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塔以色列


贝塔以色列

文章插图
贝塔以色列【贝塔以色列】贝塔以色列是指黑色皮肤的犹太人 。黑肤色的犹太人自称“贝塔以色列”(Beta Isreal),意为“以色列家园”即信奉犹太教的衣索比亚人 。是世界上唯一的黑皮肤的犹太人,在衣索比亚期间他们信仰原始的犹太教义,他们不大懂犹太教律法,没有犹太人的经典《塔木德》因而曾被外界一度怀疑不是真正的犹太人,但他们的确保存并信守犹太教传统 。主要居住在衣索比亚亚贡达尔省的北部山区 。“贝塔以色列”在衣索比亚又称为“法拉沙”在当地语是“外来户”之意 。在移民以色列后,“贝塔以色列”在拉比们的帮助下逐渐回归到主流的犹太教中去 。
基本介绍中文名:贝塔以色列
外文名:Beta Isreal
指:犹太人
特点:黑色皮肤
历史犹太人本来聚居在巴勒斯坦地区 。从公元前8世纪开始,由于一场场战乱,他们开始向邻近的西亚、南欧和北非各地流散,继而又流散到西欧、中东欧和美洲 。人们按地域将流散到欧美的犹太人称为西方犹太人,将流散到亚非的犹太人称为东方犹太人 。犹太人流散到欧洲不久,各地发生迫害和驱赶他们的浪潮 。到15世纪末,这一浪潮达到高峰,西班牙和葡萄牙将他们全部驱逐出境 。遭驱逐的犹太人大多流亡到地中海沿岸其他国家,称为塞法尔迪人 。西亚、北非、巴尔干半岛各地的犹太人,大多是他们的后裔 。而在那次大驱逐之后仍留居欧洲 。其他国家的犹太人,则称为阿什肯纳兹人 。现在,南欧以外的欧洲、北美、澳大利亚和南非的犹太人,大多是他们的后裔 。目前,全世界大约有1500万犹太人,阿什肯纳兹人大约占70% 。以色列有530万犹太人,多数也是阿什肯纳兹人 。这些不同类别的犹太人都属于白人 。黑肤色的犹太人自称“贝塔以色列”,意为“以色列家园” 。衣索比亚犹太人有时被称为 Falashas ,其实这名称对他们不合适,那只是中世纪时代的衣索比亚人给他们这一撮人所起的名字,带着讽剌的意味,意即被放逐者或陌生人 。关于他们的起源,现有几种不同的说法 。最流行、最富传奇色彩的说法是,他们是属于黑色人种的示巴王国的女王马克纳同古犹太人建立的以色列王国的国王所罗门所生混血儿的后裔 。示巴王国是位于衣索比亚北部的一个古老王国 。其女王马克纳治国有方,王国版图不断扩大,同周围国家的交往异常密切 。所罗门王是公元前10世纪中叶以色列统一王国最着名的国王,建有一个从埃及到幼发拉底河的大帝国 。据《圣经·列王记》记载,示巴女王倾慕所罗门王的智慧,就带着臣僕、香料、宝石和黄金来到耶路撒冷觐见 。会面时,她向所罗门王提了许多问题,所罗门王一一作了令她极为满意的回答 。所罗门王的博学、其宫殿的豪华、其宴席的丰盛、甚至其臣僕的精美装束,均令她“诧异得神不守舍” 。对他们两人的关係作进一步陈述的是犹太教的一些文献和传说 。示巴女王美丽而聪颖,所罗门王威武而机智 。两人一见面,都被对方的容貌和才智所倾倒,油然而生爱恋之情 。女王在回国途中生下一个混血儿子,命名为埃布纳·哈基姆,意为“智慧之子” 。这个儿子后来继承王位,称孟尼利克一世 。他知道自己的身世,登基后曾专门到耶路撒冷拜见自己的生父所罗门王 。他离开耶路撒冷回国时,所罗门王派遣一些年轻的以色列人护送 。这些以色列人后来定居示巴王国,并与当地人通婚 。孟尼利克一世以及这些以色列人的后代成为“贝塔以色列”的祖先 。经过几个世纪的繁衍,到公元前1世纪前后,“贝塔以色列”据说一度达到几十万人 。公元4世纪,新兴的阿克苏姆王国统一衣索比亚北部地区,号称“万王之王”的厄查纳国王把基督教定为国教 。信奉犹太教的“贝塔以色列”遭到迫害和杀戮,人口急剧下降 。后来,由于义大利的殖民统治、衣索比亚的政治动乱和连年大饑荒,到20世纪70年代,他们的人数锐减到不足8万人 。身份不被认同“贝塔以色列”主要聚居在衣索比亚塔纳湖一带的山区,长期与世隔绝,同流散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没有任何联繫 。18世纪60年代,欧洲探险家来到衣索比亚探寻尼罗河的源头时,才发现“有些衣索比亚人竟也信奉犹太教” 。讯息传开,引起一些人种学家和历史学家的关注 。经鉴定,2000多年来他们首次被确认为犹太人 。但他们不大懂犹太教律法,某些宗教仪规和民族习俗同主流犹太人社会也有差异,没有犹太人的经典《塔木德》因而主流犹太人世界长期以来却拒不将他们视为自己的同胞 。直到1973年,以色列犹太教的赛法尔迪人大拉比才作出正式裁决,裁定“贝塔以色列”是古以色列人的子孙,属于犹太人的一支 。两年后,阿什肯纳兹人大拉比发表声明,表示同意这一裁决 。随后,以色列政府组建的一个特别委员会经研究也作出决定,正式承认“贝塔以色列”是犹太人,同其他犹太人一样享有向以色列移民的权利 。但是,后来发现,“贝塔以色列”实际上分为两种:一种信奉犹太教,另一种则信奉基督教 。前者被称为法拉沙人,后者被称为法拉什姆拉人 。“法拉沙”在衣索比亚古老的吉兹语中意为“外来人” 。他们聚居在塔纳湖以北地区,男子大多务农,少数从事织布和打铁等手工艺活,妇女则从事家务和制陶 。和大多数衣索比亚人一样,他们的生活水平很低,文盲率很高 。他们长期被当作一个少数民族对待,备受歧视,长期被剥夺拥有土地的权利 。但是,他们不顾民族与宗教的歧视,坚持信奉犹太教,诵读用吉兹语翻译的《圣经》和其他犹太教经文 。他们虽然不大懂犹太教律法,某些宗教仪规和民族习俗同主流犹太人社会也有差异,但他们仍严格遵守犹太教的法规和传统,实行割礼和斋戒,过安息日、逾越节、赎罪日等犹太教节日 。这表明,他们确实是犹太人 。法拉什姆拉人信基督教 。原来,自公元4世纪厄查纳国王将基督教奉为国教之后,几代国王都强令异教徒改信基督教 。不听令者,就遭受歧视和迫害,土地被没收,人被流放到更偏远的地区 。这样,一部分“贝塔以色列”被迫皈依基督教,对犹太教的教规和犹太人的习俗逐渐隔膜了 。因此,以色列有一段时间不承认他们是犹太人,不接受他们移民 。可是,他们毕竟还是有犹太人的血统 。美国的犹太人移民赞助组织极力为他们说情和出力,以色列最后妥协,也正式承认他们的犹太人身份 。融入以色列根据以色列的《回归法》,只有犹太人才能移民以色列 。1974年,衣索比亚末代皇帝海尔·塞拉西一世被推翻,国内政局动荡,灾荒接连发生,大批法拉沙人背井离乡逃往国外避难 。这时,以色列以“人道主义援救”的名义,开始接收法拉沙人移民 。在以后的10年间,约有8000法拉沙人移居以色列 。1985年,以色列实施代号为“摩西行动”的移民计画,又将7000法拉沙人空运到以色列 。1991年5月,衣索比亚发生政权更迭,以色列又採取名为“所罗门行动”的秘密援救计画 。在24日到次日的30个小时内,出动空军飞机41架次,将1.4万多名法拉沙人接运到以色列 。这样,几乎所有的法拉沙人都离开了衣索比亚 。以色列先后共接收了3万多法拉沙人移民 。”所罗门行动”之后,以色列的移民政策开始有所放鬆 。在过去的15年中,移民以色列的法拉什姆拉人已达2.5万多人 。2003年2月,以色列政府决定再“紧急接收”2万名法拉什姆拉人 。可是,后来一计算,衣索比亚可能还有2.6万人要求移民以色列 。从运送、安置到就业,需要为每个移民支付大约10万美元 。如要一下子解决这些法拉什姆拉人的移民问题,那将需要一笔不小的开支 。因此,以色列政府不得不决定移民分期分批进行,每月限量移民300人 。这样,大约需要五年时间,到2007年左右移民才能全部完成 。据报导,到目前为止,大约还有1.5万法拉什姆拉人,在亚的斯亚贝巴和贡德尔等衣索比亚城市等待以色列有关部门审查他们的身份,接受初步的移民培训 。2005年5月的《耶路撒冷邮报》报导,在塔纳湖南部的贫困山区,还有几万名衣索比亚人也自称是“贝塔以色列”,要求移民以色列 。早些年,连阿姆哈拉族出身、信奉基督教的末代皇帝海尔·塞拉西也自称是“贝塔以色列” 。显然,有些衣索比亚人是为逃脱贫困,在假冒犹太人 。因此,以色列政府决定,对衣索比亚的移民申请者,在家世、血统、宗教信仰等方面,今后要逐个从严审查,严防非犹太人混入 。歧视与强制避孕争议衣索比亚犹太人与其他来自苏丹等地非洲黑人难民在以色列也受到一定程度的歧视 。以色列政府以防範传染病为由,拒绝接受衣索比亚犹太人的献血 。2013年初,媒体报导以色列犹太事务局(JAFI),在过去十年中,在当事人不知情的情形下,强制让过渡营中移入以色列的衣索比亚犹太人妇女注射长期的避孕针,造成近十年以色列境内的衣索比亚裔犹太妇女生育率降低50%,此事公开之后引发关注争议和谴责认为有种族歧视甚至其类似种族灭绝的举动,以色列卫生部才因此下令各单位停止此一措施 。2010年,以色列的一些女权主义活动者指责以色列针对衣索比亚犹太移民的“绝育政策”,对这一族群长期分发避孕药如长效醋酸甲羟孕酮 。以色列移民事务的政府机构称来自衣索比亚的犹太移民被提供了各种类型的避孕药且他们都是志愿参加了生育计画 。Dr. Yifat Bitton,以色列反歧视法律中心"Tmura"的成员,称60%接受避孕药的妇女是来自衣索比亚的犹太移民,同时这个族群仅占以色列总人口的1%,“如此巨大反差是不可能用任何符合逻辑的方式调和并驳倒种族主义指责” 。以色列官方最初否认该指责,但后来承认此事并指令妇科医生如果衣索比亚移民对后果关注就停止向她们分发避孕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