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祖忘典


数祖忘典

文章插图
数祖忘典【数祖忘典】数祖忘典 , 并无可查证之出处 , 可能是以讹传讹之词 , 应该是“数典忘祖" , 两个词语含义迥然 , 但常易混用 。
基本介绍中文名:数祖忘典
拼 音: shǔ diǎn wàng zǔ
解 释:谈论历来的制度把祖先的职守忘了
出 处:先秦·左丘明《左转·昭公十五年》
数典忘祖【拼 音】 shǔ diǎn wàng zǔ【解 释】 数:数着说;典:指历来的制度、事迹 。谈论历来的制度、事迹时 , 把自己祖先的职守都忘了 。比喻忘本 。也比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 。后来就用数典忘祖比喻忘掉自己本来的情况或事物的本源 。【出 处】先秦·左丘明《左转·昭公十五年》记载 , 晋国大夫籍谈出使周朝 , 周景王责问晋国为什幺没有贡物 。籍回答说是因为晋国从来没有收到过周王室的赏赐 。周景王一一举出晋国受赏的事情 , 说“籍父其无后乎!数典而忘其祖 。”责备「籍谈」身为晋国司典的后裔 , 竟不知祖上经历的事情 。《左传·昭公十五年·传》:十二月 , 晋荀跞如周 , 葬穆后 , 籍谈为介 。既葬 , 除丧 , 以文伯宴 , 樽以鲁壶 。王曰:“伯氏 , 诸侯皆有以镇抚室 , 晋独无有 , 何也?”文伯揖籍谈 , 对曰:“诸侯之封也 , 皆受明器于王室 , 以镇抚其社稷 , 故能荐彝器于王 。晋居深山 , 戎狄之与邻 , 而远于王室 。王灵不及 , 拜戎不暇 , 其何以献器?”王曰:“叔氏 , 而忘诸乎?叔父唐叔 , 成王之母弟也 , 其反无分乎?密须之鼓 , 与其大路 , 文所以大蒐也 。阙巩之甲 , 武所以克商也 。唐叔受之以处参虚 , 匡有戎狄 。其后襄之二路 , 釒戚钺 , 秬鬯 , 彤弓 , 虎贲 , 文公受之 , 以有南阳之田 , 抚征东夏 , 非分而何?夫有勛而不废 , 有绩而载 , 奉之以土田 , 抚之以彝器 , 旌之以车服 , 明之以文章 , 子孙不忘 , 所谓福也 。福祚之不登 , 叔父焉在?且昔而高祖孙伯黡 , 司晋之典籍 , 以为大政 , 故曰籍氏 。及辛有之二子董之晋 , 于是乎有董史 。女 , 司典之后也 , 何故忘之?”籍谈不能对 。宾出 , 王曰:“籍父其无后乎!数典而忘其祖 。”【用 法】 紧缩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 用于人【示 例】清·袁枚《小仓山房尺牍》:“枚祖籍慈谿 , 为兄部民 , 因生长杭州 , 数典忘祖 。”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三:“况周秦两家 , 实为南宋导其先路 , 数典忘祖 , 其谓之何?”高燮《索黄滨虹治印先寄以诗》:“吁嗟假学何其多 , 数典忘祖圣所呵 。”【近义词】 崇洋媚外【反义词】 饮水思源数祖忘典——并无可查证之出处 , 可能是以讹传讹之词 , 或仅能从字面意思强解为”数说祖宗的东西而忘却了常规的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