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力|跑好生命接力第一棒( 二 )


据统计,指挥中心日均呼入电话6000~7000次,每日派出车辆1500余次,各类需要现场急救处置的情况占三分之一。
采访中,西城区分中心急救医生王坤向采访人员讲述了自己的亲身经历。“有人打120说突发疾病、受伤、中毒,医生赶到后发现只是醉酒、胳膊擦伤或拉肚子。”
北京急救中心根据北京市卫健委《院前医疗急救与非院前医疗急救分类救护的指导意见(修订版)》开展了分类救护工作,同时参照院内急诊分级进行现场病情分级。但由于急救车资源有限,“应接不暇”,导致部分病人无车可派或者排队等候。“疾病伤情是随时变化的,但仅凭来电,又难以判断真实状况。”北京急救中心副主任王勇说。
急救车是稀缺公共资源,担负现场挽救生命的重任。对于急危重病人来说,急救车早一分钟到达,就多一分生的希望。
王勇举例,4分钟是心脏骤停类病人的黄金抢救时间。如果附近无车可派,调度员只能跨区调车。然而,如果超过10分钟,抢救成功率就会变得极低。
对此,北京急救中心不断加强院前医疗信息化建设,先后与20余家医院建立信息互联互通机制。通过引入MPDS(急救优先分级调度系统),根据轻重缓急划分等级和类别调派相应急救车组,实现绿色通道直通医院,为病人争分夺秒。
北京急救中心党委副书记、中心主任张文中对采访人员表示,分级分类派车进一步明确了急救车的功能与定位,提高了运行效率,让急救车回归“救命车”的本质。

接力|跑好生命接力第一棒
文章插图
7月29日晚,护士吴莹在急救车里准备仪器。图/贾伟
全社会急救体系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百姓就医需求呈现多元化、多样化,如何提高急救呼叫满足率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今年是《加强首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第二年,北京市加大财政投入和政策倾斜力度,持续推进院前急救服务体系建设,为人民群众提供高效、优质、专业的急救服务。
北京提出,一方面,做好增量,即增加急救站点、急救车、急救人员数量,网格化布局,缩短服务半径;另一方面,做优存量,即优化运行方式提高服务效率,深化改革加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补齐短板推动均衡发展。
目前,北京院前急救体系已形成应急指挥中心—急救分中心—急救站的三级管理网络。截至目前,全市急救站总数达267个,较2016年增加90个,计划到明年年底增加至465个。
同时,配备急救车785辆(含负压救护车和999入网车组),值班车辆日300余辆,日出车1500余次,平均反应时间15分钟,其中,西城区平均急救反应时间为13.88分钟,较之前缩短了1.77分钟。
在保障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北京市日常生活急救呼叫满足率均保持在95%。值得一提的是,房山区以99.38%位列第一。
近年来,在房山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通过社会招聘、垂直培养、岗位转换、调整编制,以及与急救部门共享共用急救人员等方法,人员数量不降反增,由2013年的不足200人发展至如今的500余人。
不仅有效缓解了人员招不进、留不住难题,也为院前与院内的无缝衔接提供了有力支撑,更重要的是,实现一体化急诊救治模式。
院前急救作为挽救生命的前沿阵地,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抢救的成功与否,也是一把衡量城市应急救治能力和医疗服务水平的“民生标尺”。
在张文中看来,除了要加强急救中心自身建设与管理,还需要政府、公众、医院、学校、企业共同努力、相互配合,加快推进急救知识与技能普及,构建全民广泛参与的全社会急救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