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4000元上8天班辞职向公司索赔100万补偿金,法院这样判

刚看到有媒体又在报道一则劳动纠纷的新闻,记得类似这样的新闻之前媒体就有报道过 。
49岁男子月薪4000元,上8天班辞职竟向公司索赔100万补偿金,法院这样判 。
据报道,这名男子是在一家运输公司工作,月薪为4000元,公司提供住宿 。
然而,他只在公司工作了8天就提出了辞职,理由是生活条件差且公司不肯预支生活费 。
公司与他结算了600元的工资 。
男子对公司的决定不满意,于是申请了仲裁,但是他的仲裁申请没有被受理 。
于是,他向法院起诉公司,要求支付当月工资4000元、经济补偿金2000元、赔偿金2000元、加付赔偿金8183.3元、失业赔偿金100万元,共计.3元 。
一审法院审理后,判决公司支付该男子8天的工资及加班工资共计1369.45元,并驳回了他的其他请求 。
该男子不服判决,选择了上诉 。
然而,在二审中,法院认为他辞职的原因并非是用人单位或社会原因造成的失业,而且他要求整月工资只是无理要求,因为他在工作8天后就辞职了 。
据悉男子40多岁,身体健康,智力正常,完全可以通过付出劳动来赚取报酬 。
因此,他的要求不被支持 。
最终,二审法院驳回了他的上诉,维持了原判 。
上班8天后辞职要求公司支付100万补偿金,显然这样的要求有些极端 。

月薪4000元上8天班辞职向公司索赔100万补偿金,法院这样判

文章插图
【月薪4000元上8天班辞职向公司索赔100万补偿金,法院这样判】自动辞职还要求公司赔偿100万补偿金,不太现实 。
不知道这位男子为何会做出如此行为 。
在这个案例中,男子可能认为他的辞职是由于公司生活条件差和不肯预支生活费造成的,因此公司应该为他的离职付出代价 。然而,他可能没有深入思考过他的决定是否真的合理或符合法律规定 。
这个在心理学上称为范畴效应,范畴性思维是指根据问题的表面特征,将问题归类为不同的类别,并在类别之间做出快速且自动的判断 。
例如,当员工对公司的决定不满意时,他们可能会将问题归因于公司的决策者或公司文化等因素,而不是从自己的角度去寻找原因 。这种情况下,员工可能会对公司的决定提出质疑或申诉,但往往会忽略自己的责任和行动的影响 。
该男子的做法很可能受到了“范畴性思维”的影响 。导致他做出不明智的决定,从而陷入职场困境 。
在处理职场纠纷时,了解相关法律法规是必要的,但要真正理解并解决纠纷,还需要深入探究涉及人员的心理状况和行为动机 。
另外,这名员工也可能没有充分考虑到自己的职业发展 。
虽然生活条件和预支生活费是重要的问题,但员工在决定离开工作时,可能没有全面考虑这对他的职业生涯可能产生的影响 。
辞职后立即要求100万补偿金,可能表明他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职业规划,也没有考虑到长期的职业发展 。
在处理职场纠纷时,需要理性客观地看待问题,避免出现范畴效应的影响 。
男子的行为可能除了受“范畴性思维”影响,还可能受到了“自我服务偏见”的影响 。
自我服务偏见是指我们在成功时倾向于归因于自己的努力和技能,而在失败时归因于外部因素,如运气不好或环境不利 。
在这个案例中,员工可能认为他的离职是由于公司造成的,而没有认真反思自己在事件中的角色和责任 。
对于公司方面,他们拒绝了员工的补偿金要求,这可能会引起员工的挫折感和不满 。
月薪4000元上8天班辞职向公司索赔100万补偿金,法院这样判

文章插图