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重臣张之洞谈袁世凯:野心勃勃不可重用

张之洞与李鸿章保持着长期的敌对关系,积不相能,互不买账,天下人皆知 。张之洞与袁世凯的交道如何?他们若即若离,非敌非友,该利用时彼此利用,该帮衬时互相帮衬,在*场,明里较劲和暗中拆台,两人也未能免俗 。
张之洞比袁世凯年长二十二岁,行辈为先,资望更高,在其心目中,袁世凯行伍出身,乃是粗人 。徐树铮致书马通伯,实话实说:张之洞倚老卖老,不好侍候 。袁世凯对张之洞执礼甚恭,却一再遭到怠慢轻忽,心中难免着恼,耿耿于怀 。两人若能“尽其材画,戮力中朝”,武昌之变何从有之 。徐树铮是段祺瑞倚重的智囊,在北洋人物中堪称佼佼者,他偏袒袁世凯,对张之洞颇有微词 。徐树铮举例证明,张之洞为人行事过于傲慢,其偃蹇恶态令人不可向迩 。光绪二十九年(1903),张之洞从武昌入京,路过保定,其时袁世凯代理直隶总督,恭请张之洞阅兵 。仪式完毕,袁世凯在*邸设宴,直隶要员悉数列席,态度无不谦恭,张之洞却视若无物,闭目养神,不合时宜地打盹,鼾声起伏,令东道主既尴尬,又难堪 。张之洞醒后,居然只与翰林后辈杨士骧喁喁长谈,将袁世凯晾在一旁,如同陪客 。在北洋部属面前,袁世凯的面子何处搁放?
某日,*机大臣张之洞询问幕僚高友唐:“外间对余有何议论?”高友唐如实回答:“郑孝胥有个总结:‘岑西林(春煊)不学无术,袁项城(世凯)不学有术,老师有学无术,端午桥(方)有学有术 。’”张之洞笑道:“我自问迂拙,不但无术,且不能自谓有学,不过比较岑、袁多识几个字 。袁岂仅有术,直多术耳 。”高友唐遂以“老成谋国”四字推许张之洞 。张之洞为之莞尔 。
南粤名士蔡乃煌善于逢迎 。有一次,张之洞宴请袁世凯,蔡乃煌叨陪末座 。宴后赋诗,蔡乃煌得妙联“刺虎斩蛟三害尽,房谋杜断两心同”,上联隐指张之洞、袁世凯二人的政敌瞿鸿禨因泄露国家机密已被驱逐出*机处,下联则连瞎子都看得出,极力称赞张之洞、袁世凯同心同德,具有唐朝贤相房玄龄的谋略和杜如晦的决断 。蔡乃煌巧于逢迎,善于打点,获授上海道台,美*肥差,得来全不费工夫 。事后,蔡乃煌索性做了个囫囵人情,坚称此联是张之洞妙手偶得的 。
逗趣的是:袁世凯有术,而且多术,但他尚缺保命之术;张之洞乏术,甚至无术,但他在关键时刻伸出援手,硬是把袁世凯救出了鬼门关 。
慈禧太后归西后,摄政王载沣决定为兄(光绪皇帝载湉)报仇,诛袁世凯以谢天下 。朱谕初稿拟定的罪名为“揽权跋扈,植党营私”,醇亲王奕劻震恐,不敢置一词 。张之洞却硬着头皮,“再三婉陈,力为乞恩”,而且警告载沣,袁世凯练兵多年,羽翼已丰,*党有力,京师尽在其掌控之下,倘若处置不慎,则社稷、宗庙危在旦夕 。载沣庸懦畏缩,谕旨最终由张之洞改拟,袁世凯开缺回乡养*,他保住了首级,就保住了东山再起的希望 。
【晚清重臣张之洞谈袁世凯:野心勃勃不可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