当的火候使砚台的硬度介于陶和磁之间 , 出窑后再精雕细琢 , 成为下墨和发墨极佳的澄泥砚 , 作为贡品纳入皇宫 。
后来 , 由于制作工艺复杂 , 烧窑火候又难以掌握 , 澄泥砚失传多年 , 直到20世纪70年代日本访华团提出要买几方澄泥砚 , 才引起国内相关部门的重视 , 开始重拾这门儿手艺 , 市面上出现了山西绛州澄泥砚 , 山东鲁柘澄泥砚 , 河南虢州澄泥砚等 。
会“变脸”的变质矿物
看过川剧的人一定对“变脸”印象深刻 , 一个角色竟然可以秒变成十来种不同的脸谱 。变质矿物真会“变脸”吗?当然会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