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泸县得胜镇 得胜镇


四川泸县得胜镇 得胜镇

文章插图
得胜镇(四川泸县得胜镇)【四川泸县得胜镇 得胜镇】得胜镇古称林坎,位于泸州市区以北25公里,泸县县城以南10公里,219省道、万得公路纵横交错,贯穿全境,距隆纳高速公路牛滩出口7公里,交通便捷,资源丰富 。全镇幅员面积88平方公里,辖农业行政村14个,社区3个,总人口56242人,总耕地面积38875亩 。是典型的城郊型经济镇,省级小城镇试点镇,省级农村“三个代表”学教活动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级联创”活动先进集体,市级平安创建示範镇,市级科普示範镇,市级奶牛产业化基地镇,市级敬老模範镇 。
基本介绍中文名称:得胜镇
别名:林坎
行政区类别:镇
所属地区:四川省泸州市泸县
下辖地区:14行政村、3个社区
政府驻地:得胜场林坎社区
电话区号:0830
邮政区码:646126
面积:88平方公里
人口:52396人
方言:泸州话
着名景点:胜利水库
机场:泸州云龙机场
火车站:泸县站、泸州站、泸州北站
车牌代码:川E
建制沿革1935年之前,得胜镇称林坎;林坎为古驿站,林坎驿站有一地名为接官坝,为古代泸州官员出城60里地迎接上级官员的地方 。今将林坎古名改为林坎社区,接官坝也改为村 。1935年,置得胜镇;1940年,得胜镇改乡;1958年,得胜乡改公社;1984年,插销公社,复置乡;1992年,撤乡建镇;1997年,得胜镇辖区面积56平方千米,人口3.9万,辖21个行政村和得胜、宋观2居委会;2004年,得胜镇辖区面积56平方千米,辖21个农业村、2个社区;2006年,泸州市人民政府将原顺河镇所属行政区域併入得胜镇,面积88平方公里,辖14个农业行政村、3个社区 。行政区划
2015年泸县得胜镇行政区划
序号名称 行政级别1得胜村2白象村3仁和村4接官坝村5贯顶山村6荞子坝村7东皇殿村8龙阴沟村9大水坝村10门斗山村11上顶山村12高石塔村13顺民村14桐乐村15林坎社区16宋观社区17顺江社区地理环境位置境域得胜镇古称林坎,位于四川南部、泸州北部、泸县县城南部 。镇中心位置北纬N29°05′33.72″ 东经E105°24′35.01″ 。2015年,得胜镇幅员面积88平方公里 。四川省泸县得胜镇地形地貌得胜镇属波伏丘陵低山区,地形呈波状起伏,地面高程218—757.7米,相对高差539.7米,占90.5%为丘陵低山地形 。地貌类型以风剥蚀为主,河流切割地貌次之 。山露地形以中生界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分布最广,第四系土层零星分布于河脊漫滩及滩地 。岩性以暗紫色粉砂质泥岩夹同色泥质粉砂岩互相迭置状,中夹不稳定长石石英砂岩,属粉细粒泥红层区,岩石性软破碎强风化 。气候得胜镇属温暖潮湿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潮湿,多年平均气温17.7℃-18℃之间;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雨量1035毫米;四季分明,具有无霜期长(平均无霜期327天),冬晚春旱,雨热同步,降雨时空分布不均,旱涝交潜,旱重于涝的特点;雨量集中分布于5-9月 。水文得胜镇境内临濑溪河流长58千米,马溪河流长59千米 。自然资源水能资源得胜镇境内有3座小(一)型水库、4座小(二)型水库,671口山坪塘、19道石河堰;62.3公里引水渠分布于全镇 。土地资源截至2015年6月,得胜镇总耕地面积38875亩 。植物资源得胜镇粮食作物主产稻米、高粱、红薯为主;经济作物以桐乐、梭罗、甜橙、龙眼等南亚热带优质水果和花卉为主;此外有中药材;2014年,得胜镇森林覆盖率达35% 。动物资源得胜镇畜牧业以生猪、奶牛场、种兔为主 。人口民族2014年,得胜镇总人口56242人,其中城镇人口0.86万,城镇化率14.83%;民族以汉族为主 。交通得胜镇位于泸州市区以北25公里,泸县县城以南10公里,219省道、万得公路纵横交错,贯穿全境,距隆纳高速公路牛滩出口9公里,交通便捷 。经济概况综述2014年,得胜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6158万元,比2013年增长13.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7500万元,比2013年增长26.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7835万元,比2013年增长14.5%;引进国内市外资金73632万元,比2013年增长27.7%;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实现11068元,比2013年增长15.9%;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完成1474万元,比2013年下降27.5% 。2008年,得胜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36821万元,同比增长28.2%;招商引资完成5657万元,引进项目10个,完成任务的209.2%;财政收入完成2536.2万元,同比增长39.89%,其中地税完成1050.4万元,国税完成1335.8万元,非税收入1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500元,增至4724元 。第一产业2014年,得胜镇生猪、龙眼、优质稻三大主导产业和花木、蔬菜、水产三大特色产业快速发展,龙阴沟中药材、罐顶山甜橙、仁和花卉、接官坝蔬菜等产业基地初具规模;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8个,家庭农场增加到6个;引进投资5000多万元的泡菜项目;农机化水平提高到42%;粮食总产达2.6万吨,发放种粮补贴64.22万元 。2008年,得胜镇农业总产值23770万元,比2007年增长21.52%;农业增加值14403万元,比2007年增长20%;大小春粮食总产量为2.83万吨;生猪出栏6.73万头,外销仔猪3.04万头,小家禽出栏64.85万只,禽蛋产量508吨,畜牧业总产值14178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9.65%,人均261元 。第二产业2014年,得胜镇规上企业增加值完成6407万元,比2013年增长19.4% 。2008年,得胜镇完成工业总产值70494万元,比2007年增长58%;工业增加值9067万元,比2007年增长68.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5349万元,比2007年增长95.3% 。第三产业2014年,得胜镇服务业增加值24619万元,同比增长14.3%,第三产业高于第二产业8百分点;电子商务起步;商贸流通业持续壮大,新增限上商贸企业2家,经过资源整合、合併重组,物流企业达12家 。2008年,得胜镇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1791万元,比2007年增长2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4002万元,同比增长19.9% 。社会事业教育得胜镇有1所中心幼稚园,2所中心国小校和14个村小,3所初级中学校 。中心幼稚园(1所):得胜镇中心幼稚园中心国小校(2所):得胜国小、宋观学校初级中学校(3所):得胜中学、宋观学校、顺河学校2014年,得胜镇中国小教育质量评估列全县第二位;完成宋观幼稚园迁建、得胜中学运动场塑化、得胜国小综合楼加层等工作;免除义务教育学生作业本费、发放住校生生活困难补助、发放学前教育“三儿”资助金49.584万元;职高招生102人,完成的127.5%;中考录取251名,录取率88.38% 。文化2014年,得胜镇龙阴沟生态观光园、罐顶山橙香苑新村综合体建设持续推进;电子阅览、图书借阅“一卡通”、广场体育健身、电影放映等免费开放;组织民间民俗闹元宵、“三八”节广场舞比赛等活动;完成镇内4座“国宝龙桥”、9个国家、省市县级文化保护单位立碑立界工作 。2014年11月,被省文化厅评选为“四川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卫生2014年,得胜镇回响开展省级卫生应急综合示範县、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範区创建活动;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到95%;食品药品安全、农村医疗卫生监管力度加大;妇女“两癌”筛查、孕前优生检查、白内障免费康复超额完成;落实计画生育单独二孩政策 。接官坝村被省爱卫会评比为省级卫生村 。截至2015年4月,得胜镇有卫生院1所,1所食药监所,1所畜牧站,14个村级卫生室 。社会保障2014年,得胜镇支付救助金58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23406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合率99.87%,报帐金额1709.55万元;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58%,落实供养金120万元;城乡低保金髮放260万元;优抚安置保障有力,发放退役士兵安置补助金26.1万元 。投入50万元建成占地 350平方米的接官坝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日接待能力200余人 。历史文化得胜镇有着淳朴的乡土风情 。古龙桥的精雕细琢见证着几千年的风雨沧桑,宋墓石刻的别具匠心演绎着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曲药製作、得胜花灯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城镇荣誉得胜镇是泸州市平安创建示範镇、省级小城镇试点镇、省级“三个代表”学教活动模範镇、省级“三级联创”活动先进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