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尾屿


黄尾屿

文章插图
黄尾屿黄尾屿(Huángwěi Yǔ)位于中国钓鱼岛东北约27千米处 , 是钓鱼岛附属岛屿之一 。该名称为2012年3月3日国家海洋局公布的中国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标準名称 。黄尾屿陡岩峭壁 , 屹立于海中 , 成千上万的海鸟栖居在这里 , 每年4-5月间 , 成群的海鸟几乎遮住了黄尾屿的天空 。海鸟在黄尾屿产卵 , 数量极为惊人 , 登岸捡拾鸟蛋者 , 俯拾即得 。海鸟因甚少与人接近 , 人亦少在此狩猎 , 故鸟不怕人 , 捕捉极为容易 。
黄尾屿因鸟多 , 又称为“鸟岛” 。
【黄尾屿】坐标位置:北纬25°55.4′ 东经123°40.9′
基本介绍中文名称:黄尾屿
外文名称:Huangwei Yu 
别名:黄毛屿、黄麻屿、黄尾山、黄尾岛、鸟港
所属地区:中华人民共和国钓鱼岛
地理位置:北纬25°55.4′ 东经123°40.9′
面积:0.9091㎞2
海鸟钓鱼岛一带是太平洋的海鸟栖身所 , 可是海鸟好似有两个不同的家族 , 只分别栖身在黄尾屿和北小岛上 , 而居中的钓鱼岛仅是两岛之间的停留站 。白天两岛的海鸟各自离岛觅食 , 疲倦时便在钓鱼岛上休息 , 一到傍晚 , 便各自飞返自己栖身的黄尾屿与北小岛 。海产黄尾屿除鸟多外 , 还有丰富的海产 。这里的龙虾特别肥大 , 最大的甚至有鸭子那幺大 。黄尾屿上另一着名的生物是蜈蚣 , 它们身长约20-30厘米 , 有红色、黑色两种 , 都生长在阴暗的石缝中 , 在阳光下行走时 , 闪闪发光 。领海基线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领海基线的声明2012年9月10日
黄尾屿

文章插图
蒋仕伟收藏 , 1752年地图最早介绍钓鱼岛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根据1992年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 , 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领海基线 。一、钓鱼岛、黄尾屿、南小岛、北小岛、南屿、北屿、飞屿的领海基线为下列各相邻基点之间的直线连线:1、钓鱼岛1 北纬25°44.1′ 东经123°27.5′2、钓鱼岛2 北纬25°44.2′ 东经123°27.4′3、钓鱼岛3 北纬25°44.4′ 东经123°27.4′4、钓鱼岛4 北纬25°44.7′ 东经123°27.5′5、海豚岛 北纬25°55.8′ 东经123°40.7′6、下虎牙岛 北纬25°55.8′ 东经123°41.1′7、海星岛 北纬25°55.6′ 东经123°41.3′8、黄尾屿 北纬25°55.4′ 东经123°41.4′
黄尾屿

文章插图
黄尾屿地图9、海龟岛 北纬25°55.3′ 东经123°41.4′10、长龙岛 北纬25°43.2′ 东经123°33.4′11、南小岛 北纬25°43.2′ 东经123°33.2′12、鲳鱼岛 北纬25°44.0′ 东经123°27.6′1、钓鱼岛1 北纬25°44.1′ 东经123°27.5′二、赤尾屿的领海基线为下列各相邻基点之间的直线连线:1、赤尾屿 北纬25°55.3′ 东经124°33.7′2、望赤岛 北纬25°55.2′ 东经124°33.2′3、小赤尾岛 北纬25°55.3′ 东经124°33.3′4、赤背北岛 北纬25°55.5′ 东经124°33.5′5、赤背东岛 北纬25°55.5′ 东经124°33.7′1、赤尾屿 北纬25°55.3′ 东经124°33.7′地理坐标中国国家海洋局2012年9月15日在其网站公布了我国钓鱼岛及其部分附属岛屿地理坐标:1.钓鱼岛北纬25°44.6′ 东经123°28.4′2.龙头鱼岛北纬25°45′ 东经123°29.2′3.鲳鱼岛北纬25°44.0′ 东经123°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