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妈


先生妈

文章插图
先生妈【先生妈】《先生妈》发表于1944年,是吴浊流短篇小说代表作 。小说深刻地揭示出日本殖民者失败前夕,与台湾人民之间的矛盾空前尖锐的情况下,疯狂推行“皇民化运动”,一些民族败类为了私利,极力使自己“皇民化” 。相反,一些具有民族气节的台湾同胞,对此表现极端不满和抗争 。
基本介绍中文名:先生妈
外文名:misshishi
含义:邵族的女祭师
职能:服侍最高祖灵和氏族祖灵
作者:吴浊流
发表日期:1944年
作品名称「先生妈」是邵族的女祭师,女祭师的邵语发音为misshishi原意为受尊敬的人或作祭的人,日治时期称为shishi,闽南语发音为「先生妈」,现邵族人也习惯用要「先生妈」来称呼之 。「先生妈」负责祭祀「祖灵篮」,和主持祖灵祭 。族人的婚丧喜庆、男子成丁、建筑、造船等祭仪,也都由先生妈来执行,「先生妈」的职能是服侍最高祖灵pasalar和氏族祖灵Apa,并为族人告解、除秽,获取平安,可以说是邵族宗教生活的支柱,也是精神生活的告慰者 。作者介绍吴浊流(1900-1976),原名吴健田,台湾新竹县人,被台湾文学界誉为“铁和血铸成的男儿”和“傲骨凛然的独行侠” 。1936年发表处女作《水月》,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先生妈》、《功狗》、《陈大人》,长篇《亚细亚孤儿》等 。主要内容《先生妈》发表于1944年,是吴浊流短篇小说代表作 。小说深刻地揭示出日本殖民者失败前夕,与台湾人民之间的矛盾空前尖锐的情况下,疯狂推行“皇民化运动”,一些民族败类为了私利,极力使自己“皇民化” 。相反,一些具有民族气节的台湾同胞,对此表现极端不满和抗争 。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位永葆民族气节,极端憎恶、反对“皇民化”,同情并施捨老乞丐的正直、善良而又非常刚毅的先生妈;作品写的另一个人物是爱钱如命,奴性十足,丧尽人格,毫无民族尊严的伪善冷酷的钱金髮 。先生妈处处与儿子的“皇民化”作对,最终含恨而死 。作品对先生妈的美好品格,给予热情的歌颂和讚美,而对钱新发之流的民族败类,给予无情地揭露和批判 。《先生妈》在艺术上除了巧妙的构思,浓郁的乡土气息,独具特色的人物描写等一般特点外,更为突出的是在尖锐的矛盾对立刻画人物性格和讽刺手法的运用 。先生妈与儿子钱新发在“皇民化运动”中,始终处于对立状态 。先生妈的美好品格正是在与儿子搞“皇民化”的斗争中得以展现的 。她不学日本话,不穿和服、不住日本式的房子,甚至遗嘱中还提出“不可用日本和尚”,表现她高尚的民族气节 。而钱新发的爱钱如命,处处搞“皇民化”的奴才相,又多是通过讽刺手法展现的 。作品原文部分 原文:后院那扇门,咿暧地响了一声,开了 。里面走出一个有福相的老太太,穿着尖细的小鞋子,带了一个丫头;丫头手提着竹篮子,篮子里放着三牲和金银纸香 。门外有一个老乞丐,伸着头探望,偷看门内的动静,等候老太太出来 。这个乞丐知道老太太每月十五一定要到庙里烧香 。然而他最怕同伴晓得这事,因此极小心地隐秘此事,恐怕泄漏 。他每到十五那天,一定偷偷到这个后门等候,十年如一日,从来不缺一回 。当下他见到老太太,恰似遇着活仙一样,恭恭敬敬地迎接 。白髮蓬蓬,衣服褴褛补了又补,又有一枝竹杖油光闪闪,他到老太太跟前,马上发出一种悲哀的声音:“先生妈,大慈大悲!”先生妈听了怜悯起来,立刻将乞丐的米袋拿来交给丫头,命令她:“米量二斗来 。”但丫头踌躇不动 。先生妈看了这情形,有点着急,大声喝道:“有什幺东西可怕,新发不是我的儿子吗?零碎东西,不怕他,快快拿来 。”“先生妈对是对的,我总是没有胆子,一看见先生就惊得要命 。”说着,小心翼翼地进去了 。她观前顾后,看看没有人在,急急开了米柜,量米入袋,怆怆惶惶跳出厨房,走到先生妈面前,将手掌抚了一下胸前,才不那样怕 。因为厨房就在钱新发房子的隔壁,量米的时候如果给钱新发看见,一定要被他臭骂一顿,他骂人总是把人骂得无容身之地,那管他人的面子 。有一次丫头量米的时候,忽然遇见钱新发闯进来,他马上发怒,向丫头吓道:“到底是你最坏了 。你不量出去,乞丐如何得到 。老太太说一斗,你只量一升就成了 。”丫头听了这样说法,不得不依命量出一升出来 。先生妈就问明白这个缘故,马上发怒骂道:“蠢极了!”借了乞丐的杖子,凶凶狂狂一直奔了进去 。钱新发尚不知道他的母亲发怒,仍在吵吵闹闹,说了一篇道理 。“岂有此理,给乞丐普通一杯米最多,哪有施一两斗米的!”母亲听了这话,不分皂白,用乞丐的杖子乱打一顿骂道:“新发,你的田租三千多石,一斗米也不肯施,看轻贫人 。如果是郡守、课长一来到,就大惊小怪,备肉、备酒,不惜千金款待他们 。你成走狗性看来不是人了 。”骂着,又拿起乞丐的手杖向钱新发打下去 。家人吓得大惊,七口八嘴向老太太求恕,老太太方才息怒 。钱新发敢怒而不敢言,气无所出,只怨丫头生是生非 。做人最难,丫头也无可奈何,不敢逆了老太太,又难顺主人,不得不每月到了十五日依然慌慌张张,量出米来交给乞丐 。后来到了战局急迫,粮食开始配给,米也配分 。先生妈因时局的关係不能施米,不得不用钱代了 。丫头每月十五日的忧郁,到了这时候,才解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