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环境


创业环境

文章插图
创业环境【创业环境】创业环境研究是创业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 。
创业环境是一系列概念的集合体,是各种因素综合的结果,正确认识和了解创业环境的前提是对创业环境进行评价 。本文在对国内外相关创业环境评价分析的基础上,依据系统理论、均衡与非均衡理论和内生性理论,构建了一个由4个一级指标与14个二级指标构成的创业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
基本介绍中文名:创业环境
外文名:entrepreneurial environment
环境介绍国外学者的研究比较代表性有GEM中国报告(2005)提出从金融支持、政府政策、政府项目支持、教育与培训、研究开发转移、商业和专业基础设施、进入壁垒、有形基础设施、文化与社会规範9个方面来评价创业环境;Porter(1980)提出从进入壁垒、现有竞争者的竞争状态、替代产品的威胁、购买者的还价能力、供应商的还价能力5个方面来评价创业环境;Gartner(1995)从人口中近期移民的高比例、较大规模的城市区域、雄厚的工业基础、金融资源的可用性、工业专业化程度5个方面评价创业环境;Fred(2000)从政治和经济环境、转型冲突、不健全的法律环境、政策的不稳定性、非正式的约束、不发达和不规範的金融环境、文化环境7个方面评价创业环境 。我国学者的研究大部分学者都是借用GEM对我国创业环境进行评价,例如周丽(2006,GEM框架下珠三角欠发达城市创业环境研究)、陈兴淋(2007,南京创业环境现状评价:一项基于专家问卷的实证研究)、草明(2007,基于 GEM模型的中日创业环境比较研究)等 。结合实际我国实际情况构建创业环境评价指标的研究非常少,其中蔡莉(2007)提出了从科技环境、融资环境、人才环境、政策法规环境、市场环境和文化环境6个方面评价区域创业环境;周丽(2006)构建了由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三大环境系统及政策法律、金融服务、智力技术、社会服务、产业等五大支撑体系组成的创业环境评价指标;郭元源等(2006)从经济基础、服务支持、科教支撑、文化支撑、环境支撑5个方面构建了城市创业环境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对创业环境的评价创业环境是一个系统,系统的特徵表现为整体性、层次性、开放性与相关性 。现有创业环境评价都是基于对创业外部环境的评价,即外部环境评价;而没有把创业内部环境如创业团队的文化、组织与分工等纳入创业环境研究架构,创业环境评价整体性缺乏 。另外,创业环境评价的层次性也不够,有单纯对巨观环境的评价(池仁勇,2002),也有单纯对市场环境的评价(Porter,1980) 。本文正是基于此,把内部创业环境引入到创业环境研究架构,并对创业环境层次进行划分,构建完成创业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中国的指标体系国外的创业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简单的只有三两项指标,複杂的可达到数百项指标 。但这些指标是否完全可以放到中国来使用,对中国的创业企业家而言,哪些评价指标是比较重要的,这些问题还是需要实证的检验 。到目前为止套用最广泛的是GEM创业环境评价模型,但GEM模型也是从国外引进来的,侧重于创业外部巨观环境的评价,对微观环境及内部环境评价没有涉及到 。只有经过大量实证研究和实践,综合分析中国实际情况,才能建立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体系构建全面性原则影响创业环境的因素有很多,即有内部因素,也有外部因素;既有巨观因素,也有微观因素;既有社会因素,也有自然因素 。这些因素涉及到市场、行业、经济、环境、政治、社会等各个方面,因此,在评价创业环境时,要全面考虑,综合评价 。科学性原则创业环境评价的科学性体现在评价指标的科学性和评价方法的科学性 。对于评价指标而言,科学性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指标是在实证的基础上确定的;第二,在参考国外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确定的 。评价方法的科学性体现在对关键指标要採取定性分析方法,然后结合定量分析方法进行评价 。重要性原则在坚持全面性原则的基础上,我们对影响创业环境的指标进行分类,对影响创业机会的关键指标採用定性的方法,这也是创业环境评价的第一步;同时,考虑不同地区、不同省份、不同历史阶段的差异性,对创业环境指标体系进行调整,保留那些影响创业环境的关键要素,去掉对创业环境影响不大的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