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创作短篇小说 祝福( 二 )

    《祝福》的主题在于揭露“四权”(政权、族权、 神权、夫权)对中国妇女的迫害 。读者这样理解《祝福》的主题,与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的这段话不无关係:“这四种权力———政权、族权、神权、夫权代表了全部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是束缚中国人民特别是农民的四条极大的绳索 。” 基于这种理解的分析,有的读者甚至得出了这样的结论:“鲁四老爷是杀害祥林嫂的刽子手 。”
    《祝福》的主题在于“揭露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有的读者的观点:“《祝福》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吃人的本质 。在它的全部描写中,包含着打碎这个精神枷锁,改变那不合理的社会的强烈呼吁,包含着为此进行坚持不懈的探索与追求 。从中可以见到鲁迅这个伟大的现代思想家和革命家的巨大身影 。”比如支克坚认为:“《祝福》属于‘为人生’的作品,它所表现的是一个关于道德的主题 。旧道德是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五四’新文化运动向它发动了猛烈的攻击 。《祝福》便是在揭露旧道德本质的同时,揭露了中国国民性的弱点,批判了中国的人生 。” 而作家刘心武则表达了他对《祝福》主题的一种全新理解,他认为《祝福》的主题,就是表现人性中对于倾诉的渴望,就是表现人性中要求别人接受倾诉的渴望 。他说:“我认为《祝福》的最可贵之处,还并不在于‘反封建’、‘反礼教’、或‘控诉旧社会’等层面上 。《祝福》的深刻处在于表现了人性中的倾诉欲望,并沉痛地呼吁:人类应当懂得他人的倾诉,在相互承接倾诉中,逐步达到人类大同 。”
文章通过祥林嫂一生悲惨遭遇的描写,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的社会矛盾以及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深刻地揭示了地主阶级对劳动人民特别是劳动妇女的摧残和迫害,揭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指出了彻底反封建的必要性 。艺术特色语言特点鲁迅用简洁、凝练、深刻、富有个性化的语言为读者展示了祥林嫂充满辛酸、坎坷的一生,揭示了封建礼教杀人不见血这一深刻的主题 。这篇文章语言最大的一个特点是简练而又传神,特别是描写祥林嫂的外貌变化,作者善用白描的手法,通过描写祥林嫂的眼睛,为读者展现了主人公内心世界的变化 。向读者展示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反映了祥林嫂悲剧命运的几个过程,也反映了祥林嫂是怎样一步步被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逼到绝境的,也是对罪恶的封建社会的无声的控诉 。其次,《祝福》的语言不但简洁凝练而且深刻 。最后,作者用个性化的语言为我们刻画了一个个鲜活的,典型的人物形象:“我真傻,真的......” 。作者通过祥林嫂对众人的倾诉,通过祥林嫂和柳妈的对话,通过祥林嫂和“我”的对话,写出了祥林嫂的精神创伤,这正是鲁迅思想的深刻性表现: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的可怕 。在其他的几个人物中,鲁四老爷每次都说话极少,语气中带着冷漠甚至鄙夷,例如当他知道祥林嫂的婆婆和卫老婆子合伙劫走祥林嫂后,说道:“可恶!然而...... 。”言外之意,“既嫁从夫”她婆婆的做法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可以看出,鲁四老爷是封建理学思想的代表人物 。柳妈没话找话,俨然一个好寻开心的市井女人的形象 。卫老婆子的话跟柳妈不同,她说话生动活泼,既俗气又有野趣,是一个能说会道、能言善辩的“中人”形象 。
鲁迅创作短篇小说 祝福

文章插图
小说的语言是探寻小说主题,把握人物形象的一把钥匙,鲁迅正是用他富有个性化的语言为读者展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结构特点小说採用了插叙的方式展现出了鲁迅的小说风格的多变性,按时间顺序来讲述祥林嫂的故事那不是鲁迅的“爱好”,这也是小说作者抛弃选择祥林嫂身边人特别是卫老婆子作为叙述者的原因 。“我”这个角色做为叙述角度的合适点在于:有些故事,“我”是知道的;有些事要听过来补充;有些事实直接发生在“我”的身上 。这样,文章就会呈现三个层面的内容:有直接发生的(如有无魂灵的对话);有所见的(如祥林嫂的外貌、在鲁镇生活的情况等);有是听来的(如阿毛故事等) 。这样的不同类型的故事组合自然会採用“现实与过去,真与虚”的方式,使文章展现出多变的叙述方式,读起来富有跳跃感 。后世影响1949年,以“陕甘宁教育厅”编撰的《中等国文》为蓝本修订了一套临时课本,在这一版本中收录了《祝福》 。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语文教材中均有《祝福》这篇文章 。1956年,小说《祝福》由夏衍改编为电影搬上荧幕 。北京电影製片厂摄製,桑弧导演,白杨主演;《祝福》在不同时期,被改编为不同版本的话剧 。作品评价这篇短篇小说是对美学特徵的完美呈现 。小说的三个要素――人物、情节、环境相当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很好地呈现出一般小说的审美特徵,具有典範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