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生目棕榈科植物 槟榔( 二 )


初生目棕榈科植物 槟榔

文章插图
热带雨林温室的槟榔树催芽:选择荫蔽地 , 作宽130厘米、高10厘米的苗床 , 床底铺1层河沙 。将清洗好的槟榔果实果蒂向上 , 按3厘米行距排好 , 表面盖5厘米的土层 , 再盖上稻草等保湿物 , 每天浇水1次 。25-30天后槟榔种子开始萌芽 , 此时剥开果蒂 , 发现白色生长点即可育苗 。育苗:用高20厘米、宽15厘米的营养袋装入3/5细塘泥或营养土(表土、火烧土、土杂肥按6:2:2混合) , 然后放进萌芽的槟榔种子 , 芽点向上 , 再用细塘泥或营养土将营养袋装满 , 后在营养袋顶端盖草 。用水淋全湿为止 。栽培技术园地槟榔属热带雨林作物 , 对土壤要求并不严格 , 海南省一般在海拔300米以下的山地、边角地、低湿地均可种植 。山地备地要在雨季前砍山、除草 , 在坡度超过15°的山地 , 要沿等高线挖1.5米向内倾斜15°左右的环山行 。平地备地要乾净除草 , 预留防护林地 , 儘量创造适合槟榔生长的环境条件 。低湿地备地先要起畦 , 再挖沟排水 。定植选苗:经过1-2年的培养 。选生长5-6片浓绿叶片、高60-100厘米的健壮苗定植 。
初生目棕榈科植物 槟榔

文章插图
槟榔(花序)定植要求:一般于春季3-4月、秋季8-9月定植 , 以8-9月雨季定植最佳 。行距2.5-3.0米.株距2.0-2.5米 , 定植1500-1650株/公顷 。定植方法:种植前开挖种植穴 , 山地沿等高线环山行内边挖80厘米x80厘米x45厘米穴;平地开挖穴的规格是上口60厘米、下口50厘米、深40厘米;低湿地开挖穴应在畦上 , 不宜太深 , 12厘米即可 。开挖穴时应注意把表土和心土分开堆放;回土时先回表土 , 再用过磷酸钙或农家肥混均匀后回入穴中 。营养袋育苗移栽前应将营养袋除去 , 种苗后淋足定根水 , 并盖根圈草 。管护除草培土:槟榔植株成活后 , 要及时把灌木砍除 , 留下一年生的革命菜等叶生杂草覆盖地面 , 保持土湿润 , 有利于槟榔生长 。一般每年除草2-3次、培土3-4次 , 促进根系的生长 。
初生目棕榈科植物 槟榔

文章插图
槟榔(含苞)间种:为抑制杂草的生长 , 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养分 , 可在槟榔园地中种植绿肥或豆科作物 , 改善槟榔生长环境 。施肥:幼龄树 , 幼龄槟榔为营养生长阶段 , 其生长主要是建造根、茎、叶的营养生长 , 需要氮素较多 , 施肥应以氮肥为主 。一般每年施3次 , 每次施农家肥或塘泥5-10kg/株、磷肥0.2-0.3kg/株 , 施肥前先在槟榔树冠两边开深30厘米沟 , 然后深施 , 回土 。随着植株的成长 , 年施肥总量逐年增长 , 施氮磷钾複合肥0.5-0.6kg/株 , 果实收穫前1年应加大氯化钾的用量 。每次施0.2kg/株 。成龄树 , 成龄树槟榔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进行 , 对钾素的需求较多 , 故成龄树应以增施钾肥、磷肥为主 , 氮肥为辅 。一般每年施3次 。第1次为花前肥 , 在2月开花前施下 , 施农家肥或塘泥15kg/株、氯化钾0.15kg/株;第2次为青果肥 , 此期叶片生长旺盛 , 果实迅速膨大 , 需要较多氮素 , 施农家肥10-15kg/株、尿素0.2kg/株、氯化钾0.2kg/株 , 或施氮磷钾複合肥0.3kg/株;第3次为冬肥 , 以施钾肥为主 , 在11月施农家肥15kg/株、磷肥0.5-1.0/株、氯化钾0.2kg/株 。採收海南槟榔採收期一般从8月至翌年4月左右 。果实达到24-32个/kg时即可採收 。病虫防治槟榔树易发生的病害有叶斑病、叶枯病、炭疽病、疫病、果穗枯萎病、叶细菌性条斑病、芽腐病、黄化病等 。虫害主要有红脉穗螟、叶蝉、蚜虫、粉虱 , 蚧壳虫、红蜘蛛、椰心叶甲等 。槟榔病虫害防治应以综合防治为主 , 即在治病的同时兼治虫害 , 在杀虫的同时兼治各种病害 , 同时 , 要及时清园 , 方能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蚧壳虫、叶蝉、蚜虫、红蜘蛛等虫害 , 同时并发烟煤病、炭疽病等 , 可用20%啶虫脒可湿性粉剂20g+70%甲基托布津20g+200万IU农用链霉素3g对水15kg喷雾 , 7-10天喷1次 。红脉穗螟咬食心叶及花、花苞、果实 , 同时并发果穗枯萎病 , 造成落花落果 , 可用锐劲特12毫升+30%爱苗5毫升对水15kg喷雾于心叶、花、花苞、果实等部位 , 湿透为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