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博物字典,哪里有篆刻字典( 二 )


1,汉字发展史上的8种经典字体:甲骨文、金文、篆文、隶书、楷书、行书、草书、宋体,因此 《象形字典》在一定意义上可以作为书法字典使用 。
2,为了更好地说明字形的演变情况,有些《字形演变表》收录了同一字体的多款字形;有些字头的某些字体现匮缺相应字形资料,在演变中标注“缺” 。极少数非篆文亦非金文的字形资料 (如诅楚文、三体石经、楚帛书、侯马盟书、信阳楚简、宫堂画、墓志铭等、吴大澄临写的金文等),因其字形体现金文的字形风格(区别于篆文稳定的结构与成熟的字形),为了便于说明,也归入演变表的“金文” 范围 。
3,为了更好地说明字形的演变情况,在字形资料有限的情况下,有时“字形演变”表中的隶书栏,会勉强收入唐宋之后书家所写的隶书字形;而楷书栏所收入的楷书却是唐宋时代的楷书字形,即在“楷先隶后”的资料背景上,却坚持“隶先楷后”的汉字演变分析 。在论述草书字形(唐代草书或唐之前的草书)对唐代俗体楷书(简写)的影响时,同样存在这个问题,用来举例的草书有时并不是唐之前的草书,而是出于宋元明清或近现代的书家 。这种字形资料的时代倒错,可能令严谨用户困惑,本站为此深感遗憾!
4,甲骨文、金文、篆文、隶书这4 种字体的字形资料,主要来自于1985年湖北辞书出版社与四川辞书出版社合出的三卷本《汉语大字典》以及字源网;楷书、行书、草书,这3 种字体的字形资料,主要来自香港中外出版社《中国书法大字典》及在线书法字典(如“书法字典” 、“中华博物”网的“汉语字典”),所有字形逐一经过绘图软件的手工处理,字形或有些微失真 。
5,“简化方案”,注明《汉字简化方案》对繁体字进行简化时通常遵循的方式:类推简化、合并简化、删减字件、利用草书字形简化、另造会义字等 。如“电”,简化方式是删减繁体字“电”的字件“雨” 。
以下是“电”的局部“字形演变”表:
6,甲骨文、金文的出处,依照《汉语大字典》的资料加以注明,碰到普通字库以外的生僻文字,则以“囗”表示电脑字库不存在的字形“某”,如“黑囗儿鼎” 。出处不明的,标注 “暂缺” 。在有些演变表里,甲骨文出处中的中文数字,因编辑空间限制而写成阿拉伯数字,如“象”的某款甲骨文出处“前三·三一”,在演变表中写成“前3·31” 。
7,在有合并情况的《字形演变表》中,两组字形的出处均被省去,以便突出两组字形的对比 。如“后”的演变表中,并列了“后”与其合并字“後”的字形,为使演变表简洁明了,“后”与“後”两组字形的出处一并省去 。
以下是“后”的局部“字形演变”表:以图片的方式,分解、说明字形特征,追究造字时代古人以象形方式“画字”的原本意图,以及数千年间字形演变的特点 。“造字解说”中的绝大部分观点源于本站,为“象形字典”原创 。
在传统汉字学中,绝大部分汉字被当作“形声字”来解释,而在《象形字典》体系中,绝大部分汉字被当作“会义字”来解释 。在表达造字法时,本站的表述是“会义”,而不是传统汉字工具所表述的“会意” 。
“造字解说”对部分汉字附加对比式的解说(以红色星号 * 标出),这些字包括以下四类:
第一类,常通用的“血亲字”,如“泉”、“原”、“源”;“可”、“哥”、“歌”;
“至”、“到”、“倒”;”厶”、“了”、“己”、“巳”、“子”……
第二类,形似而义异的字,如“宠”与“庞”,“出”与“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