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户外运动


山地户外运动

文章插图
山地户外运动【山地户外运动】山地户外运动是指在海拔3500m以下的山区、丘陵开展的与登山有关的户外运动 。3500m以上的海拔 , 是中国登山协会章程中对于高山概念的海拔规定 。户外运动在我国的起源和发展 , 与国外有着相同的历史进程 。户外运动源于登山运动 , 但在我国 , 户外运动的起源要比国外晚了100多年 , 当中国的登山运动刚刚踩到起跑线时 , 世界登山运动已经进入登山史上“喜马拉雅的黄金时代” 。
基本介绍中文名:山地户外运动
类型:运动
高度:3500m以下
起源:登山运动
定义我国青藏高原雪线一般在4500m左右 , 而四川、云南的高山雪线经常在3500m左右 。由于在雪线以上的地区从事活动 , 一般需要特殊器材和装备 , 如特殊的住宿、行军、饮食设备和攀爬用的特殊器材等;同时 , 生活在3000m~3500m以上的海拔地区 , 由于空气中含氧量和气压的降低 , 人们会出现明显的身体不适 , 即我们说的高原反应 , 因此 , 3500m是一个比较合理的分界线 , 将3500m以上海拔的地区定义为高原地区 。发展在计画经济的时代 , 我国登山活动由政府组织 , 参加人数极少 , 一般一次大的登山活动 , 参加的人数也才只有10~20余人不等 , 而且这些活动的目标明确 , 科学考察以及创建新的登高纪录 。1957年6月 , 中华全国总工会登山队登上了四川西部海拔7556m的贡嘎山顶峰 。这是我国登山运动员第一次独立组队进行的登山活动 , 以攀登贡嘎山的胜利为标誌 , 中国的登山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1958年4月 , 我国成立中国登山运动协会 , 制定了“中国登山运动结合高山科学考察为经济建设、国防建设服务”的方针 。从这一方针的制定 , 可以看到我国登山运动的设立是为科学考察服务 , 为政治服务 , 与提高我国体育在世界上的地位紧密联繫在一起 , 以勇攀高峰和弘扬体育精神为目标 。为此 , 各省市并没有成立相应的组织和机构 , 在以后的登山活动中 , 我国的登高纪录不断被刷新 。1959年 , 中国男女混合登山队胜利登上了号称“冰川之父”的慕士塔格山顶峰 。1960年 , 中国登山运动员从北坡攀登珠穆朗玛峰 , 中国登山运动跃入世界先进行列 。20世纪70年代 , 女子登山运动员向8000m以上的高度进军 。1975年春天 , 为了创造女子登山高度的世界纪录和进一步对珠峰科学考察的需要 , 一支包括10名女运动员在内的中国登山队再次攀登了珠穆朗玛峰 。20世纪80年代 , 中国、日本、尼泊尔三国联合跨越珠峰 , 标誌着人类登山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1988年12月 , 中国李致新、王勇峰、金庆民(女)三人同美国登山家联合 , 一举登上了南极文森峰 , 迈出了中国人去海外登山探险的第一步 。同年始 , 李致新、王勇峰花了11年的时间 , 成功攀登了世界七大洲的最高峰 , 为我国登山事业的发展 , 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分类根据地形 , 可以将山地户外运动划分为以下几个系列:1、丛林系列丛林系列的山地户外运动包括定位与定向、丛林穿越、丛林觅食、丛林宿营、野外生存等项目 。2、峡谷系列峡谷系列的户外运动主要包括漂流、搭索过涧、溯溪、溪降等 。3、登山、攀岩系列登山攀岩系列的定义比较简单 , 主要是指以登顶为目的的攀高运动即攀岩、岩降等户外运动 。4、荒原系列荒原系列主要包括在沙漠、戈壁以及低海拔大面积沼泽区域、无人区内开展的体育活动 , 如进行穿越、生存等项目 , 是挑战性比较高的户外运动 。5、高原探险系列高原探险系列的户外运动主要是指带有探险性质的各项户外运动 , 如洞穴探险、高原徒步、峡谷穿越、江河源头探险等 。6、水平户外运动水平户外运动主要分为藉助器械和不藉助器械两类 。前者有脚踏车穿越、直排轮穿越等 , 后者主要有公路赛跑、公路徒步等 。7、群体活动山地户外运动中最后一个分类即群体活动 。所谓群体活动 , 指的是民众性登山活动 , 参与人数较多 , 危险性较小 , 一般是沿着山间小径或者山间的人工道路进行登高活动 , 也是比较流行的一种户外运动 。价值健身古人云:“动则无疾 。”人只要运动就能预防和减少疾病 。根据国家登山运动管理中心的定义 , 户外运动是一组以自然环境为场地(非专用场地)的带有探险性质或体验探险的体育项目群 。显而易见 , 户外运动作为众多体育运动项目中的一个 , 它的健身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目前我国高校开展比较广泛的主要是山地户外运动 , 它是充分利用空气、阳光、水、江、河、湖、海、沙滩、森林、田野、草原、荒原等自然条件 , 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登山、攀岩、徒步、溯溪、漂流、越野脚踏车、探洞、直排轮滑、野外生存等项目的活动或比赛 。通过调查研究 , 这些项目能够有效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 , 提高身体抵抗力 , 同时 , 由于户外运动中要求人攀爬、跳跃及大强度、长时间的在自然环境中运动 , 能充分提高人的力量、耐力、速度、灵敏、协调、柔韧、反应等身体素质 。户外运动的项目丰富多彩 , 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身体的健康程度等有目的的选择合适的户外运动进行锻鍊 。陶冶情操户外运动将人们从钢筋水泥的高楼大厦中带出来 , 从高速运转的工作、生活节奏中解脱出来 , 投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中 , 从事攀岩、漂流、丛林穿越、溯溪等运动 , 与自然界交流、交融吗 , 使人心胸开阔、心性广大 , 在尽情享受大自然带给人类的快乐的同时 , 也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自古以来 , 很多文人骚客 , 通过登山眺望 , 面对壮丽的山河而激发灵感 , 孔子的“登泰山而小天下” , 杜甫的“会当凌绝顶 , 一览众山小”等脍炙人口的诗句 , 丰富着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由此看来 , 当你陶醉于大自然的美景中时 , 清新的空气 , 美丽的风光 , 可以愉悦人的身心 , 更有甚者 , 可以从自然界中参禅悟道 , 体会人生的哲理 , 陶冶情操 。正所谓“人依木而休” , 户外运动中 , 精神的休整和颐养得以充分进行 , 使得人与自然融为一体 , 赋予生命以真、善、美 。而人在饱享自然之美的同时 , 有感而生的环境保护意识赋予了户外运动新的内涵 , 使得古朴的天人合一思想在运动过程中得到了完美展现 。教育山地户外运动的教育价值体现在这个项目在学校的地位和作用 , 也反映于它受学生喜爱的程度 。当今高校体育教学处在改革的浪潮中 , 其教学内容、方法以及教学目标都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变迁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 体育教学内容由“以运动技术为中心”向“以体育方法、体育动机、体育活动、体育经验”转移 , 教材内容深度强调可接受性、科学系 , 突出健身性、娱乐性、趣味性、终生性和实用性 。在教学方法上强调素质教育 , 尊重学生的人格 , 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 , 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快乐体育 , 健康第一”的思想已成为高校体育的核心内容 。山地户外运动作为一项新型运动项目进入高校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 , 儘管开课的时间不长 , 但已经是一项备受欢迎 , 极具教育价值的体育课程 。观赏所有的体育运动都有参与者与观众观赏这样一个互动的过程 。山地户外运动以其惊险刺激、竞争的激烈性而极具观赏价值 。陡峭的岩壁、湍急的河水、荆棘密布的丛林等待人去挑战、征服 , 所以它又赋予人们一种神秘的色彩 , 挑起观众观看并为之震撼的激情 。况且各式各样的户外运动又极大满足了不同爱好、不同欣赏水平的人来观看 。正因为如此 , 现在电视、报刊上报导户外运动比赛的内容很多 , 刺激的感觉、险象环生的情节、户外美丽宜人的风景 , 无不吸引着热爱大自然、热爱户外运动的观众的眼球 。这些活动的开展很好的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 , 满足了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 。由于户外运动极具观赏价值 , 因此带动了不少爱好者去涉足户外运动 , 他们由不知到略知进而了解 , 由观看上升到参与从而热爱、衷情于户外运动 。经济体育的经济价值体现在它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体育和经济的发展有着内在的联繫 , 经济发展需要健康的劳动力 , 而体育的发展又需要足够的物质和财富上的保证 , 体育依託社会经济基础得到不断发展的同时 , 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有着促进作用 。从物质生产力的角度看 , 体育在强化生产力要素中起到决定作用的劳动者体力和智力方面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 无论是以体力支出的农业社会、以体力兼智力的工业社会、还是以智力兼体力的知识社会 , 体育在促进脑体结合方面为人类的创造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体育本身就是一种产业 , 体育事业的发展能够直接带动经济的发展 , 这也就决定了体育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 社会文明昌达 , 余暇时间越来越多 , 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随着而来的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 。与此相应 , 应运而生的以体育服务为龙头的体育用品生产、体育旅游等为主要内柔的体育产业成为朝阳产业 , 促使体育在社会发展进程中扮演者重要角色 。由于山地户外运动是一项极具挑战性、观赏性、刺激性、锻鍊性为一体的新型体育运动项目 , 它在我国的兴起 , 不仅带动了参与者的剧增 , 同时它在促进和带动体育用品的生产、体育旅游的发展上又有着特殊的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