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关县天星镇下辖村 南甸村

南甸村(云南大关县天星镇下辖村)南甸村委会,属于山区 。距离镇13.00公里,国土面积3.07平方公里,海拔1203.30米,年平均气温13.20℃,年降水量13.20毫米,适宜种植玉米等农作物 。
【云南大关县天星镇下辖村 南甸村】该村东邻沿河、南邻中心,西邻祥云,北邻绿南 。辖三合、桃园、朝阳、海阳等23个村民小组 。
基本介绍中文名称:南甸村
行政区类别:村
所属地区:云南省
面积:3.07平方公里
自然资源全村有耕地总面积4050.00亩(其中:田1445.00亩,地2605.00亩),人均耕地1.18亩,主要种植玉米等作物;拥有林地553.00亩,主要种植辣椒等经济林果 。基础设施截止2006年底,该村已实现通 电、路、电视、电话等4通,有99户饮用井水,有569 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17% 。有661户通电,占农户总数的1%),拥有电视机农户377户(占农户总数的56%;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行动电话的农户数159户,占农户总数24%),其中拥有行动电话农户数159户(占农户总数24%) 。

云南大关县天星镇下辖村 南甸村

文章插图
通电话该村到镇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14公里,无集贸市场 。全村共拥有汽车8辆,机车8辆 。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1445亩,有效灌溉率为37% 。到2006年底,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3户;装有太阳能农户1户;建有小水窖7口;全村有6个自然村已通自来水;有6个自然村已通电;有6个自然村已通电视;有 6个自然村已通电话;有6个自然村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 。该村农户住房以 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61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590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17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农村经济该村2014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841.00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394.00万元,畜牧业收入692.00万元(其中,年内出栏肉猪500头,肉牛20头,肉羊400头); 林业收入79.00万元,第二、三产业收入466.00万元,工资性收入136.00万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5200.00元,农民收入以外出务工等为主 。全村外出务工收入136.00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945人,在省内务工312人,到省外务工516人 。特色产业该村的主要产业为 种植业、养殖业、第三产业等,产品主要销售往县内 。2006年 种植为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4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50% 。该村发展 种植、养殖特色产业,计画大力发展种植、养殖产业 。人口卫生该村现有农户751户,共乡村人口3277人,其中男性1863人,女性1414人 。其中农业人口3277人,劳动力1941人 。到2014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502;参加农村合作医疗2727人,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距离村委会卫生所13.00公里,距离镇卫生院0.50公里 。文化教育该村小学生就读到村完小,中学生就读到镇一中 。该村距离国小校0.50公里,距离中学13.00公里 。目前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中,小学生210人,中学生134人 。村务公开该村到2014年底,该村已签定农业承包契约668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4050.00亩,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农村财务管理实行委託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贴上公告、黑板报、会议等方式公开 。基层组织该村设党小组12个,党员总数59人,党员中男党员55人,女党员4人 。团员12人 。发展重点该村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一是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如村组道路为土路,睛通雨阻,即睛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二是产业发展滞后,农户家庭经营收入全靠外出务工为主,种养殖业收入为辅 。该村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着力于营盘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确保到 2020年,解决全村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实现精準扶贫“三到位”,即行政村“四通四有”、特困营盘自然村“五通一有,贫困农户“十有一保障” 。其它相关医疗卫条件有待改善;教学环境有待提高;农田水利化程度低,水利设施尚未完善,灌溉沟渠不配套;部分地区人畜引水依然困难,乾旱季节部分肥沃的土地依然不能满足灌溉需要;二是电力设施还未得到全面改造,通电线路老化现象突出,电质量较低,不能满足生产生活需要;交通设施依然滞后,村组公路维护差,保通困难;村组公路覆盖面较窄,绝大多数的村民小组仍处于人背马驮的现状,物资运输困难 。农产品经纪人发展缓慢,对市场信息捕捉能力、分析能力差,很难促进以农产品加工为主体的企业发展壮大,导致农品本地销过剩,外销困难,直接影响特色产业的形成与发展,也影响到农户进行生产结构调整的积极性;农民家底薄,抗风险能力差,不敢做一些新的开发与尝试 。农业生产基本上都是以粮食作物为主,区域版块特色不突出,很难上规模、上档次; 农业科技推广水平滞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且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很难刺激和拉动农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动 。二、发展思路 1、粮食产业粮食是种植面积最大、分布最广,受益农户最多的产业,要巩固和发展粮食生产,不仅粮食产量要能基本生活所需,而且要儘可能地生产出足够的粮食,以满足养猪为主的养殖业所需精饲料,为养殖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2、蔬菜产业按照县委、政府实施"四大战略"、建设"四大基地"的战略构想,紧紧围绕肉禽蔬菜基地建设这一重点,发展蔬菜产业 。3、畜牧产业要强化品种改良,一方面要大幅度进行种猪的升级换代,淘汰劣质种猪,逐步提高良种种猪比例;另一方面要大力引进优质种猪,确保自给仔猪品质优良,逐步淘汰生猪养殖中的劣质品种;二是要全面推广圈舍改进、综合兽医防疫、科学养殖等实用养殖技术 。4、烤菸生产烤菸是我县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县委政府每年都花大力抓烤菸生产,政策优惠,扶持多 。因此,种烤菸也是烟区民众创收的一项重要农事活动 。发展种植烤菸要走"适宜地区稳定种植面积,提高资金与技术投入力度,生产优质菸叶"以适应"双控"政策,发展优质菸叶生产 。5、林业产业林业经济效益处于原始状态,今年推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林业产业的发展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推动林业产业的发展,应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强化政府投入,积极引进优良用材林品种和优良经济林果品种,最佳化林业品种结构,推动林产品生产;二是出台优惠政策,吸引民间资金投入林业产业,培养林业种植大户;三是引进资金投入林业产业,培养林业企业 。通过政府投入,民众参与、大户促动、企业拉动,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在海拔1200米以上地区,以大力发展优质用材林为主;在海拔800-1200的地区,以大力发展经济林、乾果林为主,在海拔800米以下地区以大力发展喜光性经济林果为主,形成三个林业经济带 。大力发展板栗、核桃、花椒等经济林木的种植,充分利用二半山区退耕还林和荒山荒地宽广的有利条件,充分发挥林地经济效益,将林业产业发展成一大产业 。6、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中,不断发展劳务产业劳务输出是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缓解农村人地矛盾,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好路子 。但劳务输出仍处于自发的、低水平的状态,应大力改进劳务输出工作的方式,推进简单劳务输出向全方位劳务开发和劳务创业转变 。一要多途径加强劳务培训,提高输出劳力素质;二是积极组织有序输出,提高输出人员就业成功率,增加收入,要加强与输出劳务人员的联繫,做好保护和援助外出劳务人员工作,鼓励、支持输出劳务人员回乡创业;三是鼓励有条件的外出务工人员及其家庭进入集镇就业和居住,彻底脱离土地,从农村迁移到集镇,加快集镇建设步伐 。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发展 林果、养殖 特色产业,实现产值800万元;发展种植板栗、核桃,实现种植面积1500亩;发展养殖业,发展猪2000头、牛500头、羊1200只;发展劳务经济,每年转移劳动1500人 。到"十一五"期末,力争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6年的704元增加到120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