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安阳市安阳县永和镇 永和镇


河南省安阳市安阳县永和镇 永和镇

文章插图
永和镇(河南省安阳市安阳县永和镇)永和镇位于河南省安阳县东部,西距安阳县政府20公里,地处洹河两岸 。全镇划为东南、西南、中间、河北四个行政片 。镇人民政府驻永和集东街 。2014年,全镇总面积4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万亩,辖40个行政村,总人口5.51万 。
永和镇历史悠久 。上古时代尧理天下,命鲧治水时于此筑有鲧堤 。自西晋初置长乐县,后经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直到宋末,先后作为长乐县、尧城县、长平县、永定县、永和县治所,具有长达八百多年的县治历史 。此后历经各代,永和一直为镇、集、公社、乡等,名称沿用至今 。2014年,永和乡改为永和镇 。
【河南省安阳市安阳县永和镇 永和镇】永和镇今存古蹟永和石桥,为宋、金时代建筑,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基本介绍中文名称:永和镇
外文名称:Yonghe Town
行政区类别:乡级
所属地区:河南省安阳市安阳县
下辖地区:永和、关村、西陈市等40个行政村
政府驻地:永和集东街
电话区号:0372
邮政区码:455100
地理位置:河南省北部、豫冀交界
面积:48平方公里
人口:5.51万
方言:安阳话
气候条件: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机场:安阳豫东北机场
火车站:安阳站,安阳东站(高铁站)
车牌代码:豫E
建置沿革永和镇,原为汉代内黄县地,晋于此置长乐县,北齐废长乐併入临漳县 。隋开皇十年(590年),分临漳、洹水二县于此重置长乐县 。隋开皇十八年(598),改长乐县为尧城县(治在今安阳县永和镇),隶属相州(今安阳市) 。隋大业三年(607年),废州改郡,尧城县改属魏郡 。唐武德元年(618年),置相州总管府,尧城县复属相州 。唐天宝元年(742年),相州又改为邺郡,尧城县属河北道邺郡 。唐乾元元年(758年),邺郡复改为相州,尧城县复属河北道相州 。唐天祐三年(906年),改尧城县为永定县 。后梁开平年间(907年-911年),永定县改为长平县 。后唐同光元年(923年),复名永定县 。宋仍为永定县,属河北西路真定府相州(也称邺郡) 。宋天圣七年(1029年),避真宗山陵名,改永定县为永和县 。宋熙宁六年(1073年),降永和县为镇入安阳县 。金明昌三年(1192年),相州升为彰德府,永和镇属河北西路彰德府安阳县 。明代为永和三里(110户编为1里),属河南彰德府安阳县 。清代为永和镇,仍属河南彰德府安阳县 。民国为永和集,属河南省安阳县第二区 。1947年,永和集改属邺县(分安阳东部、临漳漳河以南置,驻辛店集) 。1951年,永和为邺县第九区政府驻地 。1954年,邺县併入安阳县,永和为安阳县第十二区政府驻地 。1955年,并区设乡,置永和中心乡,属安阳县瓦店区 。1958年,改乡为社,置永和公社,下辖39个行政村,直属安阳县 。1983年,改社为乡,永和公社改为永和乡,辖村未变 。2014年,永和乡改称永和镇,下辖40个行政村,仍属安阳县 。行政区划永和镇下辖永和东街、永和西街、永和北街、关村、西陈市、刘庄、贺家庄、杨家堂、后刺头、沙里、东邢济、西邢济、伍庄、小寒、庞家湾、史庄、裴庄、东牛房、小百官、赵奇村、程奇村、苏奇村、张奇村、王奇村、郭奇村、沿村台、西铁炉、何营、田营、王小庄、朱小庄、后李村、后油房、后荣村、陶村、王家口、栗村、西荣村、东荣村、冯村等40个行政村 。
河南省安阳市安阳县永和镇 永和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