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是绝代庸主?天下皆乱之时照旧酒色荒?

谁说的才真的是谎言?
公元617年,大隋的正牌皇帝杨广还流连在繁华的扬州 。偌大的国家,动荡不安,烽烟四起 。不但民变滋生,就连*员阶层也蠢蠢欲动,大隋已到末日 。
在有限的地界里,无限的变民称王称霸 。到了这会儿,瓦岗*已经成为最有前途的一支力量了 。而这支部队,原先的领导翟让将要被架空 。
李密早在本年的春天,就已经成功地把决策权拿在手上,至于领导人的虚位,也就差一步之遥 。他劝翟让进攻东都 。在他眼里,东都根本就是个空架子,越王杨侗不过是个小孩,能听他话的人极少,留守的*员或蠢笨或无胆略 。为慎重起见,他派自己的亲信裴叔方去东都* 。留守的*员倒是在第一时间递表去江都求援,只是东都到江都,那得隔着多少路?不要说路上各支变民势力,就算炀帝的策略能安全地带回东都,东都也不一定姓杨了 。
紧接着,李密翟让率七千精兵攻破洛口仓,并放开消息,让远近百姓全来取粮,一招之下,民心尽得,*队数量猛增 。
公元616年,隋炀帝在巡幸江都前,将留守大任交给了越王杨侗 。让他与段达元文都等人护住东都大本营 。杨侗虽是个孩子,却生性宽厚,这点和他的父亲很像 。
他的父亲元德太子杨昭为人宽仁,不幸早* 。他爷爷杨广对他们兄弟三人倍加疼爱 。尤其是这个最象杨昭的他,特别喜欢 。每次出外巡游,都是由他杨侗留守东都 。
杨侗果然也不负重望,小小孩子,很得人心 。公元613年,杨玄感叛乱,杨侗硬生生地扛住了——等到炀帝从东征前线回来,一举荡平叛乱 。
隋炀帝不是在巡幸的路上,就是在巡幸,杨侗也因此一直留守 。这几年里,虽战火不断,倒也还未到伤筋动骨的程度 。不过,李密攻下洛口,却很危险 。原因很简单,因为洛阳会没粮 。
杨侗虽小,却已见惯风雨了,他派虎贲郎将刘长恭等率步骑兵两万五千人去讨伐李密 。不是他小看李密,实在是他手底下的*员们怎么看李密都觉得是抢米贼,饿昏了头才去抢米仓嘛 。所以,这支部队除了那两万多人,还有一大批学士,什么太学啊,四门三馆的热*青年们,甚至那些豪门贵戚都来应征,力求立一大战功光宗耀主 。他们手持完备器械,身着华美袍服,旌旗猎猎出征了!这支部队绝对是史上最吸引人的,那些风华正茂的书生,平时里就衣着光鲜,这会儿要去战场上捡功劳,那还不得把头抬得更高?出城时好齐整!
在他们眼里,李密率领的一群乌合之众,有什么战力可言?只要**一出手,他们立马就要*洒疆场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原来乌合之众是他们自己,*洒疆场的人是有的,不是李密,是他们!
大隋*兵*伤惨重,就连主帅刘长恭也是靠着脱了衣服潜逃才幸免一* 。换做是个脾气暴的,刘长恭就要脑袋搬家了 。但杨侗也深知此战之难,他没问责,只是安抚他们下次好好努力 。
二个月后,早已经独当一面的李密派总管孟让率步骑兵三千进入东都外城,大肆掠夺后,烧掉丰都,扬长而去 。巩县的两位*老爷投降了李密 。百姓们还有更骨头,他们没有降,而是挤进了宫城,从此洛阳人挤人,水泄不通……
不久后,回洛仓成为双方抢夺的关键 。双方形成拉锯之势 。东都城内尚有钱财,兵力还有二十来万,只是粮食不多 。杨侗下令,运粮米进城,士兵分为九营互相支援 。但李密最终击败**,夺下回洛仓……
两大粮仓被夺,李密步步为营,已逼近东都,苦撑了这么久,炀帝依然没回来救,杨侗心里已经有了不祥的预感了 。但作为大隋皇帝的正牌子孙,他必须得有所作为 。于是,他派出了太常丞元善达,前往江都求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