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皓晖


孙皓晖

文章插图
孙皓晖【孙皓晖】孙皓晖,曾任西北大学法律系教授,获国务院首批特殊津贴的专家,2013第八届中国作家富豪榜上榜作家 。1993年秋天,孙皓晖动笔写《大秦帝国》 。2008年4月,历时15年创作的《大秦帝国》全套在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共6部11卷,504万字 。这是目前唯一一部全面、正面表现秦帝国时代的长篇历史小说,在2009年3月中国小说学会评选的“2008年度中国小说排行榜”中居长篇小说组第二名 。《大秦帝国》电视连续剧(第一部、第二部、第三部)已播出 。2013年12月5日,第八届中国作家富豪榜重磅发布,孙皓晖借着《大秦帝国》电视剧上映的“东风”,以455万元荣登作家富豪榜第20位,引发广泛关注 。
基本介绍中文名:孙皓晖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陕西三原县
出生日期:1949年
职业:教育 作家
毕业院校:陕西师範大学
主要成就:获国务院首批特殊津贴的专家荣登2013第八届中国作家富豪榜
代表作品:长篇历史小说《大秦帝国》, 第一部《黑色裂变》五个一工程奖 。
个人生平孙皓晖,共和国同龄人,生于陕西三原,2013第八届中国作家富豪榜上榜作家 。有与同时代人相同的基本经历与阶段归宿 。曾任西北大学法律系教授,获国务院首批特殊津贴的专家 。1993—1997年,基于对中国原生文明的思考,完成136集《大秦帝国》文学剧本的创作,同期开始《大秦帝国》的案头準备 。1998年后,辞职专事写作长篇历史小说《大秦帝国》,其中第一部《黑色裂变》入选中宣部第十届五个一工程奖 。
孙皓晖

文章插图
孙皓辉生在老秦孙皓晖是共和国的同龄人 。他的出生地陕西省三原县西阳镇,就是“老秦”之地,离秦国最早的国都栎阳(今阎良区武屯镇关庄村一带)只有数十公里 。秦国修建的郑国渠(今泾惠渠),至今还在他家门前潺潺流过 。当年,每逢灌溉,生产队会派出有经验的老人,带着他们一群少年巡渠入山 。沿途露宿,老人们便说起许多与秦、汉有关的掌故 。毗邻家乡的美原镇,又是秦国大将王翦的故乡,孙皓晖每次去那儿拉煤、走亲戚,也会听到许许多多关于秦朝的故事 。在他少年时代,一些秦国的古地名,已经印在记忆里 。“老内史(今鹹阳)、老云阳(今泾阳)、老频阳(今富平)、老下邽(今渭南)……老人们的鬍子里都长满了故事 。”
孙皓晖

文章插图
孙皓辉一鸣惊人1973年,孙皓晖考上陕西师範大学政治教育系 。上世纪80年代初,他和几个朋友合作,写了一篇关于中国法制建设的学术论文,在北京一个研讨会上宣读后,一鸣惊人 。当时正值改革开放之初,国家急需法学人才,北京大学法律系当场问他想不想读研究生,西南政法大学则要“挖”他当老师 。最终还是西北政法大学把他“抢”走了 。孙皓晖在西北政法大学、西北大学先后度过了十余年的法律教师生涯 。“我就算是和法家思想结缘了,”孙皓晖乐呵呵地说 。创作2009年4月,孙皓晖结束了隐居海南的生涯,回到西安 。西安市曲江管理委员会为他成立了一个专门的工作室,供他进行秦文化的创意工作 。这间工作室,位于幽静的唐代曲江遗址附近,不远处就是大雁塔,工作室墙上和玻璃门上挂满了用秦篆写成的书法作品 。一台打开的笔记本电脑上,是一部正在写的30集大型电视纪录片《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的稿子 。从史学研究的角度,专门讲解自夏、商、周、春秋、战国到秦帝国这1800多年的中华文明形成史 。“我还可以高效工作10年,再常效工作10年 。”孙皓晖点燃一支烟,烟雾拂过他灰白的头髮,笑眯眯的眼睛里有幸福的畅想:“那时候,‘为中华文明正源’的心愿应该能实现了,我就可以休息10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