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觏之生平及思想


李觏之生平及思想

文章插图
李觏之生平及思想【李觏之生平及思想】《李觏之生平及思想》是现代谢善元编着的一本哲学着作 。
基本介绍作品名称:李觏之生平及思想
创作年代:现代
作者:谢善元
类别:哲学
出版信息谢善元着,中华书局1988年8月出版,14.7万字,责任编辑:王国轩 。本书是作者70年代初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读书时用英文写成的博士论文,论文于1972年杀青,7年后,由美国旧金山的中国资料中心出资出版成书 。1984年由作者译成中文,交中华书局出版 。内容简介作者在中文版序言中谈到了本书的选题经过、写作过程和用途 。作者从胡适及巴拉徐都曾声称李觏的思想是王安石的先驱得到启发,沿着这一线索,把他们的思想作了一个彻底的研究与比较,作者找了许多第一手贤料,得出了许多前人还未接触过的结论,试图回答这样一些问题:李觏与王安石之间是否经人介绍而彼此认识?如果有,则介绍人又是谁?李舰在世时的时代背景为何?为何他的一生总是有许多坎坷?他的主要着作里以何者最有价值?他对儒家思想有何重大贡献?他为何会对法家思想有浓厚的兴趣?他批评宋朝朝政有何突出的地方?他和王安石相比优劣为何?这些问题在本书中都可以找到答案 。作者在序文中还认为,本书对年轻学子的最大启发,不在于发掘并整理一些历史资料,而在于介绍一种思考的方式 。作者通过在美五年的读书生涯观察到:中国和日本的学者善于整理史料,可是不长于推论,因此做学问时显得很琐碎;欧美学者长于逻辑性推论,可是,由于文字上的隔阂,从事汉学研究时,常嫌有天马行空之病——不够扎实 。因此,两者必须互补,尤其是中国及日本学者若想蜚声国际,必须在概念思考上面下功夫 。本书即是套用概念思考的方法而写成的,是一种可资借鉴的尝试 。本书共九章,第一章导言,介绍了在这一课题中已有的学术成果和本书的重要内容,作者指出本书“第五至七章是全书的精华所在 。”第二章历史背景,论述了宋朝社会的光明面、潜伏的种种问题,并得出结论说李觏是生在一个充满希望但又有隐伏问题的时代里 。第三章李觏传,评述了李觏坎坷的生平和主要的学术活动 。第四章李觏的着作,评述了李觏从一3三一年至一O四三年间所作的论文,并依据时间先后列出了总表 。此外,具体评述了李觏所作的《潜书》、肿L论》、《明堂定製图序》、《平土书》,《广潜书》、《易论》、《富国强兵安民策》、鼍庆曆民言》、《周礼致太平论》等九篇论着 。第五章折衷持论的政治思想家,具体比较了李觏对各种政治问题的看法以及同先秦诸子的哲学异同,尤其是李觏同《论语》、《孟子》、《苟子为、《商君书》以及《韩非子》的渊源 。第六章传统儒家政治理论的精炼者,探讨了李觏对儒家哲学系统的贡献(其贡献主要在于德与智这两方面的学说)第七章社会批评家,审视了李觏对政治、军事、经济及财政、社会等各种问题的批评,并提出了全面的补救办法一一李觏作为改革者的期待 。第八章李觏与王安石,对两人的思想作了一个有系统的比较,同时衡量和介绍了他们两人相会或相识的几种可能情形 。作者的结论是:李觏曾对儒家的哲学思想起了提升和精炼作用,而王安石则没有 。可是王对儒家和法家思想的了解并不比李差 。作为时政的批评者,李王两人是不相伯仲的 。然而他们的政治命运却大异其趣 。李一直没有机会担任公职,而王安石则位居相公,得到施展抱负的乾载难逢的良机 。两人是否相识相会,不得而知,但两人有共同的朋友一-祖无择 。第九章结论,作者认为李觏在中国历史上不能算是一位顶尖的思想家,但是,作为一个社会批评家,他是在历史上占有一定地位的 。本书各章有大量注释;有的甚至超过正文 。书未还附有参考书目,为进一步研究李觏思想提供了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