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加工业


食品加工业

文章插图
食品加工业【食品加工业】指粮食及饲料加工业 , 植物油加工业 , 製糖业 , 屠宰及肉类蛋类加工业 , 水产品加工业 , 食用盐加工业和其他食品加工业 。
概述食品的原料主要是动植物 , 而它们又是农副产品 。因此 , 食品工业与农业(包括农、林、牧、副、渔)有着密切的关係 。要发展食品工业 , 首先要发展农业 。农业是发展食品工业的基本保证 。我国罐头工厂番茄製品的生产期只有一个月左右 , 罗马尼亚农业育种家精心培育了早、中、晚不同成熟期的番茄品种 , 番茄品种的增加使罐头工厂番茄製品的生产期延长到三个月左右 。农副产品大部分是易腐产品 , 採收或捕捞后如能及时加工保减 , 就能大大地减少原料损耗 , 增加食品供应量 , 延长供应时间;同时还能提高农副业收益 , 促进生产的发展 。食品工业的某些副产品及下脚料还可以作饲料或肥料支援农业 。特点食品加工业的共性就是将原材料转变为高价值的产品 , 是一个确保食品安全和延长货架期的转化过程 。一般米说 , 食品加工包括增加热能并升高温度、去除热能或降低温度、去除水分或降低水分含量、利用包装以维持由于加工操作带来的产品的特徵等改变 。在食品加工的过程中 , 或多或少都含有满足消费者要求、延长食品的保存期、增加多样性、提高附加值这些目的 , 但要加上一个特定产品 , 其目的性可能各不相同 , 并不是买来没备就可以生产 , 或达到生产出食品并赢利的目的 。食品工业具有投资少、建设时间短、收效快的特点 , 产品不仅供应国内市场 , 而且也是我国重要的出口物资 。食品工业的发展 , 不仅可以提供营养丰富、品种繁多、经久耐藏的食品 , 以满足人民的需要 , 改善和丰富人民的生活 , 而且还将为国家贮备物资、调剂货源、调节市场、保证供应、防荒救灾以及开闢食品新资源、创造新的食品等作出贡献 。加工项目粮食及饲料加工业碾米业包括将稻子、穀子、高梁等原粮加工为大米、小米、高梁米等磨粉业包括将麦子、玉米、高梁米、大米、豆子等加工为麵粉、玉米粉、高梁粉、大米粉、豆粉等面、米製品业包括挂麵、米冬粉等的生产 。(糕点的生产不列入本类 , 列入糕点业)配合及混合饲料製造业: 包括添加剂预混合饲料、浓缩饲料、配合饲料、混合饲料等的生产蛋白饲料製造业包括动物性蛋白饲料、植物性蛋白饲料等的生产水产饲料製造业包括海水、淡水的鱼、虾、贝饲料的加工及其它饲料製造业食用植物油加工业包括豆油、花生油、芝麻油、菜籽油、棉籽油、葵花籽油、胡麻油等的生产 , 也包括食用植物油製品 , 如人造奶油、起酥油、氢化油、可可脂等的生产
食品加工业

文章插图
食品加工业非食用植物油加工业包括桐油、蓖麻油等的生产製糖业甘蔗糖业包括甘蔗机製糖、半机製糖的生产加工糖业包括冰糖、方糖、精炼糖等的精加工屠宰业包括各种畜、禽的屠宰肉製品加工业包括各种畜、禽肉类的冷冻製品 , 腌、熏製品 , 乾製品 , 熟製品等的生产 。肉类罐头生产不列入本类 , 列入肉类罐头製造业肉类副产品加工业包括动物油脂炼製品、肠衣以及生化製品等的生产蛋品加工业包括乾蛋品、冰蛋品、再制蛋的加工水产品加工业包括鱼类、贝类、藻类的冷冻製品、乾製品、熟製品、鱼糜製品等的生产 。水产品罐头的生产不列入本类 , 列入水产品罐头製造业冷冻水产品加工业包括海水、淡水的鱼、虾、贝等的冷冻加工乾制水产品加工业包括海水、淡水的鱼、虾、贝、藻类乾製品的加工腌製水产品加工业包括腌製鱼、盐渍品等的加工及糟醉水产品的加工鱼糜及鱼糜製品加工业包括鱼糜、鱼香肠、鱼丸、虾片等的加工其它水产品加工业包括海藻、凝胶食品、珍珠的加工以及其它未包括的水产品加工盐加工业包括洗涤盐、粉碎盐、精製盐等的生产其它食品加工业包括蔬菜的加工等发展趋势世界食品加工业变化世界食品加工业发生了五大变化 :一是动物性的食品加工急剧增加 。二是蔬菜和水果加工製品已成为人类的重要食品 。三是饮料趋向多样化 , 果汁、保健型饮料急剧增加 。四是世界酒类发展十分可观 。五是加工食品迅速发展但质量要求严格 。发展措施促进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五大政策措施:(1)确立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目标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 在指导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上 , 要紧紧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 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 , 以提高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为着力点 , 以市场为导向 , 因地制宜 , 科学规划 , 合理布局 , 依靠科技进步 , 努力提高农产品综合加工能力;逐步实现由初级加工向高附加值精深加工转变 , 由传统加工工艺向先进适用技术和现代高新技术转变 , 由资源消耗型向高效利用型转变 , 实现农产品加工原料生产基地化 , 农产品及其加工製成品优质化 , 产加销经营一体化;还要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 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协调发展 。(2)坚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原则①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 。政府和企业都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 , 认真研究农产品加工业市场的多样性和多变性 , 不断满足优质、安全、方便、营养的市场需求 。②发挥区域比较优势的原则 。依託优势农产品自然分布形成的专业化生产区域 , 发挥传统特色加工优势 , 实现加工与原料基地结合和上下游产品的衔接 。③适度经营规模和先进适用技术的原则 。与原料基地的规模和销售市场辐射半径相适应确定加工规模 , 实行“大中小”企业结合 。保护和发扬具有特色风味的传统工艺 , 选用先进适用的技术装备 , 有条件的要积极引进和开发高新技术 , 实行“高中低”技术结合 。④发展和保护并重的原则 。注重环境保护和食品卫生 , 既要注意防止周边环境对产品的污染 , 又要防止加工企业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⑤加强巨观指导的原则 。通过制定政策、规划和质量标準等 , 引导农产品加工业合理布局 , 防止盲目铺新摊子和低水平重複建设 , 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市场秩序 。对生产过剩、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安全没有保障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予以关停并转 。(3)紧紧抓住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重点 大力发展粮、棉、油、肉等精深加工 , 其中粮食加工以小麦、玉米、薯类、大豆、稻米深加工为主 , 肉类加工以猪、牛、羊、鸡、鸭、兔等肉类深加工为主 , 不断开发皮毛(绒)系列产品;积极发展奶类加工 , 实施好国家“学生饮用奶计画”;发展有机蔬菜产品和绿色蔬菜产品 , 发展乾鲜果品保鲜储藏及精深加工 , 巩固发展糖、茶、丝、麻等传统加工 , 发展优质鱼、虾、贝类、海珍品精深加工 。在巩固和提高东部地区和城市农产品加工水平的同时 , 积极促进资金、技术、设备和人才等生产要素向中西部地区和小城镇流动 。(4)採取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要认真组织实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 。依託现有的农业商品基地建设 , 把优势产品及其生产基地布局在优势农产品产业带上 , 加强良种繁育、技术推广、基础设施、运销服务等方面的建设 , 儘快形成与加工业发展要求相配套的、布局合理原料生产基地 , 生产出专用优质、质量稳定的大宗农产品 , 为农产品加工业提供有力的原料保障 。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努力推进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 。加快建设农产品加工业的质量标準体系 。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 。做大做强优势农产品加工骨干企业 。积极发展外向型农产品加工企业 , 引进国外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 , 参与国际农产品市场竞争 。(5)努力创造农产品加工业的外部环境 要在基建、技改、财税、信贷、科技、出口、股票上市等政策方面继续给予更多的支持;构建农产品加工业原料保障、加工企业、质量安全标準、技术创新和政策扶持等五大体系;依据发展规划和有关政策制定指导目录并适时发布;提出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技术政策措施;积极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示範园区建设;建立完善农产品加工业信息收集分析和发布制度;抓紧组建中国农产品加工业协会;努力构建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一体化的现代农业行政管理体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