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涪陵区龙桥镇 龙桥镇


重庆市涪陵区龙桥镇 龙桥镇

文章插图
龙桥镇(重庆市涪陵区龙桥镇)【重庆市涪陵区龙桥镇 龙桥镇】龙桥镇位于重庆直辖市中部,位于享誉“巴国故地”、“榨菜之乡”的涪陵城西长江南岸,是三峡库区的腹心地带 。距李渡镇7千米 。辖南岸浦、北拱2个社区,石塔、双桂、沙溪、荣桂、袁家5个行政村 。渝怀铁路,涪(陵)蔺(市)、涪(陵)南(川)、茶涪公路过境 。
基本介绍中文名称:龙桥镇
行政区类别:乡镇
所属地区:重庆涪陵区
下辖地区:2个社区,5个行政村
电话区号:023
邮政区码:408000
面积:63.2平方公里
人口:2.8万人
方言:重庆方言
车牌代码:渝G
乡镇简介龙桥镇位于重庆直辖市中部,位于享誉“巴国故地”、“榨菜之乡”的涪陵城西长江南岸,是三峡库区的腹心地带 。重庆作为城乡统筹试验示範区,涪陵被确定为重庆“一时经济圈”6个区域性中心城市之一,而地处涪陵城西郊的龙桥,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因此被定位为:涪陵的交通枢纽、物资集散地和新兴工业园区 。龙桥镇幅员面积63.2平方公里,辖5个村,村民小组25个,社区居委2个,居民小组16个,实有耕地1302公顷 。村村通公路、通电话,电话普及率85部100人,广播电视覆盖率100% 。有中学1所,在校生811,国小8所, 。重庆市涪陵区龙桥镇基本概况龙桥镇位于重庆市“一时经济圈”中6个区域性中心城市之一——涪陵城的西郊,幅员面积63.2平方公里,现辖7个村(社区)、41个村(居)民小组 。龙桥镇作为涪陵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交通区位优势突出,渝怀铁路涪陵火车客、货站均设境内,渝(重庆)巴(湖北巴东)路纵贯全境,黄金水道——长江顺境而过,通过渝涪高速公路到达重庆江北机场不足1小时 。龙桥镇历史悠久,历史文化遗产丰富,境内发掘出大量汉墓,出土了一批有较高考古价值的陶器、金属器皿 。镇内北拱场从汉代开始就已是商贸流通之地,安澜桥等汉代古桥保存至今 。改革开放以来,历届党委、政府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开拓创新,顽强拼搏,使龙桥的经济和社会事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社会生产力空前解放,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综合经济实力显着增强 。依託优越的区位和完善的基础设施条件,举龙桥镇之力,坚持走开放之路,着力打造招商引资平台,开放型经济已具雏形 。2006年镇域经济总量突破30亿元,并逐步形成了化工、机械、船舶製造、食品、仓储物流等五类产业齐头迸进的趋势 。而今,龙桥又被确立为市级工业园区,逐步成为客商投资兴业的乐土、招商引资的“洼地” 。龙桥镇充满着蓬勃生机和活力,蕴藏着不可估量的发展潜力 。龙桥镇上下齐心协力,锐意进取,加快改革,扩大开放,以更加豪迈的气概奏响了改革发展的最强音 。优势作为涪陵城西郊的龙桥,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龙桥镇被定位为:涪陵的交通枢纽、物资集散地和工业园区 。【公路】龙桥镇紧临渝涪高速公路,可分别通过两座长江大桥连线渝涪高速公路,距离重庆主城90公里 。二级公路渝巴路贯穿全境,南岸区——涪陵段正在修建之中,预计年底建成通车,该公路的建成将龙桥与重庆的距离缩短为70余公里,收费标準较高速公路进一步降低 。【铁路】西南出境大动脉——渝怀铁路已于2006年建成通车,涪陵火车客货站均设在龙桥境内,现已在涪陵火车货站配套建设了“铁公水”联运码头,设计年吞吐能力300万吨 。涪南、渝利铁路将在2008年开工建设,渝怀铁路複线也将在年内动工,涪陵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地位日趋突出 。【航空】距重庆江北机场仅90公里,经渝涪高速公路到达江北机场不足1小时 。重庆江北机场可直航全国各大城市和部分国外城市 。基础设施龙桥镇作为涪陵的交通枢纽、物资集散地和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完善 。【交通】黄金水道长江顺境而过,现有码头20余个,距涪陵黄旗货柜、滚装船码头也仅5公里 。紧临渝涪高速公路,距重庆主城不足1小时车程;二级渝巴公路贯穿全境,2007年年底建成通车,将龙桥与重庆主城区的距离缩短为70余公里,收费标準较高速公路大大降低;涪陵连线湘渝高速公路的涪陵段也将于2008年内动工修建 。镇内形成省道、县道、乡道、村道、社道的公路网,村村社社通公路 。渝怀铁路涪陵火车客货站均设在龙桥境内,现已配套建设了“铁公水”联运码头,设计年吞吐能力300万吨 。涪南、渝利铁路将在年内动工,渝怀铁路複线也将在2008年内开工建设 。距重庆江北机场仅90公里,经渝涪高速公路到达江北机场不足1小时 。【通讯】镇内村村社社通电话,电话普及率85部/百人,移动通讯无盲区,广播宽频电视无缝覆盖 。【供电】镇内有15万KW的热电联产火电厂一座,有110千伏变电站两座,电力网架覆盖龙桥镇,形成高可靠环状互供网路 。用电质量好且价格优惠,一般工业用电电价为0.47元/度,免收电力增容费 。【供热】内有15万KW的热电联产火电厂一座,供热管道将覆盖园区,可满足园区供热需求,现已为PTA项目和新涪食品公司供热 。【供气】镇内有天然气配气站3座,工业用气数量保证,且价格低廉,每立方米仅1.20元 。【供水】镇内有日供水能力1万吨的水厂2座,供水管道DN300环状供水,水质符合国家饮用水标準,对工业企业供水价格优惠 。经济社会2006年龙桥镇镇域经济总量超过30亿元 。完成农业总产值6000万元,比2001年末4300万元增长40%,年均增长8%;乡镇企业总产值实现3.34亿元,是2001年末5779万元的5.5倍,年均增长110%,新增规模企业9户;财政总收入实现1200万元,本级可用财力771万元,是2001年末230万元的3.3倍,本级财政收入达473.4万元,是2001年末187万元的2.5倍,年均增3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283元,比2001年末2034元增长60%,年均增长12% 。五年累计签订招商引资项目20个以上,到位资金2亿元 。龙桥镇连续八年获得涪陵区最高荣誉——红旗乡镇党委,综合目标考核在全区前十位 。镇内现有中化涪陵化学工业公司、重庆新涪食品有限公司等一批产值过10亿元的企业,也有娃哈哈、龙桥热电公司、宏吉食品有限公司、祥利船舶製造公司等一批产值过亿元的企业及10余个产值上千万的企业,正在建设项目有投资20亿元的蓬威石化PTA项目等企业 。龙桥逐步形成了化工、机械船舶、食品、仓储物流等四类产业齐头迸进的趋势 。龙桥工业园区将成为一个以化工、物流、食品、机械製造等产业为主,占地10平方公里的综合性园区 。前景目标面对“1小时经济圈”、涪陵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工业园区等众多发展机遇,我镇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弘扬“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库区人文精神和涪陵精神,抓住机遇,顺势而上,奋力拚搏,开拓前进,继续以推进农业经济 向工业经济转型为发展主题,在更高层次上大力实施“工业强镇、环境兴镇、三产活镇”战略,奋力打造“两基地一枢纽(涪陵的新兴工业基地、物流基地和交通枢纽)”,率先建成100亿工业重镇,率先初步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加速提升综合经济实力,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协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努力把龙桥建设成为涪陵的新兴工业重镇、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建设成为涪陵区经济发达、社会进步、人民富裕、环境优美、人民安居乐业的第一强镇 。根据这一总体要求,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是:——综合实力显着增强 。到2011年,镇域经济总量达到100亿元;第三产业营业收入10亿元;财税收入5亿元,其中本级财政收入2000万元 。——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到2011年,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万元 。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均受教育年限8年 。居民出行条件更加优越,幸福感明显提高 。——社会发展更显和谐 。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文化设施较为齐全,民众文体活动丰富多彩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不断提高,被征地农民实现基本生活保障 。公共应急体系基本建立,社会综合治理水平和镇村文明程度显着提高 。——党的建设更富活力 。党员先进性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提高,党员的先锋模範作用进一步发挥 。党群干群关係更加融洽,党的执政能力显着增强 。经济建设全镇登记企业有737家,2006年完成工商税收2273万,其中:国税1637万元,地税636万元;完成总产值17.18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5.59亿元;实现利润5917万;实现增加值5.71亿元 。2006年全镇实有规模企业9家,实现产值6.405亿元,实现销售收入5.3534亿元,实现税收1190万元,占入库工商税收的52.4% 。主要支柱产业:家具:全镇共有家具企业202家,有繁清、列维士、创新、杏田、好迪等知名企业,是着名的家具之乡 。西部家具产业园区作为成都市的重点工程,在新都区境内共规划六平方公里,龙桥镇约占4平方公里,占整个园区的66.7% 。共涉及二个村、一个社区(瑞云社区、杏桂村、青桥村),园区内涉及搬迁户1585户,4936人,房屋458702.8平方米 。为解决这些拆迁农户的安置,我镇规划了占地450余亩(其中:青桥村300亩、瑞云社区150亩)的聚居点,建设方式採取区委、区政府确定的“六统一”进行自建 。机械:全镇共有机械企业21家,其中:银河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亚洲最大的活塞缸套生产基地,该项目投资0.196亿元,有员工1800余人 。川龙有限公司生产的农机系列:小四轮拖拉机、埋草机、旋耕机等产品远销南亚各国、地区 。服装:全镇共有服装企业56家 。2006年11月,省童装专业分会在龙桥镇授牌,并被省经委授予“四川省童装特色镇”的称号;其中:佳之熠服装城共有54家童装企业,占地约300亩,已正式投入生产的有36家;在建企业10余家 。龙桥利用已申报成功省童装专业镇和特色镇的良好机遇,将龙桥打造成西南地区乃至全国的童装特色镇品牌 。中药材、农副产品加工及仓储物流:该项目已被成都市列入重点农业产业化项目 。该项目投资5亿多元,占地500亩,项目建成将带动10000人就业,实现土地流转3000亩以上,为新都区带来工商税收2000万元以上;2006年被市农委列为成都市重大农业产业化项目 。全镇失地农民及安置情况:龙桥镇全年引导性培训3200人,职业技能培训350人,全镇实现农村劳务输出转移7000余人,劳务收入2600万元,失地农民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新增转移1000余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