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麂列岛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


南麂列岛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

文章插图
南麂列岛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南麂列岛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南麂列岛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隶属于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位于温州市东南海域,总面积201.06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为11.13平方公里,海域面积为189.93平方公里 。区内有面积大于500平方米的岛屿52个,主岛—南麂岛面积为7.64平方公里,西距大陆最近点约30海里 。2005年,被《中国地理杂誌》等中国二十三家媒体评为中国最美十大海岛之一 。南麂列岛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是以海洋贝藻类、海洋性鸟类、野生水仙花及名贵海洋鱼类为主要保护对象的海洋生态系统保护区 。
基本介绍中文名称:南麂列岛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
地理位置:浙江省温州市
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
景点级别:国家级
陆域面积:11.13平方公里
海域面积:189.93平方公里
类型:海洋生态系统类型
保护对象:贝藻类、海洋性鸟类、野生水仙花
批准时间:1990年9月
历史沿革1990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南麂列岛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成为中国首批5个国家级海洋类型自然保护区之一 。1998年,成为中国最早纳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路的海洋类型自然保护区 。
南麂列岛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

文章插图
南麂列岛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1999年,南麂保护区管理局被国土资源部、国家林业局、国家环保总局、国家科委等4部委评为中国自然保护区工作先进集体 。2004年,经国家海洋局批准,保护区主要从以往单一的贝藻类保护,拓展到海洋性鸟类和野生水仙花以及名贵海洋鱼类等多物种保护 。地理环境地理位置南麂列岛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位于浙江温州市平阳县东南海域,北纬27°24′30″至北纬27°30′00″,东经120°56′30″至东经121°08′30″,总面积201.06平方公里,陆域面积11.3平方公里,距平阳县鳌江港56公里,离台湾省约150公里 。由大于500平方米的52个岛屿,数十个明、暗礁及周围海域所组成 。其中最大的岛屿为南麂岛,面积7.64平方公里,因形似麂而得名 。南麂列岛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南麂岛为南麂列岛的主岛,外形似麂,头朝西北,尾向东南,面积7平方公里,海岸线曲折,计长24.8公里,周围有龙嘴头等5个呷角和国姓懊、马祖澳、火昆澳3个海湾及港湾南麂港 。海洋环境洋流南麂列岛海域即是黑潮支流——台湾暖流和东海沿岸流的相互作用区,又是江浙沿岸水、台湾海峡水和台湾暖流水三种水团相互互动的海区,流系複杂,锋面发达 。由于海岛区礁星棋布,受地形影响,局部涡流亦十分发达,水体交换良好 。该海区夏季在台湾暖流水的控制之下,冬季则受江浙沿海水的支配 。
南麂列岛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

文章插图
南麂列岛潮汐南麂列岛海域的潮汐为正规半日潮,年平均潮位3.2米,平均潮差为3.74米,最大潮差可达6.76米,一般大潮时的潮差为6.0米左右,为中国主要强潮地区之一 。最大涨、落潮流速分别为1.7千牛和1.6千牛,全潮平均流速在0.6千牛以上 。风浪南麂列岛海域常年波浪较大,全年平均波高在1.0米左右 。夏、秋季在热带气旋的作用下时常出现强风浪,波高可达6.0米以上,实测最大波高为10.0米 。而春、冬季波浪相对小一些,最大波高一般在4.0米以下,但冬季的寒潮大风也会引起大浪 。水温南麂列岛海域表层水温年平均为18.7°C,月平均水温8月份最高,为27.8°C,2月份最低,为9.6°C,年较差达18°C之多,极端最高水温32.1°C,极端最低水温5.7°C 。表层海水盐度变化範围在28.8(11月份)——33.5(7—8月份)之间,年平均盐度为30.5 。海域水体终年清澈,悬浮物含量低,平均透明度大于2米,最大可达7米 。化学成分南麂列岛海域海水PH值春季较高,平均值超过8.40,秋、冬季PH值下降,变化範围为8.26—8.29,属正常海水範围 。水体溶解氧含量较高,全年均在4.4以上,阳高可达9.36,超过海洋渔业和海水养殖溶解氧含量的需要标準,氧饱和度因剧烈的海水运动常处于100%状态 。化学耗氧量冬季为0.28—1.70,平均0.69,符合一类海水水质要求:夏季为0.42—4.58,平均1.48,平均值在一类海水标準範围内 。表层水的含量为0.271—0.463,平均为0.367;深层水的含量分布均匀,平均为0.022 。功能分区南麂列岛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实行三级分区管理,划分为:核心保护区、缓冲区、试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