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危机与中国农民就业


国际金融危机与中国农民就业

文章插图
国际金融危机与中国农民就业【国际金融危机与中国农民就业】《国际金融危机与中国农民就业》是2010年中国发展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邓鸿勛,陆百甫 。
基本介绍书名:国际金融危机与中国农民就业
作者:邓鸿勛,陆百甫
ISBN:9787802345522
页数:463
出版社:中国发展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5-01
装帧:平装
开本:16
内容简介《国际金融危机与中国农民就业》是中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研究会《走出二元结构》系列之四,收入《国际金融危机与中国农民就业》的是中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研究会2008年以来的最新研究成果 。一是结合中国发展和农民就业走出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新情况,把农村人口就业转移问题与我国走出二元结构、创造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长远发展联繫起来,开展了国际金融危机与中国农民就业、中国农民工战略问题、加快消除二元体制 。将农业人口转移推向新的高度三方面的战略研究 。二是反映城乡改革和农民就业转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和各地解决问题的创新经验,分析影响农民转移就业、培训、权益保护和阻碍农民工市民化的体制因素,以及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要解决的制度创新、政策调整问题,提出政策建议 。三是结合解决城乡、区域差距扩大的问题和区域产业转移、布局调整的新形势,分析总结中西部地区农民、返乡农民工创业带动就业的经验和趋势 。四是总结农村改革、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和就业转移的历史经验,展现农民、农民工在城乡改革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 。目录倡导创业精神,积极推动农民就业创业化危为机 。加快消除二元体制.将农业人口转移推向新的高度再接再厉,将中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就业转移工作推向新的高度以人为本创业就业,构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创业就业是永恆的主题当前国际国内巨观经济形势、中国发展前景与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加快消除城乡二元结构,还农民应有权利与国民身份弘扬创业精神,改善就业环境关于解决农民工失业问题的调查与建议关于中部地区县域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为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鸣锣开道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坚持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强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促进边疆民族和谐发展面对挑战,坚持以创业带动就业对云南农村劳动力开发的思考云南红河州返乡农民工情况调查常抓不懈,临“危”不惧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四川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研究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调查分析应对金融危机,提高劳务输转水平坚持科学发展观,逐步推进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深入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掀起创业促就业热潮山东省农民工现状、问题和发展思考高度重视当前农民工就业问题帮助农民工渡难关,防止激化社会矛盾危机与二元体制共振.呼唤农民工融入城市国际金融危机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国际金融危机对农民工就业、收入的影响较为严重绝大多数返乡农民工将继续外出就业农民工失业特点与化解就业困难的难点应对危机,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对策国际金融危机下农民工返乡未引发大量土地纠纷的启示面对金融危机,农民工子女在担忧什幺农民工就业形势的新变化建立身份统一、权益平等的制度体系.推进农民工市民化中国农民工战略问题研究农民工就业“两难”纠结构建我国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障制度设计探索关于建立城乡统筹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问题的研究接纳农民工融人城市社会的“宁波模式推进农民向市民的身份转换外出务工人员发展及权益状况调研报告留守还是流动?妇女留守的决定因素分析农村留守妇女经济活动参与状况探析尊重农民、农民工在城乡改革发展中的首创精神和主体地位万里与农村改革讲农民权责利的经济社会变革中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研究会20年基层民主探索变革社会的新治道农民的政治发挥农民工在培训管理中的主体作用(SIYB)创业培训是提高创业能力的有效途径鼓励创业带动就业 。双向流动推动二元结构转变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支持农民就业创业依託“四大”经济优势,江苏农民奋力创业支持农民、农民工创业的创新实践创业和就业的良性互动发展农民小额贷款,助推农民创业致富泰州农民创业与返乡创业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抓住云南旅游二次创业机遇,在农村创造非农工作职位农民合作组织要因地制宜,扎实引导·收起全部<<前言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走势波谲云诡,陷入衰退,也使我国沿海发达地区许多外向型企业深受其害,导致大量农民工失去工作岗位、提前返乡 。城乡二元体製造成的权益缺失,又加大了危机对农民工的伤害 。国家採取紧急应对措施,遏制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冲击,以农民工居多数的产业工人和政府、企业共克时艰,经济形势迅速好转 。农民工集中失业返乡问题得到平稳解决,但危机中暴露出的问题仍有待解决 。2009年10月,中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召开金融危机背景下农村就业、创业论坛暨2009年年会,重点议题是国际金融危机与中国农民就业问题,着重分析当前农民就业的发展趋势、主要问题和对策,提出要加快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把农村劳动力转移推向新的高度 。受危机影响的农民工就业,虽然与经济一样,实现了明显转变,但其提供的教训令人深思 。它再一次表达了简明的道理:就业是民生之本,产业、企业是就业之基 。它给深入认识中国农民转移就业以启示:首先,多数进城就业农民工的出路是融入城市 。那种认为经济危机来了,农民工就可以回乡种田,把他们就业困难的包袱甩到农村,从城市单方面的需要出发,挥之即去,需要时招之即来,已是不切时宜的认识误区 。我国的产业、就业、城乡结构转变到今天,亿万农民工已深深嵌入非农产业和城市,不仅危机中80%以上的进城农民工仍岿然不动,而且失业返乡的绝大多数也已不可能回到土地,农民工的问题已经主要是城市问题,应主要通过城镇化解决 。其次,在依託外需的发展中,对内需培植不够,很重要的是在农民工上 。他们的工资长期偏低,缺乏社会保障,在子女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公共服务不均等,增加了负担和消费顾虑 。稳定就业的农民工不能在城镇安居,更堵塞了住房、耐用消费品、服务等一系列消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