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氏宗谱( 二 )


严氏宗谱

文章插图
严公凤山墓赐进士第嘉议大夫刑部右侍郎鄞东洲屠侨书篆公讳弘覆,字本诚,世家兴国州之凤山,自称凤山居士 。曾太父质,长官司吏目 。太父云,泰兴县儒教谕 。父仲正,苏州府同知,阶中顺大夫,治苏有善政,配王宜人,成化辛卯四月廿七日生公于苏之宦邸,嶷异常见,人知严氏之必昌矣 。后三载致政,携归故乡 。比长,益颖敏,读书过目成诵,通晓大义 。侍大夫公及王宜人,旦夕不离左右 。公与宜人亦以晚得此子,不欲令远游,以故学成而不应举 。才气汹涌,下笔万言立就,议论古今,出经入史,虽专门名家弗及也 。每清夜酒酣,朗诵孔明《出师表》、《浩歌》、武穆《送紫岩北伐》诗,盖以英雄自况 。邻省盗起,远近络骚,当道知公有才略,辟以御冠 。乃号召义勇,修明约束,人人争奋敌忾,盗闻之,不敢犯境 。乡邻有争斗者,辄谕以礼法,率多心服,不赴讼于官 。未尝受人馈谢,周贫恤匮,不惜所费,尝出粟赈饑,例授冠牒,非其志之 。遭王宜人大夫公丧,哀毁骨立,殡葬如礼,手植万松,构孝思亭以庐墓侧,抚恤庶第,人鹹以孝友称,当戒训其子曰:世道不古,良由学术不正、辞章功利之习,有以坏之 。士君子立身天地间,当知所师法毋为习俗所移,皆名言也 。卒于正德丁丑十月三日,距生四十有七岁 。呜呼,以若人而不永季,惜哉,公配潘氏,生二子,长光溥,上捨生,先卒;次光治,号梅池,中湖广乡试,授浙江嘉兴府推官 。公勤清慎,民颂青天,三载奏绩 。主上嘉之,推恩,赠凤山如其官,而封潘氏为太孺人,复擢梅池宁波府同知,先声所至,吾郡士民欣欣相迎也 。一日谓余曰:先君之墓,大中丞陆公铭诸幽矣,未有表之者,愿乞一言以垂不朽 。予素知梅池之贤,皆凤山公庭训所致,且宦业方隆,乔迁可待,而朝廷封赠之典未艾也,故表其平生志行,以为世劝焉 。大明嘉靖廿四年(1545年)岁在乙巳季冬月十三日不肖孤子严光治泣血稽颡立严公光治墓表进士第通议大夫礼部右侍郎通山两崖朱廷立撰 进士中顺大夫知江西饶州府事南充子州王之臣书
严氏宗谱

文章插图
严公光治墓光治公,字德卿,号梅池,世居兴国 。曾祖云,任泰兴县教谕;祖仲正,任苏州府同知;考弘覆,号凤山,以梅池显,赠父文林郎,母潘氏封太孺人 。生公丙辰正月十一日,方离襁褓,见者奇之,甫及胜衣,经史成诵,十五游庠,数为□□□□重,领壬午[乡]荐,上春官[报罢],获侍甘泉门下,五落礼围毋所逼,就嘉兴府,守官箴,伸冤理枉,御史周公□荐 。文不□也,妖毁、朱入、祠建、景行,太学生徐元春纂要,足征也 。三载报政,始沐 。□□□知识明敏通达,不泥于故常,操履端洁果毅,足当乎大任,案无留牍,狱无繫囚,皆道公之实□,擢宁波府同知,□□未遂,例调顺庆,政声如在浙时,乙巳改任茂州,弃养而退,归田未几,丁未疾作 。训其子曰:二十载未,王十心夺道事,人随往见黜,且予两任刑官,开释无辜,古活十人者有后,宜各勉之 。卒于戊申四月□日,享年五十有三 。配江氏封儒人,男三:继豫,娶江夏少府沈梦三女,续娶石氏;继豸,娶佥宪杨二石女,新创 。继篆,娶蕲州□□化云川女 。女二:长适刘师明,次适顾少忝,问孙男汝如,聘明氏;汝致,聘费氏,女淑贤□,抱拙家□,公□绍梅□□遐先谊,稽颡曰豫,以癸丑年十二月初六举先君柩,葬于柏木嘴凤山公墓左,见陆公铭诸幽矣,犹未有表之者,顾余言:少为光予考公,为亲而仕,为亲而隐,抚兄遗孤,若己之子 。宦路险阻,略无愠也,两仁之□场皆获,门弟在浙,孙铨仇晋卿在蜀,往蹇来誉,安宇张万毕,皆其所注焉者 。他如赈荒周急,昏夜必应,则公之孝友夙成,忠义弥笃,德之崇矣,且若人之德,仅殁越伍十,岂天道之不可知,抑郁不尽以遗志后耶 。维然公之为宦,亦有吴栖蜀羁诸稿;公之文事,有《惠孚》、《狱辩》等篇 。公解组以来,迄今一纪 。吾乡有过浙蜀,与彼士民经□化□其生也,必就而问曰:严大夫起居无恙?迨其死也,必详而询曰:严青天子孙何似?口碑啧啧,旷地同□,□不待予表,自昭昭于天,后世者姑次第其颠末云 。嘉靖癸丑岁十二月十二日吉 不肖孤严继豫 泣血稽颡立世系阳新县黄颡口镇严家塆历代世系世序直系支系世序直系支系第1世助公第25世崇公第2世杰公第26世绶公第3世安公第27世令斌公第4世亦正公第28世郢公第5世翊公第29世懿公第6世光公子陵第30世维公第7世焕公第31世羽公第8世勖公第32世功弼公第9世勤公第33世可求公第10世麟公第34世颐公第11世颜公第35世醮公第12世长公第36世翼公第13世畯公第37世纪公第14世文明公第38世思礼公第15世弦公第39世昌孕公第16世高公第40世嘉猷公第17世植之公第41世忠宁公第18世泄期公第42世宏策公第19世慈公第43世正方公元方第20世撰公第44世廷珪公廷素第21世挺之公濬之公 侃之公第45世怀栉公立栉[徙瑞州] 大栉[徙武宁] 慎栉[徙南京]第22世武公第46世以道公[行念七]以信[行念六]第23世资公第47世国祥公国襚公第24世隆公第48世仲璧公仲玠公[钧举公]仲琏公仲玠生子二:子章 子华阳新县黄颡口镇始祖钧举公(仲玠)派下世系世序名讳生平纪略第一世仲玠字季翁,号钧举,行寿五 。妣项氏,生子二:子华、子章(谱载:公返原籍参加科考) 。公出贸淮安因遭风转居(注:湖广兴国州,地名黄颡口)辛亭里后,元至正年,举茂才,任黄州路提领 。葬东庄屋上手坐丁向癸 。禁界:坟前直出梁人地、后以梁人地、东以梁人地、西以陈人地为界 。第二世子华仲玠公次子,妣王氏,生子二:黑龙、黑虎 。公带虎回江西,无考 。第三世黑龙子华公长子,字可雄,行贤十一.妣刘氏,行德十二 。生子一:亨淑 。公葬荆山园竹坑口,癸山丁向.妣葬长乐源双井乐人屋侧,寅山申向 。第四世亨淑黑龙公子,行继一,妣金氏,伍氏、吴氏,生子四:宣一、宣三、女一宣姑、宣四、宣五 。公生元顺宗末,殁于洪武廿五年,葬门首柏木嘴,酉山卯向.妣葬本山之右,同向 。切详:吾祖乃吾宗继业垂统第一也.先世不纲,陈友谅陷兴国,建都九江,实以附近居民.祖方十余岁,亦随迁例 。我太祖高皇龙兴癸卯八月,大捷鄱阳,伪都倾覆,祖同邻人郭氏潜回.天下大定,洪武初年,赖舅氏刘七斋送祖归,做屋于旧居之所,辑累旧业,即今所居是也 。【节录仲正《叙》 嗣孙天开述 坟四围不许羁牲打麦 。】第五世宣一宣三宣姑宣四宣五宣一继一公长子,字尚文,明举人,任四川马剌长官兵马司吏目 。生子二:长霖,次云 。云出继宣二姑名下为嗣 。宣三继一公次子,讳郁,字尚礼,号潜德.元配刘氏无出,续娶李氏,生子一:雾 。宣二姑继一公之女,未适夫亡,在家守节.立长兄次子云承嗣 。宣四继一公四子,讳凯,字尚义 。妣□氏,生子一:露 。公葬提领坟桂珩公墓前 。宣五继一公五子,讳彬,字尚和,妣殷氏,生子二:雳、霂 。复妣汪氏,生子三:震、霆、沾 。 传记严公光治传略严光治,字德卿,号梅池,生于1496年(大明弘治丙辰年)农曆正月十一日,敕文林郎 。其曾祖云,泰兴县教谕;其祖仲正,任苏州府同知;其父弘覆,号凤山,赠文林郎浙江嘉兴府推官;其母潘氏,1540年(嘉靖十九年二月十二日)敕太宜人,礼部尚书孙承恩并为其书《题蟠桃图为严梅池节推寿母》(见《四库全书·文简集》)一首 。公方离襁褓,能诵经史,才智过人 。15岁时,在州学游庠 。年仅21岁,慈父见背 。一直到嘉靖壬午年公26岁时,始中湖广乡试 。后侍读于明代哲学家、教育家、书法家湛若水门下 。其后因诸多原因,家道中落 。为政后,嘉靖十六年,就任嘉兴府推官 。为官从政,案不留牍,狱无繫囚,伸冤理枉,恪守官箴 。1540年(嘉靖十九年),因光治公之政绩和德行,朝廷“视品推恩,缘子贵父”,“主上嘉之推恩,赠凤山如其官”,在其父凤山公离世23年后,赠为文林郎浙江嘉兴府推官 。同时复擢光治公为宁波府同知,因归未遂,又例调四川顺庆 。顺庆6年,政声如在浙时,颇受时任川北道按察司佥事杨瞻之重 。1545年(嘉靖乙巳年),奉朝廷之命进任茂州知州,后弃养归田 。丙午过后,丁未疾作,1548年(戊申年)农曆四月去世,享年53个春秋 。归田期间,适逢族中大修谱牒,现存嘉靖戊申年二月刊印的光治公撰写的家谱序文,应该为当时所作 。公之一生,知识明敏通达,不泥于故常;操履端洁果毅,足当乎大任 。为官勤洁清慎,深受川浙士民爱戴;为文颇为不俗,老到谨严,深得太学生徐元春的推崇,文章有《惠孚》、《狱辩》等篇 。其诗散见于川浙各地名胜,四川《保宁府志》和《营山县誌》均可见其诗 。现存诗《锦屏山》、《灵云观》和《石桥》三首,其《锦屏山》一诗录入杨林由先生编着的巴蜀诗词总集《阆中历代诗词选》一书中 。金堂先生行略严君金堂,名茂玉,表字翰卿,号林之,楚北兴国州人 。曾祖曰安邦,祖曰朝选,父曰恆足 。太学生金堂有壮心,光绪十五年弃家赴北洋淮军据扎北塘海口之江军门麾下,军门字寿庵亦兴国人也 。十七年秋,金堂随军进剿热河教匪,次年克复平、建、赤、朝四邑,以勤慎耐劳赏六品军功 。二十年甲午,随军援朝鲜,乘轮舶出大沽海口,三昼夜进牙山登入,六月廿七日成欢接战,竟日失利,越公、忠、清三州退守平壤府 。及中秋,四门血战,五日粮尽,越安、定、义三州,渡鸭绿江抵九连城,齐对收兵 。九月廿七日,虎耳山又战,地不可守,越凤凰城,驻军摩天岭,左曰大高岭,右曰小高岭,扼要设防,始得地利 。十月五日,大高岭下塔子铺会战,我军连捷 。半月间复岭外连山关及分水岭等区,击毙匪目富兰三造等 。军务稍平,金堂以奋不顾身兼护军粮超保钦加五品衔 。吁:海山苍苍,天风琅琅,连营吹角,壮士慨慷!金堂暇辄谒余于幕,虽余骯髒,未尝薄视金堂也 。明年和议成,随对进关,即请假归理家事 。每于文士接谈,蔼然而和,无剑戟气 。今闻其族修家乘书以贻之,余又不习为谀词,固知金堂知我 。宣统二年候补知县愚弟毛鸿挥拜题 。遗录名目仲勛为使司丞 宏乾庠生 光朝三闾祠,香火同,家族铸有大钟光宾氐十妣赵氏,生子二:汝恆、汝怡,公妣俱葬保政里檀林云祥垴,巽山乾向 汝恆氐十长子,妣张氏,无出,孀居,列节门 汝怡氐十次子,俱葬云祥垴檀林 平坡公行天十,妣倪氏,合葬保政里马家湾,子山午向,生子五汉、绅、雍、缙、縚 继汉有子汝楷绅 雍 缙 縚 继恺继绪选贡生 德海俱葬马家湾 西桥妣张氏,葬后山茶园边,东向 汝文亨 康三人俱属西桥子 汝彦 舒 清 肃 性 郭以上六人俱系汝字派,名登大钟 时朴 瑖 遇以上三人,名登大钟 时扬汝怡长子 时擢汝怡次子瓒 传 宽 明 迪 助 调以上七人,时字派,名登大钟则易 则成二人名登大钟 时清 让 谦 恭 敬 逊以上六人系西桥之孙 继泉 易山继泉之子薇山字子思,葬保政里陈家嘴叶家塘墈上,坐庚向甲,前后左右窖石为界,禁木樟树几株,碑石现在,存派,正先葬小官垴,坐北向南 。考证关于《严氏宗谱》的编撰及祖先落业时间的考略【家谱实录】一.乾隆四年(1739年)谱序文严天柱《序》:自洪策公迁豫章奉新后,钧举公任黄州路始居黄颡口,爱其山谷灵秀,涧水清漪而落业焉,由宋历我朝 。严天开《谱叙》:其着姓兴国始祖,仲玠公自奉新石巷徙居黄颡口,至贤公始出户焉,曆元而迄我朝 。严存祺《叙》:吾族始祖仲玠公,本豫章奉新故郡,于元顺帝四年徙楚之兴国(元朝称永安,即今阳新兴国城关)黄颡口镇,传三世而我贤公字可雄者,始出户焉,由元而迄我朝十有五世年,历四百发祥,可谓远矣 。严存启《序》:吾族失谱历今九十余年矣 。“亨淑公”条目:黑龙公之子,行继一,生子四,宣一、宣二姑、宣三、宣四、宣五 。公生于元顺宗末,殁于洪武廿五年 。吾祖乃吾宗继业垂统第一也,先世不纲,陈友谅陷兴国,建都九江,实以附近居民 。祖方十余岁,亦随迁例,我太祖高皇龙兴,癸卯八月大捷鄱阳湖,伪都倾覆,祖同邻人葛氏潜回 。天下初定,洪武初年,赖舅氏刘七斋送祖归,做屋于旧居之所,辑累旧业,即所居是也 。二.嘉庆十三年(1808年)谱序文1.严守期《重修家谱序》:自1736年(乾隆元年)丙辰年岁纂修以来,经年累月,综而计之,至今七十三载,凡五世矣 。2.严守敏《续修宗谱序》:吾族家乘,自乾隆元年刊修以来 。三.“仲玠公”条目:公出贸淮安,因遭风,转居辛亭里(注:湖广兴国州地名黄颡口),后元至正年(1341-1370)举茂才任黄州路提领 。“光魁公(1500-1583)”条目:宏达公次子,字伟卿,号松山,行贞八,创业祖居 。四.仕宦严公钧举(仲玠公),1341-1370(元至正时)时举茂才官至黄州路提领,因刘福通乱麻城,徙居兴国州黄颡口而家焉 。五.逸士篇严光魁:开拓鸿基,课子克家,躬行孝友,对霜露而哀笃双亲,秉阳和而慈蓄家众 。六.人物传严达《祖母黄孺人节烈传》:无何“献闯”二贼先后纵横带甲满地杀人如麻,父莫保子,兄莫保弟,各纷纷潜逃……此时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居黄隆五年,迄我朝鼎定,方敢回家及诣庐室,兵灾之后,蓬蒿满目,田废园荒 。七.大冶下圻严氏宗谱①璋品、鹏程《续修宗谱序》:吾先祖原居江右籍,初,世居吴头楚尾,后,迁居兴国州黄颡口 。②《谱跋》:粤稽吾祖宗绩公自江右迁居兴国州黄颡口系马墩,传九世至伯瑞公,复迁冶邑下圻 。③《甲子年谱说》:兴国黄颡口系马墩,系宗绩公自江右以来,落业居住之所 。【分析思考】一.上述谱文中,都说到一个共同的祖居地—黄颡口,在这里“黄颡口”一词仅仅是指地名而非治所名,具体地说就是指今天的黄颡口镇政府所在地 。至于祖居地,在乾隆四年的几篇谱序里没有一篇是说“落业严家塆”,或“落业黄颡口严家塆”的,应该说,严家塆并不是我们落业此地的第一祖居地 。在“仲玠公”条目中并且明白无误地写着“因遭风转居(注:湖广兴国州地名黄颡口)辛亭里” 。二.其一,至正(1341-1370)是元惠宗(即元顺帝)的第三个年号,也是元朝的最后一个年号,在此期间,有“仲玠公举茂才任黄州路提领”一事 。其二,“仲玠公”条目中说“公出贸淮安因遭风转居辛亭里”,这里的“转居”应该是指一个暂时性的住所,同时也说明了严氏最初在1336年前后落业黄颡口的缘由 。之后,直到后元至正(1341-1370)年间,仲玠公举茂才任黄州路提领,因元末农民起义(刘福通)阻乱未归,才真正落业黄颡口 。三.“元顺宗四年”应该是指1336年,假如严存祺《叙》中说“于元顺□四年徙楚之兴国黄颡口镇”没有错的话,1336年就是我们落业黄颡口的时间,“由元而迄我朝十有五世年,历四百发祥”这话也是正确的 。乾隆四年(1739年)减去四百年,即1336年前后,时间相吻合 。从1336年算起,我们落业此地已经有660多年了 。四.既然严家塆不是我们第一个落业祖居地,那幺第一个落业祖居地到底在哪里?据天开《谱叙》和存祺《叙》中都说,“至贤公始出户焉”、“ 传三世而我贤公字可雄者始出户焉”,这里的“出户”应该是从家里出来的意思,成语“足不出户”中的“出户”也有此意 。那幺这里的“家”到底在什幺地方呢?这里的“家”也只能是黄颡口 。“ 传三世而我贤公字可雄者始出户焉”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落业此地后过了三代,“贤公字可雄者”才从家里搬出,自立门户 。“贤公字可雄者”是严姓落业严家塆的第一始祖 。大冶下圻是“九世而出”( 嘉靖初年),可以说,黄颡口系马墩应该是大冶和严家塆共同的祖居地(迁居严家塆可能是以后的事情) 。五.“亨淑公”条目中说“公生于元顺宗末(1350年前后),殁于洪武廿五年(1392年),吾祖乃吾宗继业垂统第一也”、“ 做屋于旧居之所,辑累旧业,即所居是也”,“ 旧居”乃前人居住过的地方,应该是“可雄公” 的“旧居”,因此说亨淑公“乃吾宗继业垂统第一也”,那年是洪武初年即1368年 。从“亨淑公”条目上我们还可不难推测出,亨淑公的生平大约在1348年左右至1392年之间 。六.严存启《序》中说“吾族失谱历今九十余年矣”,按照这个时间计算,从1739年(乾隆四年)上推90余年,谱失时间应该是在1645年前后 。也就是说从1645年到1739年首修家谱这90多年的时间里严家塆是没有谱的 。另,据有关资料显示:l645年,这年清军大举入侵江南;是年,李自成领导的大顺军在湖北阳新、江西九江连遭重大挫折;同年6月15日多尔衮再次颁“剃髮令”,规定:“全国官民,京城内外限十日,直隶及各省地方以布文到日亦限十日,全部剃髮 。”其执行口号是:“留头不留髮,留髮不留头”,这一规定激起了许多汉人的反抗 。如史上有名的“扬州十日”事件(满清军队在扬州城内至少屠杀了30万人)也是发生在1645年 。七.据严达《黄孺人节烈传》描述:“无何献闯二贼先后从黄带甲满地杀人如麻,父莫保子,兄莫保弟,各纷纷潜逃……此时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居黄隆五年,迄我朝鼎定,方敢回家及庐室,兵灾之后,蓬蒿满目,田废园荒 。”这里的“献闯”是指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和李自成二人 。据史载:1645年,清军大举入侵江南,李自成领导的大顺军在湖北阳新、江西九江一带在清军的围剿中遭重大挫折 。为了躲避战乱,此时的严家塆也是“蓬蒿满目,田废园荒” 。一直到清朝建立后,天下太平,才陆续回家,重建家园 。我们的家谱也应该是这个时候因兵灾而毁 。严守期《重修家谱序》中说“自乾隆元年(1736年)丙辰年岁纂修以来,经年累月,综而计之,至今七十三载,凡五世矣 。”也就是说第二次修谱距离第一次修谱的时间也有73年的时间 。八.从1645年谱失到1808年(嘉庆十三年)一共有160年左右的时间,期间,严家塆只修过一次家谱 。160多年的时间甚是漫长,期间,可以发生很多的事,也能够让人忘记很多事,据此看来,我们的谱肯定有问题,不得不让人深思 。九.据大冶下圻家谱记载:大冶严氏是在1522年至1527年之间(大约在嘉靖初年)迁过去的,谱里说,其原居地在兴国黄颡口系马墩 。这里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既然“历九世”(近200年的时间),我们可以推算双方落业的时间基本上是相同的,且落业的地点也相同,都在黄颡口(系马墩也在黄颡口) 。同时我们还可以推算,大冶下圻一支在黄颡口至少居住了近200年的时间,也是一段较为久远的历史 。十.我们的谱是在1645年前后丢失的,而大冶下圻严氏是在嘉靖初年(1522年至1527年左右)迁过去的,也就是说他们是在我们的家谱丢失之前就过去了,所以说他们的谱是比较可信的(这期间,假如没有和别的严姓家族合谱的话) 。十一.大冶下圻严氏家谱里有严公光治的序文,也是可信的 。根据严公光治和严公凤山两个人的墓表可以考证出,1522年(壬午)光治公中湖广乡试,1545年(乙巳)弃养归田,1546年(丙午)闲居在家,1547(丁未)年疾作,1548年(戊申)4月离世,期间适逢族中修谱,严公光治的序文乃同年2月刊印 。但序文里的正德年号纯属错误记载,正确的时间应该是1548年(嘉靖二十七年戊申岁)4月 。因此我们可以进一步推测出,大冶下圻严氏家谱要幺是嘉靖初年搬过去以后再回来合修的,要幺是1548年以后搬过去的 。十二.严公光魁(1500-1583)条目里说其“创业祖居”,“ 逸士篇”里说其“开拓鸿基”,据此推测,光魁公应该是继贤公之后,开创严家塆祖居基业比较重要的一个人物 。可以看出,我们和大冶下圻一支应该有很大的渊源关係 。十三.元顺宗和元顺帝之辨:①孛儿只斤·答剌麻八剌(1264年-1292年),元朝太子真金之次子,元武宗、元仁宗之父 。1285年(至元二十二年),真金去世,元世祖属意孙子答剌麻八剌为继承人(事实上并没有继位) 。1291年(至元二十八年),元世祖令答剌麻八剌出镇怀州,1292年初,在京去世 。元武宗即位后,追封其父真金庙号顺宗,谥号昭圣衍孝皇帝 。②元顺帝即元朝最后一个皇帝元惠宗 。之所以又叫元顺帝,是因为明太祖攻打大都时,元惠宗不进行抵抗,仅带部分家眷逃往上都,后又逃至应昌,因为没有进行大规模的抵抗,“大明皇帝(指明太祖)以帝知顺天命退避而去特加其号曰顺帝”(元史卷·四十七·顺帝十) 。明代修撰的元史中即以明太祖上的谥号称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