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监


五监

文章插图
五监【五监】隋大业三年(607),分太府寺为少府监,改内侍省为长秋监,国子学为国子监,将作寺为将作监,与都水监合称五监,后世基本沿袭 。
基本介绍中文名:五监
分:太府寺为少府监
起源:隋大业三年(607
国子监长官:为祭酒,少府监、将作监长官均监
起源隋大业三年(607),分太府寺为少府监,改内侍省为长秋监,国子学为国子监,将作寺为将作监,与都水监合称五监,后世基本沿袭 。简介国子监长官为祭酒,少府监、将作监长官均为监,同为从三品;军器监长官为军器监,正四品上;都水监长官为都水使者,正五品上 。国子监副长官为司业,少府监、将作监副长官为少监,均从四品下;各监丞为从六品下,主簿从七品下,录事从九品上(国子监录事从九品下) 。国子监:设国子学,博士五人,正五品上;助教五人,从六品上 。太学,博士六人,正六品上;助教六人,从七品上 。四门馆,博士六人,从七品上;助教六人,从八品上 。少府监:辖中尚署,掌牋祀圭璧、天子佩饰;左尚署,掌车乘製造;右尚署,掌鞍辔、纸笔等;织染署,掌冠冕、组绶、织纫、染色,有染坊使;掌冶署,掌玉器、金属器製作 。各署、监还有监作,从九品下 。将作监:长官曆称将作令、将作大匠、将作大监,掌土木营造之事 。右校署,掌版筑、涂泥、粉刷;中校署,掌管竹、葛等器物製作,左校署,掌木器製作;甄官署,掌石器、陶器製作 。军器监:有甲坊署、弩坊署,令皆正八品下 。都水监:掌各地川泽、津梁、渠堰、陂池之事 。辖河渠署及诸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